作者:文/虞子期
高溫,乾旱等極端氣候現象,可能我們已經不陌生了,也許在我們身邊就是正在發生,而自從2018年以來,除了全球變暖之外,厄爾尼諾的影響也可以說一直在產生之中,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在厄爾尼諾和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之下,今年上半年的颱風偏少了很多,而如今厄爾尼諾又出現了新變化,這次的變化可能較強,出現了「跳水式」波動,在整個監測指數之中還是很少見的。
厄爾尼諾「跳水式」波動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全球的氣候會變好呢?其實這只是影響氣候的一部分因素,厄爾尼諾可能影響整個大氣環流,如果「跳水式」波動結束,或者消失了,那還有全球變暖的存在,所以氣候的影響是可能持續的,上半年我們不是說了,厄爾尼諾和副熱帶高壓影響颱風偏少,兩者是有關係的,但是颱風偏少出現在上半年,也並不意味著今年颱風威脅就減少,所以說還是需要注意。
針對厄爾尼諾監測區域來看,確實指數已經快「跌破」0 了,所以說著下降確實都不符合厄爾尼諾的基礎值了,是不是要消失呢?根據NOAA的預報來看,厄爾尼諾持續到秋冬季的概率還有, 所以也可能會出現反彈的情況,當然在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厄爾尼諾保持的現有狀態時持續走低的,所以就是意味著可能消失,接下來還將會繼續觀察是否會出現變動,也許2019年氣候或有緩解的情況,當這不是影響氣候的主因。
咦!問題來了,是不是厄爾尼諾消失,也就意味著今年的颱風「活躍期」要來了?確實有這個可能,因為在厄爾尼諾年,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西太平洋海溫則較常年偏低。因而,西太平洋低緯的上升運動也將有所減弱,導致西太平洋低緯地區對流活動減弱,如果厄爾尼諾消失,那麼流活動增強,這樣水溫恢復,確實可能引發颱風活躍期的出現,當然這是初步預估,因為科學界還沒確定厄爾尼諾的消失。
在厄爾尼諾存在的時候,我們除了看到颱風的變動之外,還是回到我們上面說的氣候變化可能最為嚴峻,今年可能受到厄爾尼諾影響的地區也不少,澳洲高溫,菲律賓乾旱等都可能是有它的原因在,所以說,這個厄爾尼諾循環自然現象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沒有了厄爾尼諾,只能說可能少了一部分極端氣候現象,接下來如何發展,我們繼續觀察。
最後提醒一下,最近的極端天氣現象可能相對較多,確實不少的確也受到了影響,主要原因還是在氣候的變化之上,而人類活動對氣候的改變最大,所以保護地球的重要責任還是需要我們自己來完成,只有保護好了地球,我們才可能真正的有個好環境,如果持續增強汙染物的排放,那麼地球的所有生命體都可能面臨困境,《巴黎協議》我們不能再當做一張紙看上去那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