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的ENSO監測和預測信息,2017年10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於2018年4月結束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持續上升,預計於2018年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可能在冬季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對我國秋冬季氣候產生影響。
一、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上升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2017年10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於2018年4月結束,之後中東太平洋海溫逐步上升。6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正距平範圍南擴,暖海溫中心最大值超過1℃(位於120?W附近,見圖1),Ni?o3.4區海溫距平為0.2℃(見圖2)。7月1-2候,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進一步升高,Ni?o3.4海溫指數分別為0.34℃和0.33℃。目前,赤道太平洋次表層均為異常暖水覆蓋,異常暖中心在115?W附近,強度達4℃以上。
2018年6月,南方濤動指數(SOI)由正位相轉為負位相,指數值為-0.31,較5月下降了0.66,熱帶大氣呈現對赤道中東太平洋暖海溫發展的響應特徵(見圖2)。
圖1 2018年6月海表溫度距平分布圖(℃)
圖2 Niño3.4區海溫指數(℃)和SOI指數逐月演變
二、2018/2019年冬季可能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徵以及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模式和統計方法預測,預計赤道中東太平洋將於2018年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可能在冬季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對我國秋冬季氣候產生影響。
三、厄爾尼諾對今年秋冬季氣候的可能影響
一般情況下,赤道中東太平洋於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我國秋季降水易出現南多北少的空間分布,全國氣溫以偏暖為主;冬季,東亞冬季風易偏弱,全國氣溫以偏暖為主,我國南方地區降水易偏多。秋季影響我國的颱風個數可能較常年偏少,但颱風強度偏強。
本文來源:中國氣象局 責任編輯: 李杭_BJS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