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寒潮來了!冷冬的鍋,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兄妹倆」背不背?

2021-01-09 騰訊網

剛剛跨年便迎來氣溫驟降,今天全國有近九成國土冷如鑽冰箱,雜談菌目前位於冰箱的軟冷凍層,小夥伴們現在在冰箱第幾層?

實名羨慕冰箱外的小夥伴。

不過,這驟降的溫度也讓人疑惑:說好的全球變暖呢?為什麼反而迎來了冷冬?

說到變暖和變冷的話題,總要把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這「兄妹倆」拉出來遛一遛。今年冷冬這個鍋,兄妹倆背不背?

厄爾尼諾現象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這個名字,來源於西班牙語「El Niño」,是「小男孩」或「聖嬰」的意思。實際上,這個「熊孩子」,是從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魯和厄瓜多附近海域向西延伸,一直流至赤道的一股洋流。

正常情況下,這片海域刮的是東南信風。在東南信風作用下,表面的溫暖海水被推向西部,在西部堆積,使得南部海域深處的冷水上升,成為「上升流」。

但是,偏偏有些年份,東風無力百花殘,海面上刮西風了。

這下上層的溫暖海水失去了動力,表示不想去西天取經了,還是一路向東吧。

高溫潮溼的空氣和海水一同行動,於是東部乾旱的赤道島嶼和秘魯到美國西海岸之間的美洲沿岸,被迫面對疾風,迎接洪澇、暴雨的洗禮。

結果,中東太平洋會迎來大量降水,而西太平洋則會遇到乾旱。對於我國來說,會造成「北旱南澇」,也就是北方可能出現冷夏、乾旱;南方夏季可能遇到酷暑,洪澇。

這種太平洋中部、東部熱帶海水異常地持續變暖,影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的現象,被稱作「厄爾尼諾」現象。

為啥叫「聖嬰」呢?據說,是因為秘魯和厄瓜多的印第安漁民早就注意到,每過一段時間,海水就會變暖,冷水魚紛紛死掉。而且,聖誕節前後最為嚴重。

心疼厄瓜多白蝦一秒鐘。

於是,印第安人認為,這溫暖海水顯然是上帝派來砸飯碗的,遂將其命名為「厄爾尼諾」。

雖然近年來才為人熟知,但厄爾尼諾現象古已有之,而且極大地影響了古人們的生活。

比如公元3世紀的埃及。

埃及的尼羅河,孕育了兩岸適宜農耕的沃土。每年洪水帶來的淤泥保障了土地的肥力,河水也是重要的灌溉來源。

但在公元244年,洪水沒有按時到來。隨後兩年時間,水量也大幅減少。之後的幾年之內,糧食短缺成為一個難題,一時糧價瘋漲。官員甚至強制要求所有人登記自己的糧食庫存,以應對危機。

不過,通常發生厄爾尼諾現象之後,會迎來暖冬。而「妹妹」拉尼娜現象,也有可能緊跟在厄爾尼諾現象後面出現。

 拉尼娜現象

和厄爾尼諾一樣,拉尼娜來源於西班牙語「La Niña」,是「小女孩」、「聖女」的意思。性別相反,造成的現象也是相反的。

也就是說,拉尼娜現象,是指東太平洋附近海域的海水長時間偏冷。

無論是太暖還是太冷,都會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變化。

在2020年夏天,中東太平洋海域溫度就開始偏低。東部的氣流遇冷下沉,使西部的氣流進一步上升。於是東南信風颳的更猛烈了,加劇溫暖海水向西流。

而西部氣流上升形成了低壓區,為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敞開大門。於是,我們現在就被裝進冰箱裡了。

是不是破案了?

的確,拉尼娜事件會影響氣候,帶來冷冬。但今年的寒冬,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比如去年曾經受到廣泛關注的北極圈變暖!

北極的溫度升高,海冰融化帶來海平面上升,野火排放溫室氣體,北極熊失去生存空間,還有凍土融化釋放出的上古病毒,都引發人們的擔心。

同時,溫度升高,也影響到了北極的大氣環流。

極地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也是冷空氣的「老家」。受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的影響,南北半球分別形成了三圈環流。北極的極地環流,使得大量冷空氣在此下沉,低空便形成了冷性高壓,而高空則形成冷性低壓。

這些冷空氣如果在下沉過程中受到山脈等特殊地形的阻礙,就會在當地落腳,形成氣旋,也就是「極地渦旋」。

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極地渦旋,就是時常南下折騰我們的「西伯利亞冷空氣」的故鄉。

然而去年北極溫度升高,渦旋也隨之減弱,抵禦不住亞熱帶氣團北上的壓力,被擠向南邊來了。

也沒辦法,人家已經在北極了,不管往哪邊走,都是南方。

當拉尼娜現象和北極變暖攜手並肩,一邊敞開大門來迎接,一邊無家可歸被擠走……不說了,我要先去抖一會兒了。

海洋和大氣的能量交換、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太陽活動的變化,都是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氣候變化十分複雜,難以預測,氣候的異常,也很難通過單一因素來解釋。

你現在在冰箱的第幾層呢,留言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感謝關注「逸史雜談」

歷史 | 文化 | 人物 | 拆書

每天了解多一點

相關焦點

  • 【氣象科普】兄妹現象——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厄爾尼諾 & 拉尼娜厄爾尼諾原意是「聖嬰」、「神童」或「聖明之子」含義:表示在南美洲西海岸(秘魯和厄瓜多附近)向西延伸,經赤道太平洋至日期變更線附近的海面溫度異常增暖的現象。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東南信風, 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 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逆流海水沿秘魯寒流來的方向逆洋流南下, 把秘魯寒流變性為暖流。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暖流被稱之為厄爾尼諾暖流。我們可以結合圖片來看看厄爾尼諾現象。
  • 還有拉尼娜,今年會是冷冬?
    來了!福建今年會是個冷冬嗎?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即當該地區海溫距平的3個月滑動平均值≤- 0.5℃,並持續5個月以上,就稱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為什麼總是會輪番交替登場?
    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極端性天氣現象之間都有彼此的關聯,具有群發性的特徵,「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就是兩種大範圍、全球性的極端性天氣現象,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秘魯沿海的死魚在人為原因方面,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全球變暖」是造成「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等極端性天氣現象多發的主要原因,在自然原因方面,太陽黑子的周期性變化對於極端性天氣現象的發生也有重要影響。為了理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為什麼經常輪番交替登場,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現象。
  • 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看看吉林省氣象專家的預測吧!
    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冬形成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在解答過程中,氣象專家提到了「拉尼娜事件」。據介紹,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
  • 【氣候】厄爾尼諾「親妹妹」拉尼娜@你,今年冬天可能不是一般的冷……
    今年夏天那麼熱不是厄爾尼諾現象嗎?厄爾尼諾現象不是意味著冬天是暖冬嗎?  原來,「厄爾尼諾哥哥」已經逐漸結束了他的一生,緊隨其後的「拉尼娜妹妹」要來了。國家氣候中心近日指出,赤道中東太平洋於8月進入拉尼娜狀態,可能發展成拉尼娜事件,這對我國的影響之一就是易出現冷冬。
  • 拉尼娜來襲,今年冬天會冷得發抖?其實拉尼娜≠冷冬
    此次的氣溫下降,讓很多人為此懷疑,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拉尼娜現象,但很快官方就闢謠,此次的降溫並非拉尼娜引起的,而60年最冷只是謠傳罷了。 不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其中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今年預計中等到強,且將會持續到2021年,全球多個地區都會受影響。 但是拉尼娜≠冷冬!
  • 2020年拉尼娜現象被確認已經形成,嚴冬寒潮要來了嗎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還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是地球氣候系統的主要自然驅動因素,但當前所有自然發生的氣候事件都可能是在人類導致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發生的,它使全球氣溫降低,會加劇極端天氣,影響全球水循環,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比如非洲地區的乾旱,北美洲的暴雪,我國的南方地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暴雨暴雪寒冬等極端天氣變得越來越多,自然災害的情況逐步的加劇,同時還伴隨著暴風雪和寒潮發生。
  • 拉尼娜將帶來冷冬?專家:不是每個拉尼娜年冬季氣溫都低_中國_唐山...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隨即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今年8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一份有關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通報顯示,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那麼,拉尼娜現象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這個冬天的氣候?
  • 冷冬or暖冬?平均氣溫和極端事件「說了算」
    伴隨著呼呼的北風,人們紛紛裹上了厚厚的羽絨服,戴上了帽子和手套,將自己全副武裝起來,準備迎接漫長的冬天。隨著一波一波的寒潮向我們襲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寒冷。有人說,好冷呀,今年應該是冷冬吧!但也有人說,有時候天氣還是暖和的,應該是暖冬吧!這是什麼情況?你知道如何判斷冷冬和暖冬嗎?
  • 拉尼娜現象或要來,概率提升到60%,2020年可能是冷冬
    ,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緊接著出現拉尼娜現象必然會影響氣候的波動,同時對我國冬季的天氣會帶來更大的影響。」的到來,但是如今絕大多數的模擬指出,秋季和冬季都偏愛「拉尼娜現象」所以如今這個現象就提升了,同時報告也指出了,最近太平洋中東部的地表在逐步變冷了,這是拉尼娜現象的表現,持續下去必然就形成了這個現象。
  • 氣象科普 ▏兄妹現象,氣候異常
    本期內容將為大家介紹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兩種現象均會影響到全球水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極端天氣也會大大增加,同時氣象災害會帶給人類巨大的危機感。我們可以結合圖片來看看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出現時,我國易出現冷冬熱夏,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比常年多,出現&34;現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區、美國東南部等地易出現乾旱。
  • 拉尼娜已拉響警報,出現的概率持續增高,2020極有可能是冷冬!
    2020年下半年氣候異常,拉尼娜出現頻率持續增高,或迎來冷冬!2020年初迎來了厄爾尼諾現象,我國部分地區也受到了極為嚴重的影響,轉眼進入了8月份的時候,科學家卻預測下半年的時候,南方的小夥伴們或許要迎來拉尼娜現象,它出現的概率也達到了70%左右,今年下半年南方的朋友們要警惕拉尼娜到來,一旦拉尼娜現象形成後,或許南方地區將直接變成極寒地區。
  • 【氣象百科】兄妹現象,氣候異常
    向東流動的赤道逆流得到加強, 恰逢此時, 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 東北信風跨過赤道受到南半球的自轉偏向力作用, 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東南信風, 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 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逆流海水沿秘魯寒流來的方向逆洋流南下, 把秘魯寒流變性為暖流。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暖流被稱之為厄爾尼諾暖流。
  • 拉尼娜真的來了,會給我國造成什麼影響?今年還是冷冬嗎?
    這樣的消息被網友們廣泛流傳,隨後央視正式出面闢謠,今年並不會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如今我國已經成功進入了冬天,不過拉尼娜到來後是不是冷冬,仍然飽受眾人爭議?今年到底是不是冷冬呢?今年會是冷冬嗎?根據氣象學家報告,從10月份開始,太平洋熱帶區域的海水溫度出現了明顯的異常,一直截止到11月份異常才出現了減緩,根據太平洋中東部的發展空間來看,未來或許會爆發更強範圍的海水低溫,預計未來幾個月內,一直會持續很冷的狀態,拉尼娜到來後,有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的春天,讓很多人猜測拉尼娜到來後,會給我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 新一輪寒潮又至,2021年越來越冷?科學家:面臨新冰河期威脅
    「地球迎來60年最冷冬天」,2020和2021年交接之際,整個網絡都被寒潮刷爆了,全國都籠罩在三股冷空氣一下,降溫幅度超過16℃,中央氣象臺直接宣布黃色預警已經升級為寒潮橙色預警,這是最近4年來寒潮天氣的最高級別預警!
  • 「拉尼娜」發威,2021年上半年要出大事兒?農民早做準備!
    >   近日,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發出提醒: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拉尼娜」現象,上半年很多地方會有一些旱澇等極端天氣和病蟲害發生,要堅持科學抗災。
  • 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讓科學家來告訴你
    大家會不會覺得,好冷呀,今年應該是冷冬吧? 但是氣象科學家說,通過前期的分析來看,預計今年還將是偏暖的。 冷冬或暖冬是怎麼預測出來的?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氣候專家王永光對記者說,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消息,未來數月可能發生弱拉尼娜現象,從一般規律來看,拉尼娜年我國容易遭遇「冷冬」。
  • 地球持續「發燒」,拉尼娜也還在發展,今年會不會出現冷冬?
    今年以來,關於拉尼娜現象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確實在拉尼娜現象形成之後,可能也在逐步影響我國了,根據世界氣象組織報告指出,今年拉尼娜現象的持續發展基本上可以確定,在2020年結束之前可能有90%的可能性持續下去,並且可能持續到2021年第一季度,這個概率已經達到了55%。
  • 安徽今年是「超級冷冬」?氣象臺權威回應來了!
    安徽今年是「超級冷冬」?氣象臺權威回應來了!根據省氣象臺的預測,今年前冬(2020年12月)我省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隆冬(2021年1月)和後冬(2021年2月)氣溫總體偏低,有階段性低溫雨雪天氣,但發生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小。預計2021年春季(3到5月)合肥以北降水接近常年,合肥以南偏少,部分地區有氣象乾旱發展。
  • 2020冬天會是寒冬嗎 2020-2021年冬季是不是很冷
    專家表示,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影響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不單單只有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從全球範圍來看,會造成氣溫偏低、降水偏多。但是具體到各個國家和地區並不同。此外,不同的季節拉尼娜的影響也會不同。比如,對我國南方來說,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氣溫較常年偏低,降水反而較常年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