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狀態減弱

2020-11-26 中國天氣

拉尼娜,即反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當關鍵區月海表溫度滑動平均值低出同期0.5℃時,即進入拉尼娜狀態,持續5個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小男孩」厄爾尼諾一般情況下與「小女孩」拉尼娜總是相隨而來,在去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中,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偏暖幅度接近3℃,並於2016年5月結束。而此次厄爾尼諾事件結束以後,海溫迅速下滑,拉尼娜狀態順利接棒。

然而今年的拉尼娜狀態並不穩定,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近的監測顯示,厄爾尼諾逐周海溫距平指數表明,最近一周海溫指數-0.3℃。這意味著拉尼娜狀態自去年11月14日以來已經開始明顯減弱。11月平均厄爾尼諾海溫距平指數為-0.55℃,12月平均厄爾尼諾海溫距平指數為-0.44℃,即熱帶太平洋海溫處於拉尼娜狀態與正常偏冷狀態之間。

此外,熱帶太平洋次表層海溫監測同樣顯示,中東太平洋冷水體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體在加強並向東延伸,拉尼娜未來持續減弱的可能性比較大。

目前,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監測主要根據中國氣象局最新修訂的《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監測業務規定》,要綜合三個月滑動平均值判定拉尼娜狀態的起始事件。如果11月至1月的海溫平均值高於-0.5℃,拉尼娜沒能持續超過5個月,則無法形成事件。周兵認為,根據診斷分析和國內外動力、統計模式預測,未來拉尼娜狀態將繼續減弱,2017年初可能會衰減結束並進入正常狀態。這意味著本次弱拉尼娜狀態極有可能不能形成事件;即使形成,也是歷史上最弱的事件。(文/崔昕晗)

相關焦點

  • 拉尼娜狀態減弱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拉尼娜,即反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當關鍵區月海表溫度滑動平均值低出同期0.5℃時,即進入拉尼娜狀態,持續5個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小男孩」厄爾尼諾一般情況下與「小女孩」拉尼娜總是相隨而來,在去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中,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偏暖幅度接近3℃,並於2016年5月結束。
  • 美國科學家:拉尼娜或到達頂峰,正持續減弱?今年冬天不冷了?
    其實人們之所以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根本原因還是拉尼娜的出現。從8月份開始,科學家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拉尼娜身上,拉尼娜的出現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根據澳大利亞氣象局的數據來看,它仍然在持續走高,科學家預測很有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的春天。
  • 赤道東太平洋海域進入拉尼娜狀態
    本報訊(記者 方正飛)12月8日,《中國海洋報》記者從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獲悉,目前赤道東太平洋海域進入拉尼娜狀態,需警惕對東南和華南沿海養殖業帶來不利影響。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氣候室首席預報員姜華介紹,按照大部分年份統計結果,拉尼娜現象主要影響我國南方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和華南沿海地區,致使氣溫偏低,對近海養殖業產生影響。
  • 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拉尼娜狀態 我國易秋汛凍害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孫俠)記者30日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獲悉,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可能持續進而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我國易出現秋汛和凍害,東北地區還容易發生早霜凍。
  • 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回升不利於「拉尼娜」事件形成
    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專家周兵表示,近兩周,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溫回升,比常年平均偏低0.4℃,已經高於拉尼娜狀態-0.5℃的標準;同時,赤道西太平洋西風增強。總體來看,近期熱帶海洋天氣特徵不利於拉尼娜事件的行成。12月2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12月新聞發布會。今年8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距平指數為-0.53℃,進入拉尼娜狀態。
  • 南方雪災的三重門——拉尼娜、大氣環流異常和全球變暖
    拉尼娜變厲害了    2007年6月,赤道西太平洋海溫持續異常偏暖且範圍明顯擴大。9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拉尼娜狀態已完全建立,專家預計其可能在11-12月達到最強,並可能持續到2008年初,最終形成一次弱-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 「拉尼娜」2020年或將迎來最寒冷的冬天
    例如: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發展少就與它存在一定的關係,而過後消失了,但是整個海洋區域的變化處於了「中性狀態」,也就是沒有厄爾尼諾現象,也沒有拉尼娜現象的出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區別不過在最新的觀察之後,「中性狀態」已經發生了改變,
  • 赤道中東太平洋再次進入拉尼娜狀態 應加強防禦秋臺影響
    中國氣象報記者胡亞報導  9月28日,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從9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大範圍異常偏冷,且區域平均海表溫度已較常年同期平均值偏低0.5℃,標誌著該地區時隔5個月之後再次進入拉尼娜狀態,並未來有可能發展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 厄爾尼諾及拉尼娜天氣對大豆市場的影響分析
    ENSO是地球系統裡最為重要的現象之一,其中暖的ENSO事件稱為厄爾尼諾事件,冷的ENSO事件稱為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與厄爾尼諾事件對應的氣候異常基本上為對稱狀態。每次ENSO事件約持續一年左右,一般始於前一年的冬季,於次年緩慢增長,並在冬季達到最強。它具有區域性強,能量變化大,活動頻繁,有規律但無嚴格周期等特點,平均3-4年發生一次,但也有時僅隔一年,有時則相隔6-7年。
  • 拉尼娜陰影下 南美大豆產量不確定性仍存
    暖的ENSO事件稱為厄爾尼諾事件,冷的ENSO事件稱為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與厄爾尼諾事件對應的氣候異常基本上為對稱狀態。每次ENSO事件約持續一年,一般始於前一年的冬季,於次年緩慢增長,並在冬季達到最強。它具有區域性強、能量變化大、活動頻繁、有規律但無嚴格周期等特點,平均3—4年發生一次,但有時也僅相隔一年,有時則相隔6—7年。
  • 厄爾尼諾、拉尼娜、沃克環流、洪澇與乾旱災害
    圖3 厄爾尼諾對我國的影響2、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指的是太平洋中部和東部地區,海水溫度持續異常變冷,進而影響整個世界的氣候。圖4 拉尼娜現象的海水溫度拉尼娜現象,常常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的第二年,是對厄爾尼諾現象的「矯枉過正」。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如下:①太平洋的東部,持續乾旱;②太平洋的西部,暴雨洪澇。
  • 氣象知識之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na——「小女孩,聖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氣象和海洋學家用來專門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海水錶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
  • 今年是否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氣象專家預測:出現的概率為70%
    早在去年年底,日本氣象廳以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就發布公告稱,根據預測的情況看,2020年整個夏季海洋區域保持氣象中性狀態的概率為60%,秋季和冬季保持中性狀態的概率為45%左右,這也意味著今年發生厄爾尼諾或者拉尼娜事件的概率只有40%左右。
  • 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 今年我國會迎來「寒冬」嗎?
    央廣網北京9月30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將持續發展,並於冬季達到峰值。參照以往數據,這意味著今冬影響我國的寒潮冷空氣活動將可能較為頻繁,中東部地區氣溫也將較常年同期偏低。
  • 2016年拉尼娜現象對我國影響:今年冬天會冷成什麼樣
    趙天宇 攝影  主持人: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它和厄爾尼諾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超強厄爾尼諾狀態結束不久就變成拉尼娜狀態了?  周兵:拉尼娜現象是一種跟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自然現象。如果把厄爾尼諾現象比作小男孩的話,拉尼娜就是一個小女孩。
  • 拉尼娜事件形成!中國氣象局權威首席發話:我國華北或將多雨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裡,拉尼娜現象的出現給全球許多地方帶去了異常天氣。在冬天結束之後,拉尼娜對於今年的春季和夏季天氣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近日,在中國氣象局舉行的4月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公開表示,拉尼娜將使得今年夏季華北地區多雨!
  • 拉尼娜影響十分難以界定 豆粕仍處長期看漲邏輯
    今年上半年以來,市場對於年度內拉尼娜的預期不斷增強,NOAA在10月的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的月度討論中提到,今年很有可能會發生中等至高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其強度將在11月—明年1月達到極值。年度拉尼娜事件基本得到確認。 根據歷史數據,從2000年以後,拉尼娜對於美豆單產的影響逐漸減弱,雖然原因尚不確定,但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為種植水平的改善和品種的改良。
  • 高中地理——專題講解(極端氣候、厄爾尼諾、拉尼娜、乾旱洪澇)
    在某些年份,赤道兩側的東南信風、東北信風減弱,因此海水自西向東的流動減緩,太平洋西部的冷水上湧減慢或停止,造成溫度升高,原有的冷水魚群大量死亡。 (2)地球自轉。地球自轉每間隔4~5年會有一次波動,當自轉速度突然減緩時,赤道地區的信風和洋流會獲得一個向東的慣性,使得信風減弱、暖流向東流動,造成太平洋東岸的冷水上湧減弱,東岸異常增溫。
  •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2016年拉尼娜對中國影響:冬天或很冷
    厄爾尼諾在我國的突出表現是降水南多北少,拉尼娜則是降水北多南少。7月,北方部分地區降水量大,拉尼娜現象已顯露端倪。據@中國氣象局 預測,我國8月進入拉尼娜狀態,到2016-2017冬季將形成一個拉尼娜事件,特徵包括冬天更冷些。》》2016年冬天會很冷嗎?受拉尼娜影響 寒潮不得了
  • 拉尼娜即將復活?超級計算機:已有苗頭,2021或有「雙峰拉」
    2020年上半年,隨著熱帶太平洋的水溫不斷上升,一次短暫的厄爾尼諾到來,但這次厄爾尼諾又短暫又孱弱,到2020年下半年,熱帶太平洋的水溫迅速開始降低,厄爾尼諾結束,並且開始轉為拉尼娜狀態,截止1月7日的分析數據,中東太平洋上仍然是大範圍的海水溫度偏低區,代表著拉尼娜仍在太平洋上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