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雲南「逆天」乾旱 居然是因為這兩大「元兇」!

2021-01-12 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5月27日下午, 針對今年雲南持續乾旱天氣,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了雲南省防汛抗旱工作媒體通氣會。在現場,雲南省氣象局副局長顧萬龍就今年全省氣候形成原因和人工增雨作業的情況做了介紹,深度解析了今年雲南乾旱的成因及對策,未來一段時間,雲南省氣象部門還將進行人工增雨措施準備,積極投入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雲南省今年「逆天」乾旱到底為何?

2019年以來,雲南天氣氣候有兩個特點,一是冬春季、初夏氣溫持續偏高,二是初夏降水顯著偏少,乾旱突出。造成上述氣候異常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和厄爾尼諾事件。

(一)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的氣候異常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資料顯示,自有記錄以來,全球20個最熱的年份都出現在過去22年,特別是剛剛過去的4年(2015-2018年)排名前4位,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仍在繼續。2018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比1850-1900年(工業化前)平均值約高1.0°C,比1981-2010年平均值約高0.38°C。

大量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次增多,強度增強。雲南從2018年冬季開始的氣溫異常偏高就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發生的局地極端異常氣候事件。

(二)2018年9月厄爾尼諾事件影響

厄爾尼諾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使大氣環流發生明顯改變的一種自然現象,是全球氣候異常變化的最強信號之一。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2018年9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偏暖範圍逐漸擴大,進入厄爾尼諾狀態,至2019年2月底,已達到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從目前預測結果來看,該事件將持續到2019年秋季前後。

研究表明,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年份,雲南大部地區初夏降水偏少,極易出現明顯的初夏乾旱。上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在2014年10月-2016年4月。在2015年,雲南就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初夏高溫乾旱;2018年9月爆發的厄爾尼諾事件使大氣環流發生改變,冬春季從中高緯度南下影響雲南的冷空氣偏東偏弱,導致雲南境內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與此同時,為雲南降水輸送水汽的兩個通道(印度洋和孟加拉灣,西太平洋和南海)也發生異常,造成進入雲南的水汽輸送較常年同期偏弱,降水持續偏少。厄爾尼諾事件是造成2019年雲南冬春季氣溫偏高,初夏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初夏乾旱的重要原因。

多地人工增雨效果明顯 1056個鄉鎮「喜迎」降水

為緩解今年入春以來雲南省因降水持續偏少、氣溫異常偏高造成的氣象乾旱範圍不斷擴大的情況,雲南省氣象部門於5月14日進入人工增雨應急狀態,對具備有利天氣條件地區積極實施飛機增雨和地面增雨作業。

5月19日-27日,雲南省氣象部門先後在昆明、曲靖、保山、昭通、西雙版納、普洱、臨滄、楚雄、大理、德宏、文山、紅河、麗江等13個州(市)有作業條件的區域增加飛機和地面增雨頻次,共實施飛機增雨作業8架次,累計航程7072公裡,實施地面增雨作業382次。

期間,作業影響區累計有1056個鄉(鎮)出現降水,其中,降水在0.1-9.9毫米有443個鄉(鎮)、10.0-24.9毫米有252個鄉(鎮)、25.0-49.9毫米有235個鄉(鎮)、50-99.9毫米有112個鄉(鎮)、100.0毫米以上有14個鄉(鎮)。

接下來,雲南省氣象部門還將繼續抓好人工增雨措施準備,一旦具備有利天氣條件就全力投入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相關焦點

  • 面對水資源危機我們奮起抗災|乾旱 雲南 水資源_網易新聞
    吃完午飯,劉光明準備去看看秧在地裡的核桃苗,他挑起兩小半桶家中頭天積攢的廢水朝村外走去。據他介紹,這近百棵核桃樹苗是過年前就從村委會申請下來的,準備下雨就種到家裡的山地上。可是樹苗拉來快一個月了,都沒見到一滴雨星,不敢移栽,全部一起放在油菜地了,方便照看。 因為乾旱,羅平林業損失已經超過1.1億元。
  • 「水汪汪」的雲南,為什么正經歷嚴重乾旱?
    參考文獻:1.謝清霞,谷曉平,萬雪麗,李剛,劉彥華,張豔梅,吳磊.西南地區乾旱的變化特徵及其與大氣環流的關係[J/OL].乾旱區地理:1-9[2020-04-20].2. WANG Lin, CHEN Wen, ZHOU Wen,等.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 Review[J].
  • 你知道嗎|「水汪汪」的雲南,也存在嚴重乾旱?!
    參考文獻:1.謝清霞,谷曉平,萬雪麗,李剛,劉彥華,張豔梅,吳磊.西南地區乾旱的變化特徵及其與大氣環流的關係[J/OL].乾旱區地理:1-9[2020-04-20].2. WANG Lin, CHEN Wen, ZHOU Wen,等.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 Review[J].
  • 乾旱下的雲南藥材(之一)三七 草果 乾薑 紅花 白扁
    【天地網訊】    (圖片為雲南騰衝受旱的草果)雲南特大旱災已經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這次乾旱程度之重、範圍之大均為歷史罕見。截至目前,旱災已造成雲南省近600萬人、360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3000多萬畝秋冬播農作物受災,全省夏糧將因災減產一半以上,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已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 喜馬拉雅山的這一變化,將造成世界54萬億美元損失,印度是元兇?
    氣候變暖導致的融化開始於已經困擾該地區的嚴重水管理挑戰趨同,枯水期流量已經難以滿足許多下遊社區的需求,並導致海水入侵、侵蝕、漁業下降以及交通和商業受阻,上遊築壩、改道以及湄公河和恆河等跨界河流的過度使用,使得這些乾旱的稀缺更加明顯
  • 熱血異獸流小說:地球變異,異獸橫行,男主逆天愛情事業兩不誤!
    熱血異獸流小說:地球變異,異獸橫行,男主逆天愛情事業兩不誤!哈嘍!很高興又在這裡跟大家見面,不知不覺在這裡認識到的很多新的朋友,非常感謝大家能一如既往的支持,今天推薦3本熱血的異獸流小說,其中第三本《融合大道》講述了地球變異,異獸橫行,男主逆天愛情事業兩不誤!
  • 一邊是乾旱兇猛!一邊飛雪冰雹砸死鳥兒…最近雲南天氣太魔性
    從氣象、水文預測分析和雲南季節性乾旱突出特點分析,2020年雲南省大部分地區春季(4—5月)將進入氣象乾旱快速發展期,乾旱強度總體將較常年偏重,並將持續至初夏雨季開始前。 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這輪降雨有利於氣象乾旱緩解,但我省局部地區的旱情仍有持續發展的可能。
  • 霧霾「元兇」PM2.5的組成和來源是什麼?源解析結果正式出爐!
    霧霾「元兇」PM2.5的組成和來源是什麼?源解析結果正式出爐!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霧霾天氣的「元兇」是細顆粒物(PM2.5),大氣中的PM2.5組成和來源是什麼?針對這兩個公眾最關心的問題,浙江省金華市環保局組織實施了市區大氣環境中PM2.5源解析的研究工作。
  • 水熊蟲花樣作死,居然因為天賦逆天活了下來!
    一起幹了這瓶氰化鉀KCN但是因為水熊蟲的生命力實在是太頑強了,不管是跳樓,被車撞,被電擊,喝下劇毒,都還好好活著,水熊精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這可比非洲肺魚要厲害!!我們以可愛的杜氏高生熊蟲為例,這類水熊蟲主要食物是各類藻類,在藻類上安家,看著有顏色是因為人家吃的食物有顏色!其實它本身是通透無色的,可以看到內部結構,所以很受科學研究者的喜愛!
  • 深度解析:李世石首局兩大策略與AlphaGo的弱點
    而這種局面頭緒繁多,可供思考的選點很多,不同選點之後變化的深度和廣度都很大,並且往往一個細微的計算失誤會導致整局棋的徹底失敗。對於職業棋手而言,這種局面正是最難把握的局面之一。  賽前有人猜測,AlphaGo的剪枝面對開放性複雜局面的效用將會降低,而搜索的深度廣度和準確度要求又使得AI不能依靠蒙特卡洛算法達到精確,因此這很可能是基於深度學習和蒙特卡洛的圍棋AI的一個弱點。
  • 《中國蜻蜓大圖鑑》首發 雲南蜻蜓佔「半壁江山」
    原標題:《中國蜻蜓大圖鑑》首發雲南蜻蜓佔「半壁江山」    昨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張浩淼所著的《中國蜻蜓大圖鑑》首發。該書收錄中國蜻蜓820種,是全球蜻蜓目文獻收錄物種最多的一本彩色圖鑑。其中,收錄雲南蜻蜓達450種。
  • 逆天邪神:爺爺,你要的書更新了!火星引力何時會恢復周更
    逆天邪神:爺爺,你要的書更新了!火星引力何時會恢復周更。對於大部分漫改漫畫的原著作品,基本上都是每天一更或者兩更,特別是對於一些新手作者來說,每天的更新都在兩章以上。一些比較出名的作者則是能夠保持一章左右的更新,逆天邪神則是如今最出名的書籍,作者火星引力人盡皆知,火星引力曾經更新的速度讓人震驚,也是靠著每天多更逆天邪神才大為火爆的。爺爺,你要的書更新瞭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火星引力的更新速度就慢慢地降落下來。從一天兩更慢慢到一天一更,再到一個月20更。
  • 水分來源深度直接影響喀斯特石生植物水勢調節及乾旱脆弱性特徵
    喀斯特地區土層淺薄且極不連續,下伏的表層巖溶帶裂隙管道發育,這不僅使得喀斯特生態水文過程和植物水分環境明顯區別於絕大多數非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亦更為脆弱。但由於該區特殊的地質條件,地表水滲漏嚴重、水文過程迅速等導致降雨後只能維持數日的溼潤環境,巖溶乾旱頻發,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分布。同時,全球變化尤其是降水格局變化背景下,西南喀斯特地區不僅年均降水量呈下降趨勢,極端氣候事件(如降水和乾旱)出現的頻率亦明顯升高,且這種變化的空間異質性正逐漸降低,致使該區植物承受雙重的水分脅迫。
  • 開源節流——彈性供水的兩大法寶 | 2019-2020年度未來之城展評活動主題解析(三)
    從往期的主題解析中,我們知道了設計背景是當今世界面臨淡水資源短缺、水資源分布不均、汙染嚴重等難題,而設計關鍵是保證供水系統的彈性。水是不可能憑空產生,那麼在降水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彈性供水呢?其實我們可以從中國的成語中找到實現彈性供水的兩大法寶:開源、節流。
  • 研究揭示水分來源深度直接影響喀斯特石生植物水勢調節及乾旱脆弱...
    喀斯特地區土層淺薄且極不連續,下伏的表層巖溶帶裂隙管道發育,這不僅使得喀斯特生態水文過程和植物水分環境明顯區別於絕大多數非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亦更為脆弱。但由於該區特殊的地質條件,地表水滲漏嚴重、水文過程迅速等導致降雨後只能維持數日的溼潤環境,巖溶乾旱頻發,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分布。同時,全球變化尤其是降水格局變化背景下,西南喀斯特地區不僅年均降水量呈下降趨勢,極端氣候事件(如降水和乾旱)出現的頻率亦明顯升高,且這種變化的空間異質性正逐漸降低,致使該區植物承受雙重水分脅迫。
  • 雲南兩大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之一,看紅河州如何煉成
    雲南兩大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之一——紅河州。紅河州縣市宣傳部供圖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雲南省林業資源大州,是雲南兩大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之一,是國家南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全州有林地面積211萬公頃,也就是說,全州3.293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64.07%的國土面積是林地。
  • 研究揭示水分來源深度直接影響喀斯特石生植物水勢調節及乾旱脆弱性特徵
    喀斯特地區土層淺薄且極不連續,下伏的表層巖溶帶裂隙管道發育,這不僅使得喀斯特生態水文過程和植物水分環境明顯區別於絕大多數非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亦更為脆弱。西南喀斯特地區系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區之一,由於歷史上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和「十一五」以來大規模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幾十年間,該區植被整體上經歷了由破壞到恢復的變化過程,曾經以石漠化為主要特徵的西南喀斯特山區植被覆蓋度明顯提升。
  • 【蘋果iPhoneX評測】iPhoneX「劉海」深度解析:刷臉全靠它(全文...
    追求極致美學的蘋果為什麼會允許這樣「逆天」的設計存在呢?這個「齊劉海」又到底有什麼用?今天編輯就來深度解析一下iPhoneX的「齊劉海」。, 並不會影響臉部的深度信息,即使朋友在一起玩鬧,畫成了大花貓同樣可以解鎖iPhoneX。
  • 楊學祥:氣象乾旱和構造乾旱
    在去年形成的拉尼娜氣候的影響下,太平洋中東部的海水趨冷,由於大氣與海水之間的複雜的影響關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也因此出現強度減弱並往東移,令受惠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中國北方陷入了大面積的乾旱。 旱災升級後,有人曾稱,這是去年四川的強地震引發的氣候異常。對此,張培群表示,汶川的強震與當前的旱災「直接聯繫非常小」。
  • 專家稱高原熱力因素加厄爾尼諾現象致西南乾旱
    2009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氣溫高、蒸發大、墒情差,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旱災。其中雲南、貴州、廣西等省(自治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區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來水為歷史最少,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僅20%左右,旱情極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