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困難人口1609萬人
飲水困難大牲畜1105.5萬頭
農作物受災面積4348.6千公頃
其中絕收面積940.2千公頃
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90.2億元
據新華社電 記者19日獲悉,截至目前,旱災已致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5000多萬人受災。
針對當前我國西南地區遭受的嚴重旱災,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19日組織召開旱災救助會商會議,研判旱情發展趨勢,研究旱災救助工作。
2009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氣溫高、蒸發大、墒情差,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旱災。其中雲南、貴州、廣西等省(自治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區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來水為歷史最少,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僅20%左右,旱情極為嚴峻。目前雲南全省、貴州大部、廣西局部持續受旱時間超過5個月,且仍呈發展趨勢,對群眾生活、工農業生產包括經濟社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損失十分嚴重。
截至3月17日15時統計,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共5104.9萬人受災,飲水困難人口1609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105.5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4348.6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940.2千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90.2億元。
經綜合分析,未來10天,我國西南重旱區仍無明顯降雨,同時華北地區春旱將逐漸露頭和發展,西南地區繼續維持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抗旱救災和森林防火工作形勢仍然嚴峻。
旱情成因本報訊進入2010年,西南地區的人們陷入了與乾旱的鏖戰中。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導致雲貴川、廣西、重慶的旱情持續加重。雲南大部分地區乾旱等級升至百年以上一遇,貴州為80年一遇,廣西的總體旱情50年一遇。而四川的川西南山地,也出現了「五十年一遇」的秋旱連冬幹的氣象災害。
昨日,記者專訪了氣候專家、四川省氣候中心主任馬振峰,從氣候學角度詳細解讀了今年的「旱」。昨日,貴州省、雲南省再次發出乾旱紅色預警。四川省氣象局也發布信息,未來幾天川西高原南部仍無明顯降雨,旱情將持續。
今年西南為什麼這麼幹?馬振峰提出了3個重要原因。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熱力因素。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響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積雪少,高原熱力因素好,影響省內出現乾旱。
二是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在此影響下,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向東走,將熱帶水汽帶走,導致我國東部降水較多。與之相反,熱帶水汽減少,由南方進入到西南的水汽也偏少了。
三是冷空氣時機沒有掌握好。雖然今冬有數次冷空氣影響我國,但大多數冷空氣在北方開始偏東移動,直接從四川省的邊緣「溜」了過去。加上秦嶺的關係,如果冷空氣不夠「強勢」,翻不過那座山,依然無法對盆地造成影響。即使有時候冷空氣進入盆地,與暖空氣形成了降雨的第一個條件:對流天氣,但形成降雨的第二個條件「水汽」如果不豐富,依然無法形成降水。「這是一個需要配合的過程。」
(《華西都市報》供稿)
雲南本報訊據《都市時報》報導,針對昨日有媒體報導,西南地區的特大旱情使得電煤供應持續緊張,部分省市已出現大面積拉閘限電情況。昨天從雲南電網公司獲悉,在抗旱救災期間,雲南將杜絕拉限城鄉居民生活用電、人畜用水和抗旱用電,全力確保農業生產、農資化肥生產、春耕備耕等涉農用電。
雲南遭遇百年大旱,雲花大規模減產。與此同時,雲花總價卻並未因量稀而價漲,反而出現了總價下滑的狀態。造成這種「畸形」狀態的原因是因為雲花質量下滑。而雲花量質雙跌也造成了全國鮮花價格大範圍的上漲。雲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辦公室陸繼亮介紹說,優質花因為成本較高產量較少,價格至少翻了1倍。品質較差的花卻沒有人要,價格下滑了40%以上,「因為大旱,目前雲花市場80%以上都屬於品質較差的產品,供需平衡被打破,所以總體來說,雲花的價格跌了不少。」雲南作為中國鮮切花的主要產區,旱情直接影響到全國鮮花價格,中國80%的鮮切花都產自雲南。
四川本報訊記者18日從四川省經信委獲悉,目前,四川部分電廠庫存量已低於7天的警戒線,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西南地區的特大旱情,水電效率的下降也導致火電仍是四川的供電主力。昨日,四川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四川省電煤庫存量還有140多萬噸,可燒12天,從目前情況看,四川還不會拉閘限電。「一發現有旱情,省裡就要求存煤、存水、存電。」他介紹,目前四川省日供煤量已近11萬噸,而日消耗量為12萬噸,「可以維持到4月底」。「但如果幹旱持續下去,情況也很難預料。」他說。(新華)
貴州本報訊昨日記者從貴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截至3月19日,貴陽市農作物受旱面積達78.44萬畝。因旱有42.2482萬人和23.7496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針對日趨加重的旱情,貴陽市應急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定,於昨日啟動貴陽市自然災害I級響應。
截至目前,貴陽農作物受旱面積達78.44萬畝,其中輕旱49.845萬畝,重旱25.173萬畝,乾枯3.489萬畝,水田缺水11.27萬畝、旱地缺墒12.33萬畝。全市有29座小型水庫和619座小山塘乾涸,因旱有42.2482萬人和23.7496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另據貴陽市農業部門統計,全市目前受旱災影響的養殖企業、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戶)有425家。
針對日趨加重的旱情,貴陽市應急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定,於昨日啟動貴陽市自然災害I級響應。並啟動水旱災害、氣象災害、自然災害救助I級響應,森林火災I級預警。(《貴州都市報》供稿)
廣西本報訊記者從廣西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持續不斷的乾旱天氣,造成廣西旱情迅速發展。廣西14個地級市中已有13個市出現旱情,桂西旱情進一步加重,並向中東部蔓延。目前,廣西乾旱等級已經達到嚴重乾旱,其中桂西北達到特大乾旱等級。自近段時間以來,高溫少雨導致廣西旱情迅速蔓延,桂西北地區旱情進一步加重。
截至3月18日統計,廣西全區農作物受旱面積1126.38萬畝,其中輕旱733.84萬畝,重旱358.52萬畝,乾枯34.02萬畝;水田缺水227.65萬畝,旱地缺墒508.17萬畝。因旱導致218.12萬人、111.1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其中百色市飲水困難人數88.6萬人、河池市69.76萬人;需要送水才能解決生活飲水的人數為31.86萬人,其中百色市18.89萬人,河池市12.97萬人。
由於桂林灕江水位持續下降,桂林3月16日調整灕江遊覽航線,調整後的航線比原遊覽航線縮短了一半多,票價亦下調了1/3。目前,廣西全區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1000萬畝,水稻育秧、農作物播種等受到嚴重影響,春耕生產形勢比較嚴峻。(人民)
重慶本報訊15日以來,重慶中部等區域普降中雨,改善了土壤墒情,旱情得到一定緩解。但工程蓄水未得到有效補充,部分地區人畜飲水依然困難。(新華)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