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高原熱力因素加厄爾尼諾現象致西南乾旱

2021-01-13 搜狐網

  飲水困難人口1609萬人

  飲水困難大牲畜1105.5萬頭

  農作物受災面積4348.6千公頃

  其中絕收面積940.2千公頃

  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90.2億元

  據新華社電 記者19日獲悉,截至目前,旱災已致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5000多萬人受災。

  針對當前我國西南地區遭受的嚴重旱災,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19日組織召開旱災救助會商會議,研判旱情發展趨勢,研究旱災救助工作。

  2009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氣溫高、蒸發大、墒情差,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旱災。其中雲南、貴州、廣西等省(自治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區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來水為歷史最少,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僅20%左右,旱情極為嚴峻。目前雲南全省、貴州大部、廣西局部持續受旱時間超過5個月,且仍呈發展趨勢,對群眾生活、工農業生產包括經濟社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損失十分嚴重。

  截至3月17日15時統計,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共5104.9萬人受災,飲水困難人口1609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105.5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4348.6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940.2千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90.2億元。

  經綜合分析,未來10天,我國西南重旱區仍無明顯降雨,同時華北地區春旱將逐漸露頭和發展,西南地區繼續維持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抗旱救災和森林防火工作形勢仍然嚴峻。

  旱情成因

  高原熱力加厄爾尼諾

  冷空氣時機沒掌握好

  本報訊進入2010年,西南地區的人們陷入了與乾旱的鏖戰中。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導致雲貴川、廣西、重慶的旱情持續加重。雲南大部分地區乾旱等級升至百年以上一遇,貴州為80年一遇,廣西的總體旱情50年一遇。而四川的川西南山地,也出現了「五十年一遇」的秋旱連冬幹的氣象災害。

  昨日,記者專訪了氣候專家、四川省氣候中心主任馬振峰,從氣候學角度詳細解讀了今年的「旱」。昨日,貴州省、雲南省再次發出乾旱紅色預警。四川省氣象局也發布信息,未來幾天川西高原南部仍無明顯降雨,旱情將持續。

  今年西南為什麼這麼幹?馬振峰提出了3個重要原因。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熱力因素。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響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積雪少,高原熱力因素好,影響省內出現乾旱。

  二是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在此影響下,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向東走,將熱帶水汽帶走,導致我國東部降水較多。與之相反,熱帶水汽減少,由南方進入到西南的水汽也偏少了。

  三是冷空氣時機沒有掌握好。雖然今冬有數次冷空氣影響我國,但大多數冷空氣在北方開始偏東移動,直接從四川省的邊緣「溜」了過去。加上秦嶺的關係,如果冷空氣不夠「強勢」,翻不過那座山,依然無法對盆地造成影響。即使有時候冷空氣進入盆地,與暖空氣形成了降雨的第一個條件:對流天氣,但形成降雨的第二個條件「水汽」如果不豐富,依然無法形成降水。「這是一個需要配合的過程。」

  (《華西都市報》供稿) 

 雲南

  雲花產值下跌

  全國花價上漲

  本報訊據《都市時報》報導,針對昨日有媒體報導,西南地區的特大旱情使得電煤供應持續緊張,部分省市已出現大面積拉閘限電情況。昨天從雲南電網公司獲悉,在抗旱救災期間,雲南將杜絕拉限城鄉居民生活用電、人畜用水和抗旱用電,全力確保農業生產、農資化肥生產、春耕備耕等涉農用電。

  雲南遭遇百年大旱,雲花大規模減產。與此同時,雲花總價卻並未因量稀而價漲,反而出現了總價下滑的狀態。造成這種「畸形」狀態的原因是因為雲花質量下滑。而雲花量質雙跌也造成了全國鮮花價格大範圍的上漲。雲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辦公室陸繼亮介紹說,優質花因為成本較高產量較少,價格至少翻了1倍。品質較差的花卻沒有人要,價格下滑了40%以上,「因為大旱,目前雲花市場80%以上都屬於品質較差的產品,供需平衡被打破,所以總體來說,雲花的價格跌了不少。」雲南作為中國鮮切花的主要產區,旱情直接影響到全國鮮花價格,中國80%的鮮切花都產自雲南。 

 四川

  部分電廠電煤

  庫存不足7天

  本報訊記者18日從四川省經信委獲悉,目前,四川部分電廠庫存量已低於7天的警戒線,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西南地區的特大旱情,水電效率的下降也導致火電仍是四川的供電主力。昨日,四川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四川省電煤庫存量還有140多萬噸,可燒12天,從目前情況看,四川還不會拉閘限電。「一發現有旱情,省裡就要求存煤、存水、存電。」他介紹,目前四川省日供煤量已近11萬噸,而日消耗量為12萬噸,「可以維持到4月底」。「但如果幹旱持續下去,情況也很難預料。」他說。(新華)  

貴州

  抗旱應急響應

  提升到Ⅰ級

  本報訊昨日記者從貴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截至3月19日,貴陽市農作物受旱面積達78.44萬畝。因旱有42.2482萬人和23.7496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針對日趨加重的旱情,貴陽市應急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定,於昨日啟動貴陽市自然災害I級響應。

  截至目前,貴陽農作物受旱面積達78.44萬畝,其中輕旱49.845萬畝,重旱25.173萬畝,乾枯3.489萬畝,水田缺水11.27萬畝、旱地缺墒12.33萬畝。全市有29座小型水庫和619座小山塘乾涸,因旱有42.2482萬人和23.7496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另據貴陽市農業部門統計,全市目前受旱災影響的養殖企業、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戶)有425家。

  針對日趨加重的旱情,貴陽市應急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定,於昨日啟動貴陽市自然災害I級響應。並啟動水旱災害、氣象災害、自然災害救助I級響應,森林火災I級預警。(《貴州都市報》供稿) 

 廣西

  13個市出現旱情

  蔗糖減產近一成

  本報訊記者從廣西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持續不斷的乾旱天氣,造成廣西旱情迅速發展。廣西14個地級市中已有13個市出現旱情,桂西旱情進一步加重,並向中東部蔓延。目前,廣西乾旱等級已經達到嚴重乾旱,其中桂西北達到特大乾旱等級。自近段時間以來,高溫少雨導致廣西旱情迅速蔓延,桂西北地區旱情進一步加重。

  截至3月18日統計,廣西全區農作物受旱面積1126.38萬畝,其中輕旱733.84萬畝,重旱358.52萬畝,乾枯34.02萬畝;水田缺水227.65萬畝,旱地缺墒508.17萬畝。因旱導致218.12萬人、111.1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其中百色市飲水困難人數88.6萬人、河池市69.76萬人;需要送水才能解決生活飲水的人數為31.86萬人,其中百色市18.89萬人,河池市12.97萬人。

  由於桂林灕江水位持續下降,桂林3月16日調整灕江遊覽航線,調整後的航線比原遊覽航線縮短了一半多,票價亦下調了1/3。目前,廣西全區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1000萬畝,水稻育秧、農作物播種等受到嚴重影響,春耕生產形勢比較嚴峻。(人民)  

重慶

  部分地區降雨

  旱情得到緩解

  本報訊15日以來,重慶中部等區域普降中雨,改善了土壤墒情,旱情得到一定緩解。但工程蓄水未得到有效補充,部分地區人畜飲水依然困難。(新華)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現象嚴峻 已致太平洋地區400萬人缺衣少食
    中國網10月13日訊 據英國媒體11日報導,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旱情目前已致20餘人死亡,原因為缺少食物及飲用汙水。厄爾尼諾現象的嚴峻情勢還在迫近,由於沒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源,這可能威脅到400萬人的生命,情況堪比1997-98年,當時死者多達2.3萬人。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對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簡要進行一下介紹。
  • 地理答啦: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對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專注於地理知識和旅行資訊的——地理答啦,簡要進行一下介紹。厄爾尼諾(ELNINO)和拉尼娜(LANINA)都是西班牙文的音譯,前者厄爾尼諾原意為「聖嬰」,後者拉尼娜原意為「聖女」。
  • 專家:今年極端天氣並非厄爾尼諾現象所致
    不少機構預測今年太平洋地區或將面臨厄爾尼諾現象,遭遇洪水、風暴和乾旱侵襲。也有人認為席捲全球的極端氣候是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全球氣候災害頻發的罪魁禍首真的是厄爾尼諾現象嗎?今年是否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強度如何?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極端天氣?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稱,鑑於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溫度已達到出現厄爾尼諾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 厄爾尼諾現象再抬頭 對中國影響幾何待觀察
    對此,中國天氣網專訪了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  拉尼娜現象減弱 厄爾尼諾現象抬頭  2011年9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持續到2012年2月,今年3月該拉尼娜事件結束。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逐漸恢復正常並迅速轉向偏暖狀態,於是又引發了專家們對另一個異常現象--厄爾尼諾的關注。
  • 厄爾尼諾、拉尼娜、沃克環流、洪澇與乾旱災害
    圖1 厄爾尼諾現象的海水溫度厄爾尼諾現象的起因,主要有兩個:(1)信風的減弱。圖2 世界洋流的分布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如下:①太平洋中、東部:降水增多,洪澇災害頻發(秘魯、哥倫比亞);②太平洋西部:乾旱嚴重(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印度),作物減產;③我國:南方暴雨洪澇
  •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時間:2016-07-13 12:25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在21世紀頻頻光顧地球,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 論文速讀 | 東亞夏季風對全球海溫四年振蕩與青藏高原熱力反饋的響應
    本文主要通過AGCM實驗探究東亞夏季風對海溫異常的非對稱響應,並通過青藏高原上的非絕熱加熱反饋來解釋這種非對稱性。發展年厄爾尼諾和IOD發展,亞洲東北部對流層上層出現異常反氣旋,菲律賓和南海出現異常氣旋,異常的氣旋西北側的東北氣流是的西南風減弱,向東亞的水汽輸送減弱。
  • 厄爾尼諾現象
    現在,厄爾尼諾一詞已被氣象學家和海洋學家專門用來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的大範圍異常增溫現象。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表明,厄爾尼諾與印度、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地的乾旱,赤道中太平洋島嶼、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厄瓜多、秘魯、智利、阿根廷等國的異常多雨有著密切的關係,與西北太平洋、大西洋熱帶風暴的減小、日本及我國東北的夏季低溫,我國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 沃克環流與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附專題設計)
    因為制約我國天氣氣候的因素很多,如大氣環流、季風變化、陸地熱狀況、北極冰雪分布、洋流變化乃至太陽活動等。厄爾尼諾的判斷標準:目前判斷厄爾尼諾的標準是NINO3.4的3個月滑動平均絕對值達到或超過0.5℃、持續至少5個月,判定為一次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指數≥0.5℃為厄爾尼諾事件;指數≤-0.5℃為拉尼娜事件)
  • 【地理備考】沃克環流、厄爾尼諾及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
    沃克環流增強就會出現拉尼娜現象,偏弱則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02—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實質上是因為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減弱,致使赤道東太平洋上海面溫度的異常增溫現象。在我國東部地區,正常情況下的氣候狀況應該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而發生厄爾尼諾時:(1)夏季主雨帶偏南,北方大部少雨乾旱。(2)長江中下遊雨季大多推遲。
  • 氣候變化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啥?
    不幸的是,人類的活動卻打亂了這種穩定,反常氣候的頻繁出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例如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是&34;的意思,在歷史上,對厄爾尼諾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1541年。很早以前,秘魯沿岸的漁民就發現了這種奇異的天氣。本來,在聖誕節前後,應該有一股冷洋流出現,結果卻出現了暖洋流,攪亂了他們打漁的規律,當地人把這個現象叫做&34;。
  • 厄爾尼諾現象今冬將對美國各地氣候造成不同影響
    新華網華盛頓10月15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5日公布報告說,厄爾尼諾現象將是影響美國今冬氣候的主要因素。受其影響,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冬季氣溫將普遍高於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氣溫將低於正常年份。   這份覆蓋今年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氣候展望報告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將在冬季幾個月內增強,並對美國氣候產生持續影響。
  •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 氣候專家稱氣溫異常偏高降水...
    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 通訊員 李威報導5月17日,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實況顯示,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東北、黃淮、江淮、西南等地出現中度至重度氣象乾旱,吉林、雲南部分地區出現特旱。對此,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正研級高級工程師侯威對氣象乾旱實況以及氣象乾旱成因與趨勢展望等進行解讀。
  • 2015厄爾尼諾或將製造「凌亂」夏天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啟禕稱,雖然厄爾尼諾曾有減弱的跡象,但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海表溫度又開始升高,距平指數維持在0.5℃及以上,因此,厄爾尼諾事件仍在持續中。厄爾尼諾一般大約2-7年會發生一次。王啟禕稱,據歷史記載,1950年以來,世界上曾經發生過13次厄爾尼諾現象。
  • 社區考試地理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但是全球的氣候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異常的氣候--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簡單來說原本該熱的地方不熱,該冷的地方不冷。首先第一個考點為什麼把這種異常的氣候現象稱之為厄爾尼諾?
  • 中強度厄爾尼諾現象可能發生
    農業部6月30日發文提醒各級農業部門:中國氣象局預測今年可能會發生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現象,抗災奪豐收任務艱巨。厄爾尼諾簡單來說是一種氣候現象,它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上海溫異常增暖的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 厄爾尼諾現象逼近史上最強 擾亂全球天氣中國將迎暖冬
    據中國天氣網報導,記者從中國氣象局3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厄爾尼諾已經達到極強標準,強度逼近史上最強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事件。預計今冬將達到峰值,繼續給全球氣候帶來影響。 另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厄爾尼諾現象致乾旱威脅印尼等國農作物產量。近期,印尼34個省當中有20省遭遇嚴重乾旱。
  • 拉尼娜正式結束,中科院權威專家:聖女變聖嬰,我國華北易乾旱!
    其中重要的一點是:當拉尼娜向厄爾尼諾轉換時,我國的華北地區容易發生乾旱。華北乾旱多發生在春夏季節,經常在春季出現苗頭並且在夏季持續擴大,事實上,在過去的的幾十年中,華北地區的乾旱頻率明顯增加,比如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北方地區的春夏旱情就比較嚴重。為什麼華北地區的乾旱似乎正在變多?這種極端天氣與人類活動有關係嗎?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華北地區的極端持續乾旱?
  •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
    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