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獨立日》是一部高票房卻好評不多的影片,今天我來為大家說一說這部電影。這部影片沒有真正意義的在中國上映,而是在當時的香港上映。作者也是在當時的VCD中看的這部影片。
首先對這部電影做一下簡單的介紹,美國在國慶日前各地的宇航監測站都發現了一艘直徑達數百英裡的飛船「光臨地球」,而這艘大型的飛船有派遣了30多艘小型的飛船飛往地球各地,小型飛船也至少要15英裡的直徑。影片裡一名電腦工程師戴維破譯了監測站截獲的聲波信號,原來這是一種攻擊倒計時,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在總統身邊工作的前妻,但已經晚了。在組織部隊的時候由威爾史密斯飾演的史蒂夫在休假,聽到通知後義無反顧地衝上前線參加戰鬥,最後總統親自上陣指揮作戰打敗外星人。
其實這部影片主要也是在炫耀美國的軍力,而且拍攝的幕後製作過程中也是有軍方希望參與,但是劇本涉及到了美國非常秘密的51區,最後軍方並沒有參與進來。可想而知這個51區在美國的地位有多高。
本片其實並沒有真正意義的主角,雖然威爾史密斯在這部影片裡奉獻了絕大多數的鏡頭,但就我個人而言覺得這部影片至少有四名主角。第一,空軍史蒂夫;第二,電腦工程師戴維;第三,總統託馬斯;第四,已退役的羅素。本片的意義也就是上至國家總統,下至平民百姓都是英雄。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大家都會記得那個開著飛機直衝外星飛船的鏡頭,那就是退役空軍羅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平民英雄。
空軍戰士 戰鬥英雄史蒂夫
由威爾史密斯飾演空軍史蒂夫,在他休假的時間睡醒後大家都在匆忙的搬家,抬起頭發現了巨大的外星飛船以及頻頻出動的戰鬥機,而他自動取消休假,義無反顧的返回空軍基地。
總統 高官英雄託馬斯
個人認為由比爾普爾曼飾演的總統託馬斯是自從看美國電影出境的美國總統裡最帥氣的一個了,而他也飾演的是一位最年輕的總統先生。而且這位總統先生還親自駕駛飛機與外星人對轟。從這裡可以看出美國人是如何渲染愛國情結的。作為總統都可以身先士卒那還有什麼人是不可以的呢?
電腦專家 文人英雄戴維
由傑夫高布倫飾演的電腦專家戴維,在這部影片中貢獻了最多的科技力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官吧,他的世界裡應該最多的就是代碼吧。由於他精準算出了外星人攻打地球的時間,還有如何輸破壞外星飛船的方式。當然他作為文人的代表,有一些怯懦但卻不失血性與勇氣,影片最後也是義無反顧的放棄自己的愛情甚至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大家,這也是美式英雄主義的典範,說明無論是身強力壯還是手無縛雞之力但為了國家都可以做到犧牲小我的精神。
退役士兵 平民英雄羅素
由蘭迪奎德飾演的退役士兵羅素,這個是片中的一個小角色,但也是烘託整個影片英雄主義的巔峰,個人認為他也是整部片子的一個妙筆。一個每日飲酒度日的他來說,勇氣早是已經丟在垃圾桶了。但是在國家大義面前,他勇於獻身,給了整部影片最精彩的一個鏡頭。
不得不說這部影片不僅僅是宣讀美國的英雄主義以及他們的愛國教育,這部影片還是一場宏達的視覺盛宴,在1996年左右的影片中能有這樣特效的影片基本上是屈指可數的,下面給大家展示一些影片中比較炫酷的場面。
外星人發動的第一波攻擊
不得不說美國人對於氛圍的營造真的是非常的棒。美國人的第一次反擊。
空軍英雄史蒂夫影片中最精彩的空戰後又拳打外星人,最後拖著他俘虜的外星人向路人求援。
平民英雄羅素捨身取義,看完真的讓人汗毛直立。
整部影片圍繞著外星人攻打地球的主題,突出體現了片中所追求的兩大主題,愛國和英雄,每個人在信仰背後都可以成為英雄,有人說科幻片本就沒有什麼主角之說,但本部影片每個人的性格特色都刻畫的非常鮮明,雖然本部影片對於某些影評來說都是罵聲比讚揚多,但我個人認為作為1996年的作品無論從特效還是主題來講都是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表達的清晰明了,宏達的畫面,精美的特效完全顛覆了當時對電影的認識。無論看過的還是沒看過的朋友都可以好好欣賞一下這部影片,這部影片可以說是美式英雄主義的典範之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