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響,國內外許多航空公司的股價都一落千丈,甚至許多國外的航空公司幾近乎關閉了航班。美國航空(AAL)和達美航空(DAL)等大型承運商也在短短幾周內損失了一半的價值。在北美甚至很多人並不了解背後的混亂現象。據報導,在疫情大暴發的期間,北美一些航空公司甚至收到了120,000架取消訂單的請求。
可以想像,這是一場噩夢。 每個取消的請求需要三到四分鐘的時間來處理。 因此,它幾乎是一項至少6,000個工時的服務工作。與此同時,客戶也希望快速退款,時間在訂單擠兌時顯得至關重要。
為了應對如此眾多的取消,一些航空公司轉向了尖端技術: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 簡而言之,航空公司僅用了六天時間就可以建立RPA。這個「自動化機器人」能夠解決航空公司80%的取消要求,或者說每天處理大約4,000個訂單。
RPA元年
大多數人或許都沒有聽說過RPA。那是因為它是相對較新的技術。但是,就我們推測,這項技術會在未來的企業中佔據重要的地位,甚至會挖掘地球上每個行業的潛能。
簡而言之,RPA是使用計算機或「機器人」來執行人類通常會執行的工作。 RPA機器人可以閱讀和理解文檔,可以執行數據輸入,還可以處理髮票等項目。
換句話說,人工智慧(AI)使用計算機進行思考,而RPA使用計算機執行任務。公司喜歡RPA,因為它可以節省資金並提高效率。畢竟,機器人通常比人工便宜也更高效。
計算機並不會感覺疲倦、分心或動力不足,他們也不會犯錯。員工喜歡RPA,因為這意味著他們不必執行平凡的任務。相反地,他們可以專注於更有意義的工作,例如與客戶互動、提升產品價值。
RPA的另一個優點是它不需要公司淘汰舊系統。它可以在現有軟體之上運行。這使公司更容易,更快捷地部署它。
之前,提到了一家航空公司如何構建RPA來解決該航空公司80%的取消請求(每天約4,000個)。這樣的工作量通常需要大約200名全職員工才能完成。不僅如此,這種RPA解決方案的成本僅僅是僱用新工人成本的30%。
也許這種執行重複性任務的機器人並不像AI、物聯網(IoT)、基因組學或當今一些熱門的大趨勢那樣激動人心,但它卻實實在在為停滯的企業帶去了生機。
實際上,世界上每個職業都涉及重複性任務。而且在幾乎每種情況下,計算機在執行這些任務方面都做得比人更好。因此,RPA的可能性確實是無限的。
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RPA時並不奇怪。例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勤已使用RPA重新設計其索賠流程。它的RPA解決方案每年可以處理150萬個請求。而且德勤僅用10周就建立了自己的機器人部署。
據研究公司Gartner報導,RPA市場在2018年增長了63%以上,這使其成為增長最快的企業軟體類別。 Gartner預計RPA市場規模將在2018年至2024年之間增長三倍。許多專家也認為,這個數字也可能低估了RPA的增長潛力。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像其他許多大趨勢一樣,突如其來的疫情加快了企業在RPA的採納。到2022年底,將有85%的大型組織部署某種形式的RPA。
我們發現在過去三個月中,有31%的企業增加了RPA支出。 48%的企業表示,他們計劃在明年增加RPA的支出。到2022年底,將有85%的大型企業部署某種形式的RPA。
毋庸置疑的說,RPA是每個投資者都應注意的一大技術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