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技術效率驚人,基層員工看完都慌了!

2020-10-18 容智RPA_愛博特

讀取信息、錄入單據、訂單分類、發送郵件,這些重複而繁瑣的工作佔據了大量的時間,現在RPA的出現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將重複的事給RPA做」,這句話已經由標語變為現實。

RPA與數位化轉型

RPA作為一個產品或者解決方案,很早就在國外出現並且應用。截止到2017年底,美國近80%的金融機構已經認識並引入RPA進行流程升級。大型保險機構如AIG、大都會人壽Metlife、好事達Allstate已經全面推廣並建立獨立的RPA團隊。但在國內,RPA還屬於新興事物,國內起步較慢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大型企業,尤其是金融企業,對於數據安全和系統的穩定性要求比較高。新興事物的產生,必然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RPA廠商去做市場培育、布道的工作。第二,針對本地企業的訴求,RPA產品要有一個本地化的過程,包括智慧財產權自主化,企業必須有核心的技術,有能力去做完全的定製開發和本地化運營,這對企業來說,也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

RPA發展的技術趨勢,一方面是本地化,市場決定產品走向,「數據安全可控」絕不能成為一句空談,因此本地化的完全自主核心的技術將成為一大趨勢;另一方面,國外RPA的應用已經有很多的案例,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到,IPA,即RPA+AI將成為發展方向,也就是要把AI嵌入到RPA產品中,使其具備人工智慧的功能。

從業務或者市場的角度來說,RPA在亞洲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今年以超過100%的速度迅速擴張。目前RPA在亞洲市場主要集中在印度、新加坡等國家,但考慮到綜合體量,預計中國的市場貢獻率會急速增長,到2020年,中國會成為RPA在亞洲的第一市場。保守估計,中國RPA市場在2018年將實現營業額2.5億元,其中金融業按美國同期水平將實現營業額6000萬元。2019年起,隨著RPA概念在中國的全面引入,RPA市場在中國將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預計2021年,中國金融業RPA市場營業收入將達到6.5億元。


落地,生態賦能與流程協同力

RPA可運用的場景非常多,比如財務的對帳、稅務的申報、客服自動回復、各類業務運營工作、包括政府事務等,沒有太多行業限制,只要企業認為他們在這個崗位中有大量跨系統跨平臺、重複有規律的工作都可以應用。

在金融行業,RPA細分為保險、銀行、證券等幾個領域,現在已經落地和即將落地的有稅務申報機器人、智能應答機器人、財報入庫機器人等,之後還會有其他的產業補進來,比如政務、法務等。那麼具體到落地階段,財務和IT運維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RPA正式入駐企業時,需要解決幾大難題。

第一,RPA廠商要具備連通能力。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都存在信息孤島的問題,尤其是系統建立時間比較久的,不同部門之間系統的規劃、周期等都是分而治之。而RPA要在企業中發揮效能,就必須在不改變現有生態的情況下將各自分離的系統串連起來。

第二,RPA要具備可擴展能力。RPA技術是通過一個個方案去輸出,而方案始終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場景去進行調整的,假如客戶需要RPA具備自動語音識別技術(AutomatedSpeech Recognition,ASR)或者計算機語音合成能力(Text To Speech,TTS),那麼就需要把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加入RPA當中,作為能力的補充。

第三,企業和廠商都需要對流程有非常明晰的認識。RPA是基於流程的改造,那麼對於企業來說,企業的業務流程必須明確、可控,對於廠家來說要根據企業自有的流程攻克其中的改造瓶頸。流程不是通用的,所以RPA廠商要具備定製化的能力和交付能力。也就是說,前期廠商要根據企業的特性制訂出有針對性的方案,後期交付之後企業遇到問題要有良好的保障去進行運營和維護。

RPA是替代人工的重複性工作,在人力成本日益高企的環境下,能夠為企業節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賦能。

RPA的價值一:可以聯動多個業務系統,自動執行完成工作

不論公司大小,都會有很多工作系統,比如ERP、CRM、Office、HR、郵件等,採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後,通過事先編好的操作流程步驟,RPA就像一位機器人員工,能自動操作整個業務流程,從後臺系統讀取訂單、分析訂單分布、匯總金額錄入ERP財務、記錄到資料庫、發送郵件通知,不但速度快,而且幾乎不出錯、不知疲倦,人們只需要開啟RPA即可。

RPA的價值二:聯動多個業務系統同時,實現流程再造

在自動化流程方面,RPA與工業機器人十分相似。它們都是將工作流程模塊化,遇到影響效率的阻礙點,利用技術手段將其攻克,能夠在一連串的流程上起到替代人工,自動執行的作用,從而實現流程再造。

RPA的價值三:不會影響現有IT系統的功能與穩定性

如果將工作系統解剖來看,可以將核心訴求及數據看作最底層,上面一層是資料庫、Excel、Word等基礎功能軟體,第三層是OA、ERP、CRM、WMS等流程協同系統,而RPA運行在更高的軟體層級。這就決定了它不會侵入、影響已有的軟體系統。在幫助企業提升效能的過程中,保持企業已有的IT系統功能平穩、運行可靠。

RPA的價值四:增效顯著且迅速

與傳統的增效方式不同,RPA能最大限度地平衡效率與成本,且投資回報周期較短。為了提升效率,企業通常會選擇採取增加人工或採用傳統的模式開發軟體。增加人工會帶來人力成本增加和培訓負擔,而傳統模式的系統升級周期長,往往業務模式已經發生改變,系統還沒有開發上線。RPA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第三種選擇,並且優勢明顯:它既不像增加人工那樣效率不高且易出錯,也不像傳統模式開發軟體那樣需要投入較大成本,它能夠最大限度地平衡效率與收益。並且,RPA交付落地周期短,最快2周、最慢6周到2個月可交付使用。

 



RPA在保險領域深耕

目前,中國保險市場處在穩定的快速增長期,2017年中國保險業總資產規模超16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10.8%。與此同時,行業也處於新一輪的改革期,行業政策監管從嚴,對公司治理、償付能力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網際網路保險」發展迅猛,為行業帶來新思維和衝擊。

當前,保險公司普遍面臨著成本過高、盈利能力薄弱等問題,在客戶管理和業務管理中高度依賴人工、產品需求與實際業務不匹配、動態定價能力弱,整體存在效率不高的痛點。而這,正是RPA可以發揮作用之處。保險業監管報送量大、數據分散,業財對帳、稅務申報等流程都是強標準化的,這些都非常適宜RPA改造。RPA通過與保險公司的系統對接,連接自動化開發平臺、自動化應用市場和控制臺,用機器人實現保單錄入、保費實收、保費核對、保單自動化傳輸等流程性工作,將標準化與自動化相結合,達到效率提高、人工成本降低、質量提升以及實現風險控制和價值創新目標,建立人「機」協同的智慧化運營體系,該體系在帶來多方面收益的同時,也使得企業前、中、後臺協同進行自動化運營。

隨著RPA技術的不斷完善,與AI的結合也勢必成為今後的發展趨勢。RPA是針對重複性勞動的,也就是說RPA對於流程化的、固化的規則有比較強的依賴性,如果業務、流程變化快,RPA有可能會跟不上。所以說,RPA實際是替代了人的機械性勞動,完全模擬人的機械性操作,但是對於一些具有創造性或者比較靈活的場景沒有辦法變通。如果給RPA加上ASR、TTS等技術,那就相當於給機器人安上了一對耳朵和一張嘴巴,它就可以聽懂人在說什麼,並且表達出來,如果再加上智能識別技術,那麼就把眼睛補足了。也就是說RPA現在是一個人的四肢,可以做機械性的動作,AI則賦予它聽覺、視覺和表達等能力。所以,RPA到IPA的突破其實就是要依靠這些技術的成熟和算法的進步,使其具有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智能工作流等能力。

相關焦點

  • RPA是什麼,AI和RPA結合方式和架構的解析
    (文章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RPA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簡稱。 BPO將RPA視為提升效率和生產力的關鍵驅動因素。兩者相輔相成,藉助RPA,BPO以更低成本效益、更快響應能力的優勢快速實現辦公自動化。同時,RPA也得以在外包領域落地。接著在2010年後,隨著「網際網路+」和「智能+」提上發展日程,RPA這項技術在各行各業實現了快速增長,特別是在保險、醫療保健、銀行、新零售等行業。RPA的實施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產力,同時減少了錯誤。
  • RPA是什麼?解析AI和RPA結合方式和架構
    首先獲取數據,如:客戶聯繫信息、發票總額和訂購的項目清單等;然後形成資料庫;最後通知相應的員工。流程自動化存儲數據替代手動數據錄入的方式提高了訂單處理的速度,效率和準確性。(3)出現RPA一詞出現在2000年。此時的RPA已經比之前的「類RPA」有所不同,「取其精華,去其槽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可以很好地總結這一階段的發展情況。
  • 都說銀行基層員工年薪20萬,為什麼有人「堅守」有人「撤離」?
    而對於銀行的員工來說,有多少人不喜歡他,就有多少人喜歡他。 有朋友說,不是都說銀行員工年薪20萬嗎?為什麼銀行的基層員工有人「堅守」也有人「撤離」?這裡有三大原因: 第一,銀行基層工作人員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其社會地位和工作性質已經大不如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一些銀行員工撤離也屬於正常。
  • 烏魯木齊航空順利召開基層幹部員工座談會
    (通訊員 楊智宇)9月22日至9月28日,為深入貫徹海航集團「員工是最寶貴的財富」企業理念,打造有溫度的僱主品牌形象,搭建企業和員工全方位的交流平臺和機制,烏魯木齊航空順利召開基層幹部員工座談會。員工座談會覆蓋公司11個部門,各部門通過部門例會、中心例會、班組例會、黨支部民主生活會、視頻會議等形式先後開展了17次員工座談會,共計8名公司領導、1236名員工參會。
  • 財務領域就快要被RPA機器人佔領了?
    RPA和財務工作是絕配事實上,財務業務特點與RPA技術特點在很多方面,都極其吻合。常見財務流程及其子流程,都與RPA技術的應用條件高度匹配,符合RPA機器人的適用標準。在原本耗費大量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且人工操作出錯率較高的業務流程中,應用RPA機器人,能夠最大限度實現企業財務流程的高效運轉,同時降低財務運行成本。
  • 年底將至,加班成常態,基層員工為衝業績忙碌,銀行淨利潤增速有望...
    年底將至,銀行基層員工更加忙碌起來。某國有大行一對公客戶經理笑稱,「就像旅遊淡旺季一樣,上半年很悠閒,工資收入一度讓我萌生辭職想法。但近期迎來了旺季,最近在為各種貸款項目儲備,加班成為常態,已經連續幾個周末沒有休息了。」分析人士認為,基層員工的現狀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銀行當前的經營情況。下半年,銀行淨利潤增速有望迎來修復。
  • 2020年重大技術趨勢之RPA自動化機器人技術
    為了應對如此眾多的取消,一些航空公司轉向了尖端技術: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 簡而言之,航空公司僅用了六天時間就可以建立RPA。這個「自動化機器人」能夠解決航空公司80%的取消要求,或者說每天處理大約4,000個訂單。
  • 一個鐵通員工的自白:我們的效率為何最低
    當 寶成線109隧道塌方後,鐵通員工在30分鐘內趕赴現場,建立起故障指揮通信系統,第一時間讓鐵道部和黨中央聽到事故現場的匯報和事故現場的圖片;當 109隧道有可能爆炸所有人員疏散20公裡後就留下3個人在現場,其中一個就是鐵通員工。這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果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算錢,應該值多 少呢?
  • 初窺量子管理:每個員工都可以成為「李佳琦」
    自17世紀牛頓的機械物理學理論提出之後,很多領域的科學家都在嘗試著把自己的學科領域和物理學相結合,管理學就是其中之一。時代在不斷變化,員工能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和崗位不匹配是企業最大的浪費。華為任正非說過「能上能下」,真金不怕火煉。而不是今天你升到高管了,就可以拿著高薪高枕無憂。基層員工也不會永遠停留在基層。
  • 實現客戶細分戰略,釋放員工能力,「西雀」幫助公司提升工作效率
    客戶和員工是一對神奇有趣的「組合」,以客戶來帶動員工,相信很多公司都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因為這個度是很不好把控。但是作為財稅行業來說,這樣的「體驗」方式卻實必不可少的,因為這其中存在著一系列的溝通和機會,對於雙方來說都會有積極的影響。
  • Gartner發布《2020年中國ICT技術曲線圖》:新冠疫情推動了RPA的...
    近日,國際知名信息調查機構Gartner發布了《2020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圖》,該報告主要對5G、RPA、超融合、雲安全、增強數據和分析等十多項技術進行了調查。Gartner指出,新興技術是支持中國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創新引擎,可以幫助組織的領導者優化業務效率並降低運營支出。
  • 辦公室照明合理設計,快速提升員工舒適度和工作效率
    除了為辦公室提供充足的光照外,未來的照明方案還能提升員工在辦公室的舒適度和工作效率。我們都知道,當光線不足(包括光線太亮或產生眩光)時會導致我們因視覺疲勞、身體疲勞和頭痛,從而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影響工作效率;同樣,當光線非常明亮甚至刺眼時,電視或電腦的屏幕就會顯得灰暗了,這時圖像的對比度和灰度等級下降,圖像變得暗淡而層次不清,如果長期看這種不清楚的畫面,一來效果不佳,二來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 【論文故事】中國抗生素濫用,都是基層醫院的錯?
    基層醫院抗生素濫用為何如此驚人?研究人員認為,中國基層醫療單位的抗菌藥物使用十分頻繁,其中規範用藥的比例在40%以下。為此果殼網採訪了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肖永紅博士。他說:「導致這種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的專業素質需要提高,沒有專業素質,合理用藥就無法保障;另一方面管理部門對基層醫療機構在管理和業務支持方面也存在缺失,導致基層醫療機構條件、待遇、學習機會都比較少。對於上述結果,果殼網也採訪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基層醫療單位的管理人員,他本人同樣是一名執業醫生。對於這樣一個驚人的結果他表示基本符合事實。
  • 人民保險推出《溫度》品牌視頻 講述基層員工責任擔當
    12月31日,中國人民保險(以下簡稱中國人保)發布了年度品牌視頻《溫度》,以中國人保真實員工故事為原型,分別從扶貧、希望工程、疫情防控、科技理賠、重大工程保障等角度,展示人保人在國計民生中彰顯初心使命、詮釋責任擔當,傳遞十九屆五中全會後,「有溫度的人民保險」的新使命新內涵。
  • 新技術!太陽能電池效率將突破30%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和瑞士電子與微技術中心(CSEM)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矽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合技術,並報告了25.2%的效率紀錄- 這是這種太陽能電池組合技術的全新記錄,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雜誌上。
  • 新時期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國龍物流有限公司 陳琳(一)對黨建工作認識不足由於認識上的片面性,企業基層一些領導幹部沒有樹立越是發展經濟,越要加強黨的領導、抓好黨的建設的思想,而是片面地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論斷:一是認為發展經濟才是硬的,黨建工作是軟的,我們一切活動都應圍繞增收創效來進行,只要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市場不斷做大,企業就可以實現持續快速發展
  • 基層員工鬥高層的打怪套路真是百試不爽啊
    今年各行各業都經歷著「凌冽寒冬」。特別是涉及工業方面的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下行壓力。當然,這股下行的壓力是全球想像。能源過剩,產業升級,資本轉向等等原因,都讓企業不得不以收緊人員編制,以減少員工的方式,斷臂求生。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老闆一時的心慈手軟,可能拖垮整個公司,要麼開除50個人,要麼讓整個公司100人都餓肚子。結局只有一個,解聘辛苦招來的員工。
  • 12年老員工:浙大本碩和大專5年經驗,一樣是p6級別,有點意思
    12年老員工:浙大本碩和大專5年經驗,一樣是p6級別,有點意思現如今,學歷是進入職場的門檻,但重要的還是要看個人能力,畢竟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有的人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但是他工作能力很強,能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效率,憑著點我相信公司是會降低入職門檻的
  • 聯想和英特爾研究證實:IT技術會影響員工體驗
    調查還發現,儘管提高工作效率、組織靈活性和客戶滿意度,能將EX的投資回報率提高到原來的5倍是行業內共識,但IT負責人和員工在技術優先級上仍然存在分歧。IT負責人優先考慮IT集成、軟體和服務需求,但員工更關注基本的日常技術體驗,即自己的辦公電腦等使用頻次高的設備。這意味著企業領導者需要與員工就其IT設備購買決策進行更密切的討論,以提高團隊參與度,進而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利潤。
  • 詳解RPA與OCR的工作機制與原理
    IPA是指將RPA與多種主流人工智慧技術如OCR(光學字符識別)、ML(機器學習)、NLP(自然語言處理)等相結合的新型智能自動化。將幫助組織更好的處理那些非結構化數據任務,並且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數據的準確性。在多數組織的智能自動化流程業務中,OCR是應用最多的人工智慧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