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韓國娛樂圈可謂風起雲湧。
年初李勝利夜店事件揭開了韓國娛樂圈的性侵醜聞。
10月份,藝人崔雪莉自殺,網絡暴力和抑鬱症的話題成為榜單熱搜。
11月,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關於女性的生存困境討論從韓國爆發進而波及了整個東亞。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17年韓國出版的一部同名小說。小說的出版曾被稱為17年韓國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當年便引起了讀者們的強烈反響。
男權盛行的社會中,真正的金智英究竟藏在何處
主人公金智英,出生於1982年的首爾市。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家庭主婦,有一個大兩歲的姐姐,和一個小五歲的弟弟。結婚之後的金智英夫妻和睦,女兒健康,收入足夠家庭開支。
生活按照它順理成章的邏輯一點點向前推進,讓人看起來覺得十分美好。
然而在平靜的湖面之下,普普通通的金智英,正經歷著許多令她窒息的性別困境
婆婆面前,她要扮演逆來順受的好兒媳。丈夫面前,她又是無條件支持他的賢妻。面對女兒,金智英必須隱藏起脆弱,做她無堅不摧的母親。
真正的金智英究竟在哪兒呢?
在公交車上被男生尾隨卻被父親訓斥穿的裙子太短;明明工作出色卻因為自己是女生而不能進入精英小組;父親每次給他們三個人帶回來的紅豆麵包不過是因為弟弟更喜歡這個口味;公司的女洗手間被保安偷偷安裝了攝像頭引得人心惶惶。
最可憐的是,小智英的媽媽因為婚姻放棄了當老師的想法,當人們問起來的時候,她也只能無能為力的回答一句: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之下,無數的女人正默默經歷著金智英的一切。她們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自生自滅,儘管偶爾也會難過悲傷,但從沒有人在乎她們的委屈。
男尊女卑的婚姻真的能夠拯救女性嗎。
職場、結婚、生育,三者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成為了女性生活最堅固的枷鎖。
在長輩的催生壓力下,面對一臉輕鬆的丈夫,智英忍不住質問:
「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社會人脈,還有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一直只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
太多的女性希望通過婚姻得到自己最終想要的生活,可有時候,她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卻遠遠多於最後的收穫。甚至於還要承擔著遭遇家庭暴力和婚變的風險。
影片結束時,金智秀跟自己的心理醫生有過一段對話
智英:崔醫生,我覺得這樣活著也不錯,作為別人的媽媽,別人的妻子,偶爾也覺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時候呢,我又覺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麼地方。我總覺得越過這面牆壁應該就能找到出口,可依然還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有時候我會想說,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出口,也會為此憤懣不已。可後來我又明白,其實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別人也應該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過是自己沒能力,才落伍了。
醫生:這不是你的錯。
是的,平凡如金智英的女性們從未對這個世界懷有惡意,她們的悲傷並不在於自己。
金智英的傷感不應被我們過度解讀
作為電影主人公,女性在生活中的種種困境遭遇都被整合進了金智英這一形象當中。
許多讀者讀完了原著小說甚至都開始主張不生育、不結婚,甚至連戀愛都懶得談。
而看過了這部電影的人,更是激起了她們更多的女權主義主張。我們一直尊崇的「賢妻良母」設定也被他們看成了男權主義的產物。
可是,僅靠一個金智英是不能改變現狀的。
社會的進步需要男女的通力合作和更多的女性覺醒,最終達到一種和諧的地步。
畢竟上帝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從沒有過尊卑之分,只不過男女天生的生理構造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社會分工的不同。
生活總要繼續,金智英們也不該被囿於晝夜廚房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