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遼寧省的大連市沿海附近,分布著許多的孤島。在這些島嶼中,唯獨只有一座孤島形成了一個遍地毒蛇密布的&34;,被許多人稱作&34;。
這座&34;位於旅順口區西面的渤海海平面上,距離大陸近7海裡(13公裡)。最初登上這座島嶼的人們,發現島上植物眾多,但動物種類較少。可唯獨毒蛇分布眾多,無論是地上、草叢中、還是樹上,都有毒蛇在此棲息。
根據1932年發表的《旅順海外孤島蝮蛇之報告》中所述。
在這座面積僅僅只有1平方公裡左右的島嶼上,毒蛇的數量有將近50萬條。
這個數量足以使人感到驚奇,但更為奇妙的是,島上的數萬條毒蛇全都屬於同一個種類——黑眉蝮蛇。(也叫做&34;)
這不禁使人感到驚訝,這樣一座小島上究竟發生過什麼,為什麼島上的動物種類稀少,而唯獨只有一種蛇類生存了下來呢?
其實這座島嶼在最早以前是屬於大陸的一部分,後來經過了數次的地殼運動,才從大陸分離了出去,最終才形成了這樣一座擁有獨特地貌特徵和生態環境的小島。而黑眉蝮蛇也在當時隨著小島被一起分離了出去。
由於島上的條件所致,這裡淡水稀少,食物鏈也非常簡單,所以許多動物都無法在此生存下去。而島上種類稀少的小動物根本滿足不了上萬條蛇島蝮的食物需求。
但因為島嶼獨特的地理位置,這裡成為了許多候鳥遷徙時的必經之路。每年的遷徙季節都會有許多的鳥類在這座島嶼上棲息,而這些鳥類就成為了蛇島蝮重要的食物來源。
為了生存,蛇島蝮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會減少活動,靜靜地呆在灌木叢中。這樣的做法幫助它們節省了許多能量消耗,使得它們即使數個月不吃東西也能存活下來。
而到了候鳥遷徙的季節,就是它們大展身手的時候。
蛇島蝮會採用一種&34;的捕獵方式。
它們非常擅於偽裝,瓦灰色的體色能夠幫助它們擬態成樹枝的樣貌,非常難以察覺。蛇島蝮一般都會記下自己第一次在樹枝上捕獲鳥類的地點,然後餘生的大部分時間,它都會專一的在這根樹枝上靜靜守候鳥類送上門來。
有時候一整天或一整個月,甚至一整個季度都無法捕獲到一隻鳥,但它們還是會起早貪黑的耐心等待機會的到來,然後迅速出擊。
因為一條蛇島蝮一年只要捕獲6到8隻的鳥類就足以讓它們好好地生存下去。
守株待鳥
其實原本蛇島上擁有近50萬條的黑眉蝮蛇,但是由於早期人們並沒有對這座島嶼進行保護與管理,在1958年的一場大火中,島上的毒蛇和植物被大量焚燒,最終只存活下了2萬餘條黑眉蝮蛇。
直到1980年,經過國家批准才正式成立了蛇島自然保護區,從此人蛇一島的相處生活開始了。
1989年,蛇島上發生了罕見的大旱,島上數萬條蛇面臨無水可飲的境地。
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為此還特意調來多艘船隻運輸淡水上島,然後再用800多個水盆將水放置到島上的許多區域供蛇飲用。因此,人與蛇之間也建立了和諧共處的關係。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在蛇島上,早起的鳥兒卻會被蛇吃。在自然界中,勝利者沒有勳章,而失敗者則意味著滅亡。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下,蛇島蝮為了生存學會了耐心的等待,學會了捕鳥的絕技。它們依靠自身的堅韌與智慧,一直繁衍生息至今,並擁有了自己的一方淨土。
文|裡昂裡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