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全譯本出版後,我接到很多很多電話,都問能不能找到虞老師,但她人在美國、聯繫不上,更沒想到一兩年時間,她就離開了我們……」26日,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院長袁筱一講起幾十天前在美故世的虞蘇美教授。
虞蘇美教授
「我們1959年相識,做了60年的『閨蜜』,」與虞教授搭檔主編《大學英語》教材的外院教授李慧琴,兩度哽咽失聲,滿面淚流才把話講完,「出版社放出消息後,我們老同事老同學才得知虞蘇美是翻譯者,實在是讓人驚訝……」她發信表示祝賀,卻被終身低調的虞蘇美說了一通:「你怎麼也來這套……」
享年80歲的虞蘇美,退休過了20年,成了第一位將《三國演義》120回全本翻譯成英語的中國人,讓《三國》200年英譯史上有了最完整的中國聲音。但是,對於這部她離世前兩年才出版的大譯著,虞蘇美不希望外教社作任何宣傳。袁筱一說,翻譯學中有譯者「隱身」的理念,而同時,「隱身」也是虞老師這樣外語教授的一種氣質。
譯著:美國短篇小說集
【編書成稿時,不肯給譯者簡介】
中國經典名著《三國演義》至今被譯為十多種語言,但目前英譯全本僅有3部,前兩部分別是1925年英國人譯本和1991年美國漢學家譯本,而第3個版本就是中國老太太虞蘇美的版本。
「我們系裡每人發了一套,像經典教材一樣精讀。」華東師大英語系教授王改娣對虞本《三國演義》做了研究。她表示,事實上,包括眾多節譯本在內,《三國演義》1925年之前在世界範圍內就有約20位譯者,最早在1820年就曾有英國人翻譯其中片段,如《名丞相董卓之死》。全譯本問世後,我國香港也有中國人的節譯本,如《赤壁之戰》等,在第43回到第50回之間。
真正為《三國》帶來世界影響力的還是全譯本,英美譯本甚至被選入百科全書。但畢竟不是國人所譯,王改娣舉例說,比如「麒麟」被譯成「獨角獸」;「鳳凰」被譯成「孔雀」等。到了虞蘇美手裡,她在默默無聞翻譯中做了大量跨文化注釋,比如在英美譯本中看不出魯班典故的「班門弄斧」,虞蘇美就加注表明:魯班是春秋時期大匠人,並告知英文讀者:這是中國成語。
譯著:三國演義
為了完成這項翻譯大工程,虞蘇美利用2年假期,在女兒幫助下將譯稿整理成電子版,形成了《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漢英對照版三卷本。對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副社長謝宇而言,虞蘇美曾是她研究生論文答辯的外校專家,「入社後,我讀書期間很多仰慕的專家,從『讀他們的書』變成『出他們的書』。」謝宇與虞蘇美等一起合作《大學英語》2003年修訂、2010年修訂版本,然而「虞老師對社裡為《三國演義》雙語全譯本所作的宣傳不太高興。」
「虞老師在我們編輯出版時甚至不肯給出譯者的簡介和簡歷,」此書責編楊瑩雪透露,即使成書之後,當她想給人在美國的虞老師快遞新書時,虞蘇美也不願給到郵址,竟說「寄到美國很貴,就寄到我上海親戚家裡吧」。
譯著:三國演義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三國演義》的卷尾,有詩云:「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她流暢、直白、準確地譯為:All down the ages rings the note of change, For fate so rules it—none escapes its sway. The kingdoms three have vanished as a dream, Pondering o』ver this we can only grieve.
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
【用上海話說,她就是「不響的」】
「學生時代她是老師,後來又成為同事,還做過鄰居,」華東師大外語學院英語系前主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前院長曲衛國,對虞蘇美甚為了解。在他看來,論才學,虞蘇美可以說是「華東師大的陸谷孫」。譬如其退休後主編的《大學英語·聽說教程》,依然入選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但是,用上海人的話講,她是「不響的」,圈子外知道她的人太少。
大學英語聽力
圖片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
在做學生時,堪稱學霸的曲衛國至今記得,曾被講授「文體學」的虞老師打過一個A-,在眾多A檔成績中顯得很不尋常。自己讀研時,虞蘇美在校內已大名鼎鼎,給77屆學子上了一課,與他人高談闊論的風格不同,她清瘦儒雅、平淡低調,一上來只是背了一首英語詩歌,卻如清唱一般讓全場鴉雀無聲。即使曲衛國留校當老師後,被虞老師指正錯誤時,她也是如此委婉含蓄。
熊家韞夫婦和虞蘇美等
與虞蘇美同班同學同寢室,華東師大大學英語教學部前主任吳稚倩,特別讀了兩人共同的精讀老師——熊家韞從美國發來的一段微信:她每次考試都是滿分,在班上不聲不響,很謙虛……熊家韞記得3次與虞蘇美在美相見:第一次,虞蘇美丈夫早逝,一人好不容易把女兒拉扯大,為陪讀女兒寄居紐約,「她要花一個小時才能煮出一碗青菜肉絲麵」;第二次,虞蘇美來美,已開始幫女兒帶孫輩了;第三次則是10年前,她參加了熊老師80歲生日聚會。而「第四次」,她沒能再來熊老師90歲生日聚會,熊老師今年10月份去信一直沒得回信,事實上她此時已在住院……「我最心愛的學生和好友,安息吧!」
右一虞蘇美,中間熊家韞,左一崔樹芝
作為老搭檔,李慧琴教授眼中的虞蘇美是淑女也是才女,畢業於市三女中,高考英語全年級第一;大學裡別人複習課本,她就一直讀文學書,中文外文都讀,唐詩宋詞脫口而出;一起編《大學英語》聽說教材,修改中有時滿頁紅字,原稿字跡屈指可數,只保留了幾個字。「心服口服,用上海話講:『很服帖』。」李慧琴坦陳,自己見她有點小怕,其實敬畏於她的才識學問,晚年還從「蘇美」改稱她為「虞老師」。平日裡,虞蘇美愛養花種草,一年四季不斷,還會拉手風琴、鋼琴,集郵、集畫又拼圖,成了同齡教授的「女神」。
譯著:達洛衛夫人
【新聞連結·小傳】
虞蘇美先生(1940-2019)是華東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教授。1940年生,浙江鎮海人。196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並留校任教。1978-1980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進修,獲教育碩士學位。1987年赴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訪學。1990年獲評教授職稱。1992年獲得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和上海市巾幗建功獎。2000年退休。
虞蘇美將其畢生精力奉獻給了英語教學與研究事業,不僅教學工作精益求精,水平卓越,深受學生推崇與愛戴,在教學研究中更是兢兢業業,治學嚴謹,成果豐碩。曾發表「英語歧義現象初探」等論文,譯有《寫英文信》,合譯有《達洛衛夫人》,合編有《美國二十世紀小說選》(上、下冊)、《英語語體學和文體學論文選》、《綜合英語教程》等,主編《大學英語聽力》(1-6冊)。她編寫出版的多種大學英語和英語專業教材,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
退休後,虞蘇美先生依然潛心教研,筆耕不輟,2015-2017年間傾盡全力精心打造的《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漢英對照版,是第一部由中國人翻譯的120回《三國演義》全本,其匠心獨具、高屋建瓴的筆勢將這部「跨時代、跨民族、跨國度」的鴻篇巨著生動地重現給了廣大讀者,為促進漢譯外事業和中國文化大踏步「走出去」的發展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