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會隱身」的老太太,《三國演義》200年英譯史上才有了最...

2021-01-09 上觀

「《三國演義》全譯本出版後,我接到很多很多電話,都問能不能找到虞老師,但她人在美國、聯繫不上,更沒想到一兩年時間,她就離開了我們……」26日,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院長袁筱一講起幾十天前在美故世的虞蘇美教授。


虞蘇美教授

「我們1959年相識,做了60年的『閨蜜』,」與虞教授搭檔主編《大學英語》教材的外院教授李慧琴,兩度哽咽失聲,滿面淚流才把話講完,「出版社放出消息後,我們老同事老同學才得知虞蘇美是翻譯者,實在是讓人驚訝……」她發信表示祝賀,卻被終身低調的虞蘇美說了一通:「你怎麼也來這套……」

享年80歲的虞蘇美,退休過了20年,成了第一位將《三國演義》120回全本翻譯成英語的中國人,讓《三國》200年英譯史上有了最完整的中國聲音。但是,對於這部她離世前兩年才出版的大譯著,虞蘇美不希望外教社作任何宣傳。袁筱一說,翻譯學中有譯者「隱身」的理念,而同時,「隱身」也是虞老師這樣外語教授的一種氣質。


譯著:美國短篇小說集

【編書成稿時,不肯給譯者簡介】

中國經典名著《三國演義》至今被譯為十多種語言,但目前英譯全本僅有3部,前兩部分別是1925年英國人譯本和1991年美國漢學家譯本,而第3個版本就是中國老太太虞蘇美的版本。

「我們系裡每人發了一套,像經典教材一樣精讀。」華東師大英語系教授王改娣對虞本《三國演義》做了研究。她表示,事實上,包括眾多節譯本在內,《三國演義》1925年之前在世界範圍內就有約20位譯者,最早在1820年就曾有英國人翻譯其中片段,如《名丞相董卓之死》。全譯本問世後,我國香港也有中國人的節譯本,如《赤壁之戰》等,在第43回到第50回之間。

真正為《三國》帶來世界影響力的還是全譯本,英美譯本甚至被選入百科全書。但畢竟不是國人所譯,王改娣舉例說,比如「麒麟」被譯成「獨角獸」;「鳳凰」被譯成「孔雀」等。到了虞蘇美手裡,她在默默無聞翻譯中做了大量跨文化注釋,比如在英美譯本中看不出魯班典故的「班門弄斧」,虞蘇美就加注表明:魯班是春秋時期大匠人,並告知英文讀者:這是中國成語。


譯著:三國演義

為了完成這項翻譯大工程,虞蘇美利用2年假期,在女兒幫助下將譯稿整理成電子版,形成了《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漢英對照版三卷本。對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副社長謝宇而言,虞蘇美曾是她研究生論文答辯的外校專家,「入社後,我讀書期間很多仰慕的專家,從『讀他們的書』變成『出他們的書』。」謝宇與虞蘇美等一起合作《大學英語》2003年修訂、2010年修訂版本,然而「虞老師對社裡為《三國演義》雙語全譯本所作的宣傳不太高興。」

「虞老師在我們編輯出版時甚至不肯給出譯者的簡介和簡歷,」此書責編楊瑩雪透露,即使成書之後,當她想給人在美國的虞老師快遞新書時,虞蘇美也不願給到郵址,竟說「寄到美國很貴,就寄到我上海親戚家裡吧」。


譯著:三國演義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三國演義》的卷尾,有詩云:「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她流暢、直白、準確地譯為:All down the ages rings the note of change, For fate so rules it—none escapes its sway. The kingdoms three have vanished as a dream, Pondering o』ver this we can only grieve.


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

【用上海話說,她就是「不響的」】

「學生時代她是老師,後來又成為同事,還做過鄰居,」華東師大外語學院英語系前主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前院長曲衛國,對虞蘇美甚為了解。在他看來,論才學,虞蘇美可以說是「華東師大的陸谷孫」。譬如其退休後主編的《大學英語·聽說教程》,依然入選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但是,用上海人的話講,她是「不響的」,圈子外知道她的人太少。


大學英語聽力
圖片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

在做學生時,堪稱學霸的曲衛國至今記得,曾被講授「文體學」的虞老師打過一個A-,在眾多A檔成績中顯得很不尋常。自己讀研時,虞蘇美在校內已大名鼎鼎,給77屆學子上了一課,與他人高談闊論的風格不同,她清瘦儒雅、平淡低調,一上來只是背了一首英語詩歌,卻如清唱一般讓全場鴉雀無聲。即使曲衛國留校當老師後,被虞老師指正錯誤時,她也是如此委婉含蓄。


熊家韞夫婦和虞蘇美等

與虞蘇美同班同學同寢室,華東師大大學英語教學部前主任吳稚倩,特別讀了兩人共同的精讀老師——熊家韞從美國發來的一段微信:她每次考試都是滿分,在班上不聲不響,很謙虛……熊家韞記得3次與虞蘇美在美相見:第一次,虞蘇美丈夫早逝,一人好不容易把女兒拉扯大,為陪讀女兒寄居紐約,「她要花一個小時才能煮出一碗青菜肉絲麵」;第二次,虞蘇美來美,已開始幫女兒帶孫輩了;第三次則是10年前,她參加了熊老師80歲生日聚會。而「第四次」,她沒能再來熊老師90歲生日聚會,熊老師今年10月份去信一直沒得回信,事實上她此時已在住院……「我最心愛的學生和好友,安息吧!」


右一虞蘇美,中間熊家韞,左一崔樹芝

作為老搭檔,李慧琴教授眼中的虞蘇美是淑女也是才女,畢業於市三女中,高考英語全年級第一;大學裡別人複習課本,她就一直讀文學書,中文外文都讀,唐詩宋詞脫口而出;一起編《大學英語》聽說教材,修改中有時滿頁紅字,原稿字跡屈指可數,只保留了幾個字。「心服口服,用上海話講:『很服帖』。」李慧琴坦陳,自己見她有點小怕,其實敬畏於她的才識學問,晚年還從「蘇美」改稱她為「虞老師」。平日裡,虞蘇美愛養花種草,一年四季不斷,還會拉手風琴、鋼琴,集郵、集畫又拼圖,成了同齡教授的「女神」。


譯著:達洛衛夫人


【新聞連結·小傳】

虞蘇美先生(1940-2019)是華東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教授。1940年生,浙江鎮海人。196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並留校任教。1978-1980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進修,獲教育碩士學位。1987年赴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訪學。1990年獲評教授職稱。1992年獲得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和上海市巾幗建功獎。2000年退休。

虞蘇美將其畢生精力奉獻給了英語教學與研究事業,不僅教學工作精益求精,水平卓越,深受學生推崇與愛戴,在教學研究中更是兢兢業業,治學嚴謹,成果豐碩。曾發表「英語歧義現象初探」等論文,譯有《寫英文信》,合譯有《達洛衛夫人》,合編有《美國二十世紀小說選》(上、下冊)、《英語語體學和文體學論文選》、《綜合英語教程》等,主編《大學英語聽力》(1-6冊)。她編寫出版的多種大學英語和英語專業教材,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

退休後,虞蘇美先生依然潛心教研,筆耕不輟,2015-2017年間傾盡全力精心打造的《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漢英對照版,是第一部由中國人翻譯的120回《三國演義》全本,其匠心獨具、高屋建瓴的筆勢將這部「跨時代、跨民族、跨國度」的鴻篇巨著生動地重現給了廣大讀者,為促進漢譯外事業和中國文化大踏步「走出去」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相關焦點

  • 她是央視《三國演義》插曲詞作者,谷建芬黃金搭檔,今92歲獨居
    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特別是對片尾歌《歷史的天空》,受到了各方人士稱讚。稱歌詞有歷史概括性,語言上文白相融,詞句形式變化有致,情調蒼涼悲壯,盪氣迴腸。要知道,創作片尾歌《歷史的天空》,王健花了大功夫。
  • 這個眼睛炯炯有神的老太太
    自己低下頭,從邊上開始解褲子,卡坦繼續說道「巴扎不會讓巴蛇繼承他的軍隊的,至於是為什麼你就別管了,這麼多年,為什麼巴蛇身邊沒有什麼能說話的人,那是因為只要有了,最後結果大多都不好,你要是他邊上一個普通的平庸之輩還好,你越和巴蛇走的近,越受他重用的話,那你越危險,知道麼?
  • 三國演義中赤兔馬的年齡究竟有多大?
    關於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超越了書中所有的名馬,而且到後期成為了一個代名詞,超越了三國這個歷史框架,作者應該太喜歡這匹馬了,都忘記馬壽命這個限制了。古代的評馬專著《相馬經》記載,相馬的第一步就是看馬的頭部,因為頭部是馬的品種、品質、體能、齒口最明顯的外部表現。而古人依據馬的頭部形狀,形象地將馬分為直頭、兔頭、凹頭、楔頭、半兔頭等幾種。從現代馬的體質來看,兔頭的馬,大多都是重型馬,其特點是身體強壯,力量大,也是馬中最為高大的品種,多被用為戰馬來使用。
  • 民間故事:貓臉老太太
    1995年哈爾濱貓臉老太太事件傳得沸沸揚揚,甚至還引起當地人們的恐慌。相傳有個老太太在買菜的路上,突發疾病去世,這時恰好一隻野貓因為飢餓,就跑到老太太身邊菜籃子裡,吃老太太剛買回來的魚。很多人家鄉都有這樣的說法,就是動物不能靠近過世的人,特別是貓。因此老太太「活」過來了。
  • 三國演義中,火熄上方谷難道是因為氣流上升?還有最重要的原因
    三國演義中,火熄上方谷難道是因為氣流上升?還有最重要的原因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由於前五次種種原因都沒能成功,最後一次的主要對手就是司馬懿,但是司馬懿的智謀也只是稍遜諸葛亮,兩個人多次交手互有勝負,但是諸葛亮始終都沒有徹底打敗司馬懿,諸葛亮後來布置了精心的騙局,終於把司馬懿誘入到了谷中,雖然自己身邊的兵力很少,但是仗著地勢優勢,只要用火攻就能燒死魏軍,但是眼看大火就要燒起來的時候,天下大雨使得司馬懿死裡逃生
  • 《貓臉老太太》口碑逆襲 有驚嚇有驚喜會感動(3/7)
    恐怖氛圍濃烈 嚇跑午夜包場影迷 背靠恐怖IP,改編自1924年哈爾濱「貓臉老太太」靈異民間傳說的同名恐怖電影,自電影《貓臉老太太》宣傳發聲起,便引起哈爾濱人和恐怖片迷的關注,期待童年陰影被搬上大銀幕的觀影體驗。
  • DOTA:隱身就能無視任何碰撞體積?有幾種隱身還是會被卡位的!
    DOTA是一款碰撞體積非常明顯的遊戲MOBA,在很多友商的MOBA遊戲中,碰撞體積也會有,但是沒有那麼明顯,很多時候單位都可以擦邊而過,而DOTA的碰撞體積就非常的顯著,卡位經常會出現,這個碰撞體積也就源於DOTA1的引擎war3中,那麼DOTA也對碰撞體積這個問題,做出過不少技能設計,比如幽鬼的飛刀
  • 科學家驗證了「隱身」的可行性,如果有件隱身鬥篷你最想做什麼?
    當然,隱身也一直都是科幻電影的常設主題,在科幻電影《透明人》中,就有一群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可以改變身體折射率的化學藥劑,最後帶頭的科學家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發現真的可以讓自己隱形,然後他就開始為所欲為,對心儀已久的女助手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當時還年少的我看到這個場景真的是印象深刻。
  • 酷炫丨隱身衣問世!這才是最牛黑科技!
    一不小心會變得很有姿勢哦想當年看哈利·波特,相信很多老鐵們都想擁有一件神器,隱身鬥篷!不過只能遺憾這是電視劇裡的玩意兒,然而。。。然而並不僅僅如此,這家公司的研發團隊表示,這種隱身衣還能躲過紅外勘測,以及熱成像技術的追蹤。
  • 貓碰到屍體會詐屍?震驚東北的貓臉老太太事件,原來是這麼回事
    與此相關的有一個著名事件,哈爾濱貓臉老太太事件。 可是有一天,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老太太和自己的兒媳婦打了一架,晚上老太太就自己上吊了。兒子和媳婦本就不是很孝順,更別說風光大辦後事了,更何況家裡條件也不是很富裕。於是夫妻二人就想把遺體在家放一晚上,第二天就下葬。
  • 三國演義:趙雲的話讓劉備明白,最寵的趙子龍從來不是忠誠於他
    》的故事中,「吾乃常山趙子龍」;這句話是趙雲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趙雲也是三國時期最為亮眼的一個將領,他跟隨劉備幾十年,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也一直把趙雲當作關羽、張飛之後的第三個拜把子兄弟,雖然趙雲並沒有和劉備拜把子;但這一定都不影響劉備對趙雲的信任。
  • 世界上有「隱身衣」嗎
    >隱身衣,這個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衣服,令人充滿幻想。很多人都曾夢想自己能擁有隱身的能力,而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超隱形生物科技」稱,「已將這個夢想實現」。該公司稱,已經研發出了「量子隱形偽裝面料」。這種神奇的」隱形面料「可以使周圍光線彎曲,從視覺上隱藏該面料穿著的人,達到隱身效果! 此項研發得到美國軍方大力贊助,而軍方則是希望未來使用該材料打造新型部隊,「隱身士兵」部隊。
  • 老太太不允許陳盛結婚菊香,因為她又聾又啞?不,另一個乾坤
    菊香做的蛋糕和繡花鞋都比美玉好,這位陳的老太太知道更喜歡菊香,陳盛在為陳盛選擇兒媳時,陳盛比美玉多鍾情。老太太做這個決定不僅是因為菊香又聾又啞,而且因為她還有其他考慮一家之主。門當戶對傳統的娘娘腔風格與門當戶對非常相配,強者聯手後會強化家族勢力。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上方谷,究竟為何會功敗垂成
    《三國演義》。司馬懿到這個時候,和他的兩個兒子抱頭痛哭等死。可就在這個時候,天降大雨,澆滅了上方谷大火。司馬懿趁機率領軍隊,在外面魏軍的接應下,衝出了上方谷,逃回了大營。諸葛亮在附近的山頭上看到這一幕,也只得感嘆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諸葛亮的火燒上方谷的計謀布置得十分周密,可為何功敗垂成呢?是否在用兵上有一些缺陷,使得司馬懿能夠逃出生天呢?
  • 世界上最小像素能幫人類隱身嗎?
    原標題:世界上最小像素能幫人類隱身嗎?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發表論文說,他們開發出迄今最小的像素,它的尺度以納米計算,只有目前智慧型手機像素的百萬分之一大小。這種納米像素可有許多用途,比如用於製造柔性顯示屏,比如人們一直希望能有覆蓋於大型物體上,能像章魚皮膚一樣變色和融入自然背景的屏幕。
  • 太陽系的「偽裝者」,潛伏200年才被發現,科學家:或許有生命
    隨著現在地球環境逐漸從破壞科學家呢,最希望能夠在無盡的太空當中尋找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對於地球周圍的幾顆星星,我們一直在進行著有效的探索。像是離我們比較近的火星,也是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雖然我們還沒有太空人能夠真正進入到火星上面進行有效的探索,但是已經有不少科學探測器降落在火星的表面,進行收集各種有效的數據。就算確定了火星能夠適合我們生存的話。
  • 中國到底有沒有辦法對付美國F22隱身戰鬥機?
    從毛子解體到2010年,美帝舒舒服服做了20年世界霸主。直到2011年,歐巴馬在APEC峰會上高調提出重返亞洲,2012年正式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算是美帝注意到中國這個異數的明確信號。  美帝這一轉身,大家猜猜,誰是這個星球上最害怕的?  當然是那誰了,其害怕的具體表現形式為:怕航母、怕隱身飛機。
  • 你還記得這部《貓臉老太太》嗎?
    這個電影的故事是這樣的,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鎮子上有個老太太養了4個兒女,分別叫春夏秋冬,後來老太太就癱瘓坐輪椅了。然後…偶然的就被凍死了,然後就鬧鬼了。完了屏幕一黑啊,我看正片才開始,所以我明白了,其實老太太就是想跟你玩兒會藏貓兒,人家老太太好歹是個傳說,人家在傳說裡那是吃人滴,老厲害,老強勢了,我怎麼感覺到你電影裡,給人家整成紅孫子藏貓兒那留守老人了呢?好了,接著說正片啊。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在養盛明蘭之前,還養過一個「白眼狼」
    林噙霜理論結合實際,形成了她堅實的擇偶觀:做大做小都沒關係,關鍵是老公一定要人品出眾,重情義有才幹。如果嫁個老公吃糠咽菜,我在盛府的這幾年不是白混了麼。不得不說,林噙霜選老公的眼光還是極準的。長期在盛府呆著,她早就看出盛紘就是他的理想夫婿。年輕有為,仕途大好,這是明面兒上大家都看得見的。
  • 是什麼,讓早年流傳於東北的「貓臉老太太」,再次被人們提起來?
    《貓臉老太太》是改編自在東北流傳甚廣的1924年「貓臉老太太」傳說,這個傳說90年代演變成「哈爾濱貓人事件」,在當地人盡皆知,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貓臉老太太》當時上映的時候,有網友稱「童年的陰影要被喚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