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塊為新增版塊,會給大家普及一些關於單車和騎行的知識。希望能夠通過我們平臺的科普幫助每一位喜愛單車、喜愛騎行的發燒友。你們對永久的信任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之前我們講過兩期,今天為大家帶來運動自行車的分類
由於自行車運動的日益普及,運動自行車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除了人們常見的山地車、公路車之外,先後又出現了小輪車、攀爬車等,簡單介紹一下。(今天介紹山地自行車)
山地自行車
適合山林、沙地、碎石路、草地等公路以外的路面騎行,車胎寬厚,車身結實而較重,車把以燕把和直把為主,配置減震器,輪徑多為26英寸和29英寸。
根據結構的差異,山地自行車分為兩種。
硬尾山地車
沒有後減震功能,但一般都配有減震前叉,是山地車中的主流車型。
全避震山地車
又稱軟尾山地車,配有後輪避震器,可以適應更加惡劣的地形。
根據騎行方式的差異,山地車又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越野山地車
主要適用於非公路地面騎行,地形不是非常複雜,因此一般以輕便實用為特點,多為硬尾山地車,前避震行程在80~120mm,是最為常見的山地車。
全山地自行車
適合山道騎行,下坡相對較多,因而自行車要求堅固,以軟尾山地車為主,前避震行程通常為140~160mm。
自由騎行山地車
善於穿越起伏不平的自然地形,對減震系統要求高,操控性能好,但也更重,整車重量往往在14~20kg之間,前避震行程通常為180mm。
速降山地車
採用全避震系統,前叉位置高,抗震性能超強,屬於純粹為下坡而設計的車型,整車相當「沉重」,超過20kg,前避震行程通常為200mm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