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首次大改!

2020-10-07 潁上發布

施行30餘年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

新修訂的《名錄》有哪些亮點,對更好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有怎樣的意義?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擬新增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

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

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近幾年,宜昌市民多次在江邊看到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名錄》修訂過程中,這些呼籲得到回應。

新修訂的《名錄》變化很大,受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範圍大大增加,擬新增青頭潛鴨、黃胸鵐等300多個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保護等級擬升為一級,藏羚、藏野驢等物種擬降為二級。

列入《名錄》意味著保護項目和保護經費增加

將有力促進種群和棲息地逐漸恢復

《名錄》一下子新增這麼多物種,是不是這些物種生存狀況都堪憂?

「其實並不一定。」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張偉認為,一方面,在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物種保護能力越來越強,有能力把更多的物种放進重點保護範圍。另一方面,隨著分類學發展,許多物種的中文名和學名已不同於名錄發布之初,《名錄》調整考慮了這一重要變化,客觀上導致納入保護範圍的物種增多,這也體現了我們對動物的認識更科學了。

納入重點保護範圍,對一個物種來說意味頗多。時坤介紹,是否列入《名錄》,直接影響物種的研究投入、保護政策、司法執法等,包括物種保護項目的設置與投入、自然保護區建立或升級、國家公園規劃、重要棲息地劃定、打擊盜獵和非法貿易、相關案件的認定和判罰等。「一些已經列入《名錄》的動物,如大熊貓、藏羚、朱䴉等,隨著保護項目的開展和保護經費投入的增加,其種群和棲息地逐漸恢復,這些物種受威脅狀況顯著降低。」

來源:阜陽發布

編輯:沈雲鵬

責任編輯:徐慶

主辦單位:中共潁上縣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上證指數30年首次大改,引進科創板、剔除ST!
    股助手說 上證指數真的要改啦,而且,科創板也有了第一個指數!具體怎麼改? 上證綜指30年迎首次調整 6月19日,上交所出臺《關於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的公告》,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自7月22日起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案。
  • 30餘年來首次大改!它要「升級」啦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分享一條關於小動物的好消息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
  • 環保|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0年來首次大改,長江江豚擬升為一...
    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
  • 環境好轉印度人30年來首次看到喜馬拉雅山
    印度旁遮普省的居民近30年來首次在四月初可以看到距離他們201公裡處的喜馬拉雅山脈。當地居民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從窗戶看到的景象,照片上清楚地可以看到覆蓋著白雪的壯觀的山頂。
  • 2020人類發展指數將碳排放納入考核 為30年來首次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30年來首次 2020人類發展指數將碳排放納入考核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據印度Zee新聞網站12月17日報導,人類發展指數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教育和生活標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新一期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在該指數推出30周年之際,首次納入二氧化碳排放和材料足跡兩大全新衡量指標,呼籲所有國家重新設計發展道路,將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納入考量,並應對阻礙變化的權利和機遇不平等。
  • 重慶動物園30年來首次自然哺育華南虎幼崽(圖)
    重慶動物園30年來首次自然哺育華南虎幼崽(圖) 2015-02-15 16:58:16責任編輯:   中新網重慶2月15日電 (記者 韓璐)重慶動物園15日發布消息稱,該園8歲華南虎「復復」日前產下2隻華南虎幼崽並自然哺育,成為重慶動物園30
  • 二十年來首次發現大哺乳動物:卡波馬尼貘
    這肯定是本世紀迄今為止最「大」的動物學發現了——畢竟它的大小在美洲原生動物裡也是排在前列的。這是二十年來首次新發現大型哺乳動物——上一次是在1992年在越南和柬埔寨發現的中南大羚;同時也是百年來首個新發現的奇蹄動物。
  • 採取封閉措施後 印度人30年來首次見喜馬拉雅山
    據旁遮普邦當地居民說,這是30年來首次看到喜馬拉雅山,他們紛紛將從屋頂上拍到的雪山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印度一位村名說,白天不僅可以看到白雪覆蓋的山脈,晚上居然還可以看到星星!據悉,印度人口約14億,去年被評為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國家,它以其骯髒的空氣環境而臭名昭著。由於新冠病毒爆發,印度自3月24日開始實施為期21天的封閉式管理。
  • 30年來首次 2020人類發展指數將碳排放納入考核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新一期人類發展指數報告,在該指數推出30周年之際,首次納入二氧化碳排放和材料足跡兩大全新衡量指標,呼籲所有國家重新設計發展道路,將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納入考量,並應對阻礙變化的權利和機遇不平等。
  • 每斤進口僅1元,中國近30年來首次進口印度大米!越南優勢不再?
    但據英媒最新消息,日前中國已開始進口印度大米,為至少30年來首次。那麼,原因是什麼?據英媒12月2日報導,印度大米行業官員表示,印度貿易商已與中方籤訂合同,將從今年12月至2021年2月出口10萬噸碎米,每噸價格約300美元(約合1968元人民幣)。換算下來,印度每斤大米的進口成本接近1元左右,價格可以說是印度大米的重要競爭優勢。
  • 印度封城後,部分民眾30年來首次看到喜馬拉雅山
    他們紛紛在社交網絡上發圖,說這是30年來首次能從家裡看到喜馬拉雅山脈,「從沒想過這種事發生的可能」。據悉,印度85個城市在「封鎖」的第一周空氣汙染程度就減輕了不少,目前隨著印度細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該國空氣品質指數已提升33%。
  • 「煤改氣」被叫停?晉冀豫陝七成陶瓷企業已完成「煤改氣」
    近日,一則消息在鋪天蓋地地推行「煤改氣」的陶瓷行業中備受關注。10月11日,中國最高規格能源協調機構——國家能源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隨著能源結構持續改進,2018年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首次低於60%,創歷史新低。
  • 細數央視《天氣預報》30年標誌性大動作(組圖)
    在城市預報部分,地圖會採用沙盤的設計來進行立體的演繹,並通過視角的變幻來使城市預報信息更為突出,而且還將增加導航欄,以提示大家目前屏幕上城市所在的區域。同時,還會增加一些地級市的預報。《天氣預報》30年來,經歷過許多次標誌性大動作改動。
  • 30年來首次,全方位解讀中國企業高管領導力
    本文將以本次研究的重要結果為基礎,分析、展現近30年中國經濟環境以及行業變化對中國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情境領導力特質所產生的影響。  領導力的自然人格變遷  自然人格是個體的社會人格。綜合遺傳學和心理學,一般認為人格是先天後天共同作用的產物。
  • 課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與學校課改「坐標」?快來...
    上海就是這樣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自2009年上海學生首次參加PISA測試並且成績排名「全球第一」,到2016年上海教師參加「教師教學國際調查(TALIS)項目」在多個指標上取得「世界之最」,這樣的教育奇蹟引發世界各國紛紛探討「上海第一」的秘密。秘密在哪裡?就在改革。
  • 疫情封城,印度人30年來首次看見了200公裡外高清的喜馬拉雅山……
    據悉,這是他們30年來的第一次能在200公裡外看到喜馬拉雅山脈。旁遮普邦家朗達爾(Jalandhar)是距離喜馬拉雅山脈大約200公裡外的一個印度地區,由於長期的空氣汙染,人們根本無法看到遠方的風景,只能看到厚厚的霧霾。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 大數據揭秘「缺席」原因
    7月29日,據中國氣象局官網消息,今年7月份我國將不會迎來颱風,這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據悉,從常年來看,7月份屬於我國颱風的活躍期,平均生成颱風4.1個。這也意味著今年7月我國不會再迎來颱風,這也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這種情況。在全年都有颱風活動的西北太平洋上,颱風的活動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徵,其中以8月發生頻率最高,9月次之,7月位居第三。根據1949年至2019年颱風數據統計,7月份生成的颱風個數在全年佔比15.2%。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原因為何?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原因為何?7月29日,據中國氣象局官網消息,今年7月份我國將不會迎來颱風,這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從常年來看,7月份屬於我國颱風的活躍期,平均生成颱風4.1個。截至目前,今年只有5月的「黃蜂」和6月的「鸚鵡」兩個颱風生成,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這意味著今年7月我國不會再迎來颱風,而這也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這種情況。
  • 150年來首次!
    150年來首次!川普此舉將打破美國歷史傳統,使他成為150年來首位不出席繼任總統就職典禮的現任總統。川普及其鐵粉的後路也被斷了由於各大傳統社交網絡平臺對川普的發言做出各種限制,自去年11月開始,不少川普支持者轉而選用自稱「不設限」的社交平臺Parler。
  • 30年來首次拍到瀕危鼠鹿:世上最小有蹄類哺乳動物 腳尖走路性格害羞
    30年來首次拍到瀕危鼠鹿:世上最小有蹄類哺乳動物 腳尖走路性格害羞  Emma Chou • 2019-12-03 11:17:58 來源:前瞻網 E2389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