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川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圓滿閉幕

2020-11-25 騰訊網

2020年11月15日下午,四川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在西南科技大學正式落下帷幕,賽事技術仲裁、國賽工作組成員胡慶夕,國賽特派巡視員、國賽工作組成員李喆等嘉賓出席了總結大會。大會由賽事裁判長、西南科技大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尹顯明主持。

首先,尹顯明老師代表承辦方西南科技大學對所有參加此次賽事的各校師生,裁判專家及賽事工作人員表達誠摯的感謝。胡慶夕老師表示,四川省是2020年第一個開展工訓賽國賽選拔的省份,比賽亮點頻現,值得其他賽區借鑑與學習,特別是競賽視頻環節,希望所有同學都能積極拍攝上傳視頻,助力本省同學獲得更優異的成績。李喆老師作為國賽特派巡視員對此次賽事的所有工作人員的認真而辛勤的工作表示感謝,對賽事的圓滿成功表示祝賀!

今天是省賽的第二天,龍爭虎鬥,戰況升級,在比賽期間無數個或是讓人歡欣鼓舞或是遺憾落淚的瞬間觸動著每個人的心,讓我們伴隨著小記者的視角,去看看他們的故事。

可愛的TA們

作者:李光會 /攝影:趙廣源

比賽場上的氣氛是凝重的,每一支即將驅動熱能小車的參賽隊伍都在認真地測量、調試、比對……他們必須保證小車在行駛時有一個正確的方向與線路,一旦計算,測量不夠精準,小車即有可能撞到樁柱而被迫停下。

賽事激烈地進行著,這些殺進省決賽的隊伍使出渾身解數,向著國賽進擊。突然,一抹亮眼的「粉」抓住了周圍人的眼球。一支全是男孩子的隊伍,竟然製作了一輛幾乎全粉色的熱能小車。這輛小車的「顏值」引得周圍同學駐足觀賞,或許,很多理工宅男都是這樣,又直又悶的外表下藏著一顆粉粉的「少女心」。

還有一支全是女生的隊伍,也把這種樂觀的精神帶到了比賽中。在小車因動力不足無法發車時,她們不是急躁,也不是憤怒,而是把雙手放在腦袋兩邊,像施魔法一樣邊笑邊念叨著:「用意念發車,用意念發車。」

可可愛愛的ta們,用積極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去迎接比賽。也許,在這次比賽中,不是每一支隊伍都能獲得理想的成績,但每一支隊伍都能將自己的特色與特有的精神展現出來,講述那些比賽背後的故事。

雖有遺憾,不曾彷徨

作者:宋奧博 /攝影:趙廣源

經過激烈的角逐,進入第二輪的團隊迎來的是更加殘酷的比賽。既然是比賽,總會有輸贏。來自樂山師範學院的三名女同學所組成的「海底大縱隊」最終未能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第一次比賽時小車前進路線與既定路線偏離,成績不理想。在接下來兩分鐘的調試中她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卻忽視了檢查車況,導致第二次比賽時小車未能成功發車。即使是面對這樣不盡人意的結果,她們仍然選擇相互鼓勵。

三位女生齊心協力參加比賽,「誓與鬚眉一較高下」。她們從初選中脫穎而出,又順利通過了第一輪比賽,卻在第二輪比賽時因未處理好突發情況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即使她們內心充滿著遺憾與不甘,但也依舊保持著微笑。雖未能如願以償,但對於青春這樣一段奮力拼搏的旋律而言;遺憾,也未嘗不是一段美妙的插曲。

妙手引得佳績出

作者:毛莉 /攝影:趙廣源 劉佳福

「連續一周不停的調試、三次晶片的更換、不停重寫的代碼,在重重的壓力之下,我們不止一次的想過放棄,但是我們堅持到了現在。」來自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的周於博這樣說到。作為四川省決賽的第一支出場隊伍,他們克服了比賽前後出現的種種困難,以近乎完美的的姿態穩穩地落在了賽道的終點,為比賽開了一個令人喝彩的好頭。

氣壓影響、動力平衡、物塊質量、時間限制等,這些全部都是周於博所帶領的隊伍在無人機比賽中遇到的痛點。在初賽的經驗之上,他們的隊伍結合場地情況,以棄卒保車的戰術主攻避障方面。最終,他們贏了。在封閉的賽道之中,無人機遊刃有餘輕鬆遊走,即使夾取重物也敏捷不減。

他們大膽、沉著的選擇給自己隊伍的作品帶來了新的突破,更為自己贏得了喝彩與歡呼。少年們,如若有幸進入國賽,請一定要繼續加油啊!

心無旁騖,篤定前行

作者:石謹言 /攝影:高潔 李川

熱能驅動車的續航能力、賽道長短、路線難度等,都會影響作品的比賽成績。自己的小車已經連續撞倒了三次柱子了,如果再有一次柱子倒在小車面前,那麼比賽成績會被大大影響。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18級機械工程隊的三名同學目不轉睛的注視著自己的小車,內心無比擔憂。

幸好,小車穩穩的停住了,雖然並未繞過前面這根障礙柱但沒有再碰倒也就意味著沒有犯規不會再被扣分,三人同時鬆了一口氣。

驚喜不斷在發生,當裁判老師告知他們的成績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好成績時,羅金驚訝的說道「因為疫情的緣故,籌備比賽的時間很緊張,作品的設計、組裝、調試讓他們很多天都只有3,4小時的休息時間,心裡只想著把作品更好的呈現出來重在參與,沒想多會得到這樣的名次,很開心但接下來重點還是要放在調試小車的性能上。」

尚為少年,能有如此心境實屬不易。高壓比賽下能清除內心的負擔專注在作品本身,那麼他們的成功也就並非偶然了。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作者:喬蓉輝 /攝影:王建川

智能物流機器人比賽既充滿趣味又極具挑戰。來自西南科技大學機械專業的莫亞蘭同學給我們分享了她團隊的經歷。

她的團隊為參加這次比賽準備了2個多月,期間遇到了各種困難,機器人各個部件的加工、零件的構成、電路的設計、計算機的編程,為了能夠完成機械臂的擬定設計動作,需要一步步調試、一次次精進;機器人在運行過程中輪子容易打滑,就嘗試採用新的材料,嘗試用更精尖的加工工藝對這一現象進行加固和處理。

物流機器人體積雖小,但製作過程涉及到的專業非常多,有機械工程、計算機工程、材料工程等等專業,需要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同學同時匯聚在一起,協作完成整體的設計、精煉、組裝和運行。

在大家一次次磨合、一次次調試、一次次完成面前的挑戰時,在機器人能夠順利搬運的那一刻,他們,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齊心協力、相互配合、共同向前的共同體。

最後在合影留念時,她說:「我要抱著我們的寶貝。」

正如豐子愷先生所言「由預想進行於實行,由希望變為成功,原是人生事業展進的正道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追逐的過程就是人生的意義!

文化賽場 一站到底

作者:石謹言 /攝影:高潔 李川

工程文化賽項是本次四川省賽的最後一項賽事,兩天忙碌的比賽讓參賽的選手們都已經略顯疲憊,但復活賽這最後的機會每隊選手都緊張的準備著沒有人放棄。復活賽時間短任務重,這不僅考驗選手的知識儲備,更需要無比敏捷的反應速度。

第一輪必答題所有選手都謹慎的做著選擇不敢丟失任何一分,到最後都相差無幾。第二輪搶答題,便是到了賽事分水嶺階段。選手們在緊張的氣氛下快速反應正確作答是真的很不簡單,分數漸漸拉開差距,在這樣的壓力下真的想要不出錯太不容易。第三輪分步搶答題便是真是展示了選手們的知識庫,哪怕只聽到一個提示就能迅速作出反應正確作答。可見,他們在籌備階段給自己的腦袋裡灌輸了多少知識點,現場觀眾自發的一陣陣掌聲便是對他們最好的認可。

少年強則中國強,吾輩少年就應擁有這樣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越挫越勇才能成功。

相關焦點

  • 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四川省選拔賽成功舉行
    2020年11月15日,為期兩天的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四川省選拔賽暨第八屆四川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在西南科技大學正式落下帷幕共有來自四川全省30所本科及高職院校的453支參賽隊970名學生參與到本次競賽中。作為2020年第一個開展工訓競賽全國選拔賽的省份,四川省省賽為全國大賽做出了良好的榜樣。在貫徹工訓競賽立足人才培養和工程實際的指導原則下,本次大賽更加突出賽事挑戰性、綜合性和可視性。
  • 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舉行
    原標題: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舉行   本報合肥6月1日電 (記者錢偉)考察工科大學生動手能力的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日前在合肥工業大學舉行,來自全國25個省市109所高校的151支隊伍參加比賽。
  • 「無碳小車越障競賽」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
    (2015年5月25日,合肥)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於5月24日在合肥工業大學圓滿落幕。全國25個省區109所高校的151支隊伍參加了此次競賽,參賽學生總數達453人,創賽事設置以來的最高紀錄。
  • 「無碳小車」也瘋狂 「S」賽道挑戰忙 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
    「無碳小車」也瘋狂 「S」賽道挑戰忙 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在合工大舉行 資訊標籤: 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 合工大
  • 大學生工程訓練能力競賽 工科生造「無碳小車」
    原標題:大學生工程訓練能力競賽 工科生造「無碳小車」 小車靈巧地繞過「8」字形賽道的障礙物。記者王曉明攝  天津北方網訊:只靠重力,一輛小車不僅能前行100餘米,還能走出完美的「8」字形,雖然聽起來不太可能,但這卻在日前舉行的天津市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上被實現,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大四學生劉世雄和四名同學一起通過3個月的努力,造出了這臺「無碳小車」。
  • 成工學子獲四川省第三屆大學生普通物理知識競賽團體二等獎
    10月28日,四川省第三屆大學生普通物理知識競賽決賽在樂山師範學院圓滿落幕。本次比賽由四川省物理學會主辦、樂山師範學院承辦,來自成都工業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華大學等省內22所高校的代表團隊參加了決賽。
  • 山西省2020年地震綜合救援能力比武競賽圓滿落幕
    供稿:山西消防全媒體12月11日,為期兩天的全省地震綜合救援能力比武競賽在太原市落下帷幕。由省消防救援總隊、省軍區和武警山西省總隊派出的六支隊伍經過激烈角逐,順利完成了全部賽程,比賽取得了圓滿成功。此次比武競賽由山西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主辦,省應急管理廳、省地震局、省消防救援總隊承辦,太化集團公司、晉能控股煤業集團公司協辦。旨在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應急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我省地震救援能力建設,檢驗救援隊伍訓練成果。
  • 西安交大:訓練學生綜合技能 激發創新創業能力
    那是5年前,看到學校開展創新訓練項目的通知,靦腆的他鼓起勇氣報名,從此走上了「通過光觸媒材料降解有機廢水」的科研之路。 從參加校級、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到擔當組長指導本科生,從參與基金項目、拿到創業大賽一等獎到自主創立科技公司……如今的嚴孝清,面對記者侃侃而談。他說,從西安交通大學「重實踐」的培養氛圍中收穫的不僅是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還有自信和成長。
  • 第36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決賽圓滿落幕,四川省團體第一
    各個省市的領隊、教練、選手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第36屆數學奧林匹克的圓滿落幕。長郡中學黨委書記杜慧主持閉幕式。你們踏著晨霧集結於郡園,在數學的海洋裡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執筆為劍,高峰對決,為2020年的長沙初冬,留下了最美的青春定格。你們所擁有的這份參賽經歷,值得每位選手為自己驕傲和自豪,在此,向所有獲獎的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向為賽事順利圓滿舉行而辛勤付出的全體師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 雙賽並驅 安徽醫科大學大學生臨床暨基礎醫學實驗技能競賽圓滿閉幕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28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七屆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暨第八屆大學生基礎醫學實驗技能競賽在梅山路校區舉行。校長曹雲霞出席開幕式並宣布競賽開幕,副校長肖聖龍出席閉幕式,副校長呂雄文全程觀摩比賽並作競賽工作總結。
  • 浙江省第十二屆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決賽在浙工大圓滿落幕
    浙江省第十二屆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決賽,11月14日在浙江工業大學莫幹山校區落下帷幕。本次大賽決賽由浙江省大學生科技競賽委員會主辦,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省生物工程一流學科(A類)、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省高校生命科學院(系)協作理事會承辦,得到省教育廳和全省各高校的大力支持。
  • 《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發布 我省綜合排名和...
    2012-2016 年全國普通高校競賽評估結果綜合排名我省名列全國第七,共有10所本科高校、18所高職院校分別入圍本科、高職院校全國TOP300,其中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以獎項數量164項,評分90.21,位居高職類院校全國第四位。
  • 全國「無碳小車」在合肥工大競賽
    央廣網合肥5月23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劉紅平)考察工科大學生動手能力的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5月23日至本屆比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組委會主辦,合肥工業大學承辦,吸引了來自全國25個省市109所高校的151支隊伍參加比賽。  據了解,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的主題是「無碳小車越障競賽」,每支參賽隊伍由3名在校本科大學生和1名指導教師及1名領隊共5人組成。
  • 中國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發布 浙江綜合排名第三
    評估篩選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19個競賽項目納入排行,並對2012-2016年全國普通高校競賽評估結果(本科)TOP300、(高職)TOP300、(省份)TOP15等進行了預發布。浙江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多所浙江高校上榜。浙江綜合排名第三。
  • 首屆「大學生生命科學基本實驗技能競賽」舉行(圖)
    北方網消息(記者劉雁軍通訊員薄曉嶺吳曉晨):日前,由天津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與南開大學聯合舉辦的首屆「大學生生命科學基本實驗技能競賽」在南開大學綜合實驗樓舉行。  來自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師範大學等8所高校以及在津就讀醫學預科班的北京中醫藥大學等3所高校的131名本科生參加了競賽,現場比拼實驗技能。  競賽共設置了5個實驗項目:質粒DNA的提取和電泳檢測,搖蚊幼蟲多線染色體的製備與觀察,細菌革蘭氏染色及鑑定,鯽魚的解剖及內部結構的觀察和植物的徒手切片及顯微結構觀察。
  • 2020年河南省棒壘球錦標賽在上街區圓滿閉幕
    比賽現場合影11月10日,2020年河南省「中國體育彩票」棒壘球錦標賽在上街區圓滿閉幕。兩支球隊於2019年10月建隊,僅訓練了1年時間,但隊伍已經有了較高的水平,7名隊員參加河南省棒壘球隊集訓。2名隊員已入選壘球國青後備隊,將備戰2028年奧運會。「我們將藉此契機,全力推動棒壘球運動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發展,形成梯隊建設。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推動棒壘球運動在全省、全國的推廣。」
  • 天津大學代表隊獲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華北區賽一等獎
    本站訊(通訊員 包妍妍)2020年9月,第三屆華北賽區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在山西師範大學開幕。由於疫情原因,本次競賽在線上舉行。本屆競賽由來自華北賽區的17所院校的18支代表隊參賽,另有包括國賽總決賽主辦方在內的3所高校觀摩。天津大學2020CUPT代表隊在本項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 第三屆濟寧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創意編程及智能設計競賽圓滿結束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張娜 通訊員 朱琳)近日,第三屆濟寧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創意編程及智能設計競賽圓滿結束。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是濟寧市科協、市教育局面向濟寧市中小學生開展的一項將知識積累、技能培養、探究性學習融為一體的普及性科技教育活動。
  • 蘇州科技大學2019大學生年度人物出爐!
    ;2020年「領航杯」江蘇省大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競賽三等獎;2020年第十三屆中國計算機設計大賽江蘇省優勝獎;2020年第六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二等獎。同年,他再次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基於深度強化學習的量化金融分析、預測與策略的研究及平臺開發》,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在校學習期間申請國家專利三項,兩項已授權,一項已公開。為了提高綜合實踐能力,他還多次帶領團隊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共獲得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4項、校級獎項7項。
  • 學院學子在第四屆河南省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上再創佳績
    2020-12-09 15:32:58 來源: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