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訓練學生綜合技能 激發創新創業能力

2020-11-26 鳳凰山東站

原標題:西安交大:只要你想,就有平臺支持你做

與光觸媒材料的「較勁」之旅,嚴孝清從大一就開始了。那是5年前,看到學校開展創新訓練項目的通知,靦腆的他鼓起勇氣報名,從此走上了「通過光觸媒材料降解有機廢水」的科研之路。

從參加校級、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到擔當組長指導本科生,從參與基金項目、拿到創業大賽一等獎到自主創立科技公司……如今的嚴孝清,面對記者侃侃而談。他說,從西安交通大學「重實踐」的培養氛圍中收穫的不僅是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還有自信和成長。

在西安交大,像嚴孝清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剛剛過去的2015年,西安交大學子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兩項;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4件作品獲6項大獎;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獲獎11項……每年,西安交大投身創新訓練的本科生超過3000人次,佔新生總數的3/4,大批學生從中嶄露頭角,各類競賽獲獎多達67項。

工程教育,必須工讀並用

鐵砧、鐵錘,砧上置中西書籍若干冊,這是西安交大的校徽——「百年交大,工科為優」,圖案所表示的正是「工程教育,必須工讀並用」。西安交大副校長鄭慶華告訴記者,在西安交大,機械、電氣等擁有百年歷史的學科,其本質就是要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大難題,這就需要靠紮實的理論知識和一流的實踐動手能力。

事實上,「重實踐」不僅是西安交大建校120周年最鮮明的辦學特色,更是貫穿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深深烙印在底蘊深厚的大學文化中。

走進西安交大,不少交大人對「重實踐」的校史如數家珍。及至今日,西安交大的「重實踐」在全國高校中仍是遙遙領先:1982年,率先實行「社會實踐」,此舉後來由共青團中央推廣至全國;1995年,首倡教學實驗中心,改傳統的「以課程、專業設置實驗室」,為搭建「基於學科群組,及跨學科組建的專業基礎實驗大平臺」;2001年,首提「課外8學分」;2007年,在全國建成第一個「工程坊」,為學生搭建實現「小創造、大發明」的「夢工廠」……

「在交大人看來,『重實踐』既要有紮實基礎,又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有創新思維,勇於探索。」這樣的人才培養觀「牽引」下,西安交大逐步建立起綜合實驗、實踐的「三級平臺體系」:第一層次,校內專業平臺注重基礎,夯實基本技能,培養動手能力;第二層次,學科交叉平臺強調創新,提升專業技能,鍛鍊科研能力;第三層次,校外實踐基地偏重應用,訓練綜合技能,激發創新能力。「這三級平臺各有側重,覆蓋全體學生,是育人質量的堅實保障。」西安交大教務處處長徐忠鋒表示。

小製作,大發明

木偶「唱」秦腔、通過噪聲來發電、實現寵物貓全自動照料的智能系統、三旋轉翼航拍直升機……1.3萬平方米的西安交大工程坊內,處處生發著學子的創意火花。

借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內實習工廠」和日本金澤工業大學「夢考房」的成功經驗,西安交大融合現代的「工程」與古典的「坊」,為學生提供了這個「小製作、大發明」的實踐創新平臺。

在這裡,學生既可以玩轉機器人和智能車,也可以潛心軟體和設計,還能秀一把木藝和繡工。自創立之初,工程坊就突破了傳統意義的「實驗室」和「實習工廠」模式,以問題導向、興趣驅動吸引學生成為自主實踐的真正主體。

西安交大機械學院大三學生趙一的第一個作品是智能化自動倉儲系統。剛入學時,她就加入了工程坊慧魚創意活動室。「嘗試用那些不起眼的『積木片』實現心中的設計,感覺非常酷。」她說。在工程坊,像慧魚創意活動室這樣的學生自主科技社團有17個。機械設計與加工、電子設計與加工、藝術設計與雕塑3個功能區依次區分,每個區域配置的硬體設備都代表著行業先進水平。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工程坊更像是一個自主選擇的「超市」——沒有內容限制,設備、材料和技術指導等都由工程坊全程提供。只需要發揮想像、然後動手操作、動腦實現,或是自行組建團隊,邀請指導教師,自主管理項目。「老師是我們的技術顧問,而非創意總監。」趙一說。

經過9年探索,這個開放的、學科交叉的公共平臺已吸引近9000人次展開自主實踐,實現了學生自主設計、自主製作和自主管理的運行機制。在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評選中,工程坊開創的全新實踐育人模式榮獲全國一等獎。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只要你想,就有平臺支持你做
    那是5年前,看到學校開展創新訓練項目的通知,靦腆的他鼓起勇氣報名,從此走上了「通過光觸媒材料降解有機廢水」的科研之路。  從參加校級、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到擔當組長指導本科生,從參與基金項目、拿到創業大賽一等獎到自主創立科技公司……如今的嚴孝清,面對記者侃侃而談。他說,從西安交通大學「重實踐」的培養氛圍中收穫的不僅是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還有自信和成長。
  • 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發布 西安交大位居第四位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姜泓 任娜)2月2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研發的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正式發布。西安交大以競賽獲獎數量160項、總分93.37分的成績位居第四位,創歷史最佳成績。
  • 西安交通大學入選國家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西安交大成功入選國家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西安交大「一二三四」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思路2020年8月,由實踐教學中心牽頭,聯合教務處、研究生院、就創中心、團委等多家部門,積極籌備、精心打磨申報材料,從共建「四螺旋」體系下的創新創業學院、打造學科交叉、校企協同的三層次實踐創新平臺、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夯實以項目和競賽為抓手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等層面,凸顯了西安交大在「品行養成
  • 西安交大這個創業團隊真厲害:用「意念控制」幫助癱瘓患者站起來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腦控機器人團隊的創業公司——臻泰智能已成功從西安交大孵化,入駐西安高新區。想知道「腦控」是怎麼實現的?他們的成果又是如何幫助病人的?項目曾斬獲國內外獎項十餘項,其中包括世界醫療機器人大賽中國區冠軍、科技部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聯想AI精英挑戰賽全國總冠軍等,被央視、中青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並受邀登上深圳衛視、東方衛視等電視臺公開展示。
  • 西安交大在2020年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獲佳績
    2020年西安交大共派出1822名研究生、504支隊伍參加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7項賽事,共獲獎216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15項、二等獎64項、三等獎73項、優勝獎62項。創歷史最好成績,為歷史獲獎數最高,一等獎數量為C9高校第一。
  • 首屆西安交通大學全球校友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成功舉辦
    ,為全面提升校友創新創業能力搭建起合作共贏的良好平臺,為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科創月」後續活動做了準備。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西安市委常委、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代表、交大師生代表、政府有關部門代表等嘉賓齊聚創新港,共論科技前沿發展、凝聚創新創業共識,探索「政府、學校、校友」合作共贏新模式。本屆大賽頒獎典禮由西安交通大學1992級校友陸一鳴主持。首先,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代表學校致辭。
  • 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發出「十年倡議」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廣大青年,要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用青春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的華彩篇章。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創計劃」)秉持「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理念,促進高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
  •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賦能理科人才培養——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
    目前已評選5屆,獎勵了10位教師、138名學生,獎勵金額達95萬元。設立創新創業專項資助基金,已評選3年,資助58名學生,資助金額7.8萬元。修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創新創業成果獎勵辦法》,對創新創業特別優秀的學生,在獎學金評定、研究生推免等評選中,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 鄭州一學校7名學生被西安交大少年班相中 他們有啥不一樣
    核心提示:一個學校7名學生 被西安交大少年班相中。這群「別人家的孩子」都有什麼樣的特質?文理兼備,物理數學最擅長 特質突出,喜愛科學勇創新。
  • 「西遷精神」升華西安交大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單智偉說:「老一輩交大人從無到有的創造,激勵我們新一代交大人從有到強、從強到優,我們要弘揚傳統,艱苦創業,努力爭創世界一流。」在今年1月8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安交大主持的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守好業、再創業 西遷精神永續
  • 一起來西安交大看看
    ,並且在無人駕駛智能車的系統結構、道路環境感知、多傳感數據融合技術以及交互智能駕駛綜合測試與驗證平臺研究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交大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計算機視覺領域,擁有國內領先的實力。 面對國際人工智慧浪潮的興起,西安交通大學始終緊盯國家重大需求,超前布局,主動作為,早在2018年就開設人工智慧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積極探索人工智慧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南通大學醫學院組建「科研興趣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暑假前夕,該院第二屆科研興趣班正式啟動,28名導師將在暑假期間對2019級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醫學專業的68名興趣班學生開展科研創新培養。 科研興趣班是醫學院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一大創新舉措。從2018年開始,每年年底,醫學院都會在大一新生中通過自願報名、文獻閱讀、英語能力測試等方式,選拔出一批對科研感興趣、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專項培育。
  • 西安交大將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華網西安12月23日電(記者許祖華)「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西安交通大學日前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次會議系統總結了西安交大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效,探討了未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並對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了安排。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維清說,西安交大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希望西安交大繼續弘揚「西遷精神」,大膽探索,狠抓落實,大力培養關鍵領域緊缺人才,推動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 西安交大研究生教育新啟程!
    會議系統總結了西安交大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效,探討了未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並對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了安排。為中國之脊 為世界之光會上,60家參會龍頭企業代表分別與西安交大對口學院負責人籤訂企業協同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協議。西安交大將持續推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蓬勃有力的西部科研心臟。
  • 西安交大校訓:精勤求學 敦篤勵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面對挑戰,率先實施2+4+X的新的教學模式,創辦錢學森實驗班,引入科學藝術融合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行通識教育,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工程坊和體育中心,探索「知行合一、學思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對學生全面推行學院和書院相結合的「雙院制」管理,將學生的「成長與成才」相結合,並將體育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大學精神賦予了適應全球化競爭力的新內涵
  • 交大農生學院「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室本科生發表...
    近日,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室的催化熱解研究論文被Springer旗下的SCI期刊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錄用(論文題名:Reaction Chemistry and Kinetics of Corn Stalk Pyrolysis without
  • 中外合作創業與創新碩士項目在西安交大上海研究院開學
    SKEMA商學院創業與創新碩士(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管理)2020級MSc上海班開學典禮在上海舉行。)碩士項目,旨在培養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方向的創業、創新領域的未來精英與業界領袖,項目首期招生38名學員。西安交通大學是人工智慧與大數據領域的教育研究領頭羊,SKEMA商學院以其創業教育以及創業與創新碩士項目成為創業創新教育領域的開拓者。該項目將充分展示兩校聯合、優勢互補的高附加值,通過前沿的課程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培養未來的精英和行業領袖。
  • 上海交大iGEM團隊以「快樂科學」為導向培養國際視野創新人才...
    交大醫學院2016級本科生張凱然作為項目的提出者,為項目的設計提供了許多重要的建議。整個暑假他都睡在iGEM辦公室裡,早起讀文獻、查資料,為項目的可行性提供佐證,白天則積極參與到實驗工作當中,常常忙碌至深夜。
  • 華東交大創新創業項目「AI視覺儀表採集系統」獲殊榮
    中新網江西新聞5月30日電  近日,華東交通大學學生創新創業立項項目「AI視覺儀表採集系統」分別在江西省第四屆大學生創業公開課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11月2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黨委副書記顧鋒,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昊等一行來西安交通大學調研交流,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