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這個創業團隊真厲害:用「意念控制」幫助癱瘓患者站起來

2020-11-29 中國校園在線

這曾是無數科幻小說裡的場景,如今,這一幻想變成了現實!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腦控機器人團隊的創業公司——臻泰智能已成功從西安交大孵化,入駐西安高新區。

想知道「腦控」是怎麼實現的?

他們的成果又是如何幫助病人的?

快跟交小童一起去看看吧~

該公司依託西安交通大學孵化,公司核心技術研發團隊成員為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醫工交叉研究所博碩士研究生首席科學家為西安交大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863項目首席專家徐光華教授。臻泰智能致力於各類腦機交互、VR/AR及醫療康復機器人系統研發、生產及銷售。項目曾斬獲國內外獎項十餘項,其中包括世界醫療機器人大賽中國區冠軍、科技部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聯想AI精英挑戰賽全國總冠軍等,被央視、中青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並受邀登上深圳衛視、東方衛視等電視臺公開展示。

創業團隊榮獲聯想AI精英挑戰賽全國總冠軍

「腦控」 讓意念控制不再科幻

「腦控」是指通過「腦機接口」對腦電波進行捕捉實現人機互動的一種技術,而「腦機接口」是將人和機器連接起來的一條通路。

「腦機接口」通過捕捉癱瘓患者的運動意念,配合配套的康復床去協同訓練,將運動意念與機器結合,激發神經重塑,幫助癱瘓患者重新站立。

那麼「腦控」的實現究竟基於何種原理呢?

首先,虛擬實境的沉浸式系統,讓患者通過觀看運動場景,刺激運動感知神經,形成「運動再學習」。在過程中會經過運動中樞神經刺激運動控制神經,通過腦機接口誘發運動。

不滿足成就不平凡

聯想AI精英挑戰賽全國總冠軍

世界醫療機器人大賽中國區冠軍

數百萬的天使投資

創始人名列福布斯2019年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單

臻泰智能的成功固然有命運垂青的成分

但更多是勤勉不輟、步步為營的自然結果

自主創業要從腦海中的模糊概念變成現實,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將人工智慧技術、虛擬實境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與醫療結合的智慧醫療為他們提供了靈感。同時,西安交大醫工交叉所在這一領域有深厚成果積累,產品運用的腦機接口專利便產生於此。

腦機接口技術運用精確運動意念識別算法來促進受損神經修復,重塑神經通道,這一技術對於醫療行業極為先進,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為王浩衝及其團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創業機遇。

2017年團隊項目獲「創青春」全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獎項已具較高含金量,「但還是感覺有些不甘心。」接受採訪時團隊成員對這一結果感到惋惜,「因為感覺我們的項目成熟度等各方面都挺好的,值得更好的獎項。」正是這份不滿足、不甘心、不屈服激勵團隊成員向更高目標進發。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比賽準備過程中,成員們精益求精,狠抓每個環節,從PPT展示到面對評委的現場答辯,力求每個環節的完美,最終如願獲得「網際網路+」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金獎。一路穩紮穩打,腦控機器人團隊得以在一眾學生創業項目中突出重圍。

不忘初心,守護生命

技術的初心應是服務生命,捍衛生而為人的尊嚴。

如何運用技術幫助更多患者生活得更加體面舒心,重拾對生活的熱愛?

如何在保持公司盈利和提供合適的服務之間取得平衡?

這支團隊一直在思索,也努力在實踐中給出自己的答案。團隊赴吳起縣調研時發現該縣70%貧困人口都是因病致貧,其中不少家庭頂梁柱因中風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壓力很大。針對這一情況,公司準備推出不同的產品線以滿足不同經濟能力和康復需求的人群,小型康復機器人專門設計居家使用,價格也在普通城鄉居民可承受範圍內。同時,他們計劃爭取將康復機器人納入醫保範圍,以在不額外增加經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公司與西京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達成合作意向,讓部分患者得以先行享受技術的福利。試驗結果顯示腦控康復系統訓練相較傳統恢復方法在病人神經認知與基礎運動功能改善方面更為有效。

面向未來,不斷進階

因智能腦控技術的應用,生命的解放,不再是海倫凱勒筆下對三日光明的苦苦遐想,而成為被禁錮意念可真切觸摸到的新生。從智想到智造,重新恢復意識對身體的控制權,是科技贈予困厄兒的新生。腦控機器人團隊的成員們將面向未來,帶著「臻於至善,福泰安康」的美好願景,用智慧重新點亮生命之光。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鳴謝:西安交大實踐教學中心 內容來源 / 臻泰智能 文字 / 記者團 張中曄 圖片 / 王薈晅 版尾設計 / 劉鴻翔 責任編輯 / 譚金巍 張玥

相關焦點

  • 癱瘓人能用意念做事?這個器械厲害了!
    如果有一天,我們只要在大腦上插一根電纜,就能像U盤一樣把知識傳輸進大腦;或者只需要一個意念就能改變現實。聽起來是不是很像科幻電影?在科幻電影中,「人機合一」是一種嚮往,而現實中的科學家們,正在一步步地向其靠近。
  • 意念移物"魔術"成真 癱瘓患者能用大腦操縱電腦
    意念移物"魔術"成真 癱瘓患者能用大腦操縱電腦美國兩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神經運動修復術方面取得新進展,藉助於植入大腦運動皮層的特殊裝置,幫助一名四肢癱瘓的病人用大腦操縱電腦完成某些動作,癱瘓患者藉此做到"心想事成"。     試驗     這項研究由美國麻薩諸塞綜合醫院的利·霍赫貝格和布朗大學的約翰·多諾霍共同領導。試驗對象是3年前因脊髓損傷而四肢癱瘓、現年25歲的馬修·內格爾。
  • 「用意念控制物體」不再是白日做夢,這個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同時他能通過其能力剝奪並控制他人的思維同時控制他人的行動。個人感覺X教授超級帥,用意念就能完成許多事情,想做的事情信手拈來,有時候白日做夢希望自己也能這樣。但最近卻發現這個想法並不是白日做夢,X教授就在中國。
  • 「我們站起來了」 外骨骼機器人讓癱瘓殘疾人重拾信心
    現場體驗  「穿」起機器人 癱瘓的他圍著會場走了起來  32歲的自貢人林寒現場帶頭體驗了這款「機器人」。林寒2013年因意外造成腰椎斷裂,神經嚴重受損,下肢癱瘓。在「機器人」的幫助下,林寒圍著會場走了起來,臺下隨即掌聲四起。  林寒是這款「機器人」研發團隊的志願者,2015年9月,他被邀請參加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開幕式,並依靠外骨骼機器人進行了聖火傳遞。這一幕,讓無數腿疾患者看到了希望。  「身體在恢復,心情也好了很多。」林寒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現場的殘疾朋友,「站」起來後,他的身心都在快速康復。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而在複雜環境中控制輪椅活動通常令人心力交瘁,創造計算機能夠解釋的更清晰的信號也非常困難。為此,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分享控制,即將大腦控制與人工智慧相結合,後者是能夠幫助將粗略鬧心好變成更複雜指令的技術。有了分享控制技術,病人無需不斷下令輪椅前進,而只需要下達指令1次,其餘可交給軟體接管。利用這種技術,許多癱瘓病人已可利用意念控制機器臂。
  • ...控制腦機接口:開顱手術 10 小時植入 6 個電極,癱瘓人士用意念...
    雖然再也無法回到少年時的那般健康有活力,但他還是鼓起勇氣接受了一組來自美國著名私立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應用物理實驗室研究團隊的實驗,挑戰常人眼中的不可能。幸運的是,實驗很成功!Buz Chmielewski 藉助科技的力量,用意識同時控制了兩條機械臂,這在醫學上還是首次。首先,他控制左機械臂拿刀、右機械臂拿叉,切開盤子裡的蛋糕。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2020-08-11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多年來,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發一種技術,以便幫助癱瘓的人恢復四肢的能力,並使截肢者能夠利用意念來控制假肢。這個研究組聚焦在腦-機交互領域。通過在病人的大腦植入裝置,將人類的神經系統連接到電子設備上。
  • 四肢癱瘓患者用「大腦意念」操控機械臂
    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HM)和該校應用物理實驗室(APL)的研究人員已把更強力的腦機接口技術用在了人身上。  不僅如此,在最近的演示中,他們使四肢癱瘓的殘疾人能夠用自己的「大腦意念」同時控制兩支機械臂,拿起餐刀、餐叉切下一塊蛋糕,然後把蛋糕送到自己的口中。
  • 三秦楷模——西安交大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 把科研成果論文寫在祖國...
    「三秦楷模」——西安交通大學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這是一份家國情懷,也是老一輩西安交大人對我們的精神傳承。1956年,黨中央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布局的需要,決定將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往西安。團隊領頭人管曉宏院士,1970年不滿15歲的他參加了陝西華縣的民工隊從事三線建設。在當工人的工作之餘自學完成了初、高中的全部課程,自修了微積分、理論力學等大學課程。1977年參加高考,被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錄取。1985年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碩士畢業的他,看到西安交大需要年青一代知識分子開拓創業的信息,婉拒了母校的挽留,主動到西安交大任教,決心到這片曾經奮鬥過的三秦大地上建功立業。
  • 西安交大:訓練學生綜合技能 激發創新創業能力
    從參加校級、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到擔當組長指導本科生,從參與基金項目、拿到創業大賽一等獎到自主創立科技公司……如今的嚴孝清,面對記者侃侃而談。他說,從西安交通大學「重實踐」的培養氛圍中收穫的不僅是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還有自信和成長。 在西安交大,像嚴孝清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
  • 科室素描丨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
    撐起交大一附院這座神聖醫學殿堂的,是交大一附院的眾多專業、特色學科。其中,有這麼一個學科,歷經三十年的砥礪前行,一直走在西北地區的前列,她就是「全國青年文明號」先進單位——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有個十六字的科訓:「肝膽相照尊重互信求精創新崇德允能」,處處體現出肝膽外科「以人為本」理念。
  • 「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應用 大腦會被控制嗎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 題:「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實際應用,我們的大腦會被控制嗎?【新華社「新華視點」】 記者 王琳琳、馬曉澄、孫飛用意念指揮檯燈、無人機甚至小白鼠運動,不用目測就能判斷一個人注意力是否集中,癱瘓病人動動腦子就能依靠機器重新站立……這些似乎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如今部分已經成為現實。在美國,馬斯克創立腦機交互公司;扎克伯格成立項目組研發意念高速打字;幾天前
  • 用意念開出世界盃第一球,讓癱瘓孕婦感受胎動的喜悅
    他們首先讓恆河猴用操縱杆來控制機械臂玩遊戲,實驗人員同步記錄猴腦釋放的電信號,並將其轉化為能夠控制機械臂的指令。當猴子可以熟練操控以後,撤走機械臂,讓它動腦想像玩遊戲,實驗人員同時記錄下電信號,提取其中能夠控制真實手臂活動的運動指令,使之控制機械手臂來完成遊戲。
  • 國內知名創業咖啡入駐西安創業咖啡特色街區
    「我在西安念了7年大學,現在又創業3年,西安早已是我的第二個故鄉,我特別希望用自己的能力給這個城市回饋點什麼。創辦"蒜泥咖啡",就是要推進西安創業氛圍,為創業者提供成本低廉的環境與優質的創業服務。」謝雯雯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目前他們開辦的蒜泥創客空間,面積有1.5萬平米,已經入駐企業100多家。
  • 起底BrainCo:腦機頭環之外的「意念」控制野心
    而BrainCo品牌除了頭環這款產品之外,還擁有用「意念」控制的智能假肢產品。相關產品以及背後的控制技術,也引發社會熱議。  不過,業內專家表示,實際上目前腦科學技術本身,還處在「被動採集」階段,即通過人的腦電波強弱以及類型採集信息,離「主動幹預」階段還為時尚早。
  • 首屆西安交通大學全球校友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成功舉辦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西安市委常委、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代表、交大師生代表、政府有關部門代表等嘉賓齊聚創新港,共論科技前沿發展、凝聚創新創業共識,探索「政府、學校、校友」合作共贏新模式。本屆大賽頒獎典禮由西安交通大學1992級校友陸一鳴主持。首先,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代表學校致辭。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
    而在複雜環境中控制輪椅活動通常令人心力交瘁,創造計算機能夠解釋的更清晰的信號也非常困難。為此,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分享控制,即將大腦控制與人工智慧相結合,後者是能夠幫助將粗略鬧心好變成更複雜指令的技術。有了分享控制技術,病人無需不斷下令輪椅前進,而只需要下達指令1次,其餘可交給軟體接管。利用這種技術,許多癱瘓病人已可利用意念控制機器臂。
  • 西安交大:只要你想,就有平臺支持你做
    剛剛過去的2015年,西安交大學子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兩項;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4件作品獲6項大獎;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獲獎11項……每年,西安交大投身創新訓練的本科生超過3000人次,佔新生總數的3/4,大批學生從中嶄露頭角,各類競賽獲獎多達67項。
  • 機器學習+腦機接口,使四肢癱瘓患者輕鬆控制電腦光標
    加州大學舊金山威爾研究所的神經科學研究人員通過一個人腦控制假肢的研究證明,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幫助癱瘓患者通過大腦活動學習控制電腦光標,而不需要大量的日常再訓練。為了證明了 ECoG 電極陣列在腦機接口應用中的價值,Ganguly 研究團隊獲得了在癱瘓患者中長期慢性植入 ECoG 陣列設備的批准,以測試其作為長期、穩定的 BCI 植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