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曾是無數科幻小說裡的場景,如今,這一幻想變成了現實!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腦控機器人團隊的創業公司——臻泰智能已成功從西安交大孵化,入駐西安高新區。
想知道「腦控」是怎麼實現的?
他們的成果又是如何幫助病人的?
快跟交小童一起去看看吧~
該公司依託西安交通大學孵化,公司核心技術研發團隊成員為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醫工交叉研究所博碩士研究生,首席科學家為西安交大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863項目首席專家徐光華教授。臻泰智能致力於各類腦機交互、VR/AR及醫療康復機器人系統研發、生產及銷售。項目曾斬獲國內外獎項十餘項,其中包括世界醫療機器人大賽中國區冠軍、科技部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聯想AI精英挑戰賽全國總冠軍等,被央視、中青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並受邀登上深圳衛視、東方衛視等電視臺公開展示。
創業團隊榮獲聯想AI精英挑戰賽全國總冠軍
「腦控」 讓意念控制不再科幻
「腦控」是指通過「腦機接口」對腦電波進行捕捉實現人機互動的一種技術,而「腦機接口」是將人和機器連接起來的一條通路。
「腦機接口」通過捕捉癱瘓患者的運動意念,配合配套的康復床去協同訓練,將運動意念與機器結合,激發神經重塑,幫助癱瘓患者重新站立。
那麼「腦控」的實現究竟基於何種原理呢?
首先,虛擬實境的沉浸式系統,讓患者通過觀看運動場景,刺激運動感知神經,形成「運動再學習」。在過程中會經過運動中樞神經刺激運動控制神經,通過腦機接口誘發運動。
不滿足成就不平凡
聯想AI精英挑戰賽全國總冠軍
世界醫療機器人大賽中國區冠軍
數百萬的天使投資
創始人名列福布斯2019年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單
臻泰智能的成功固然有命運垂青的成分
但更多是勤勉不輟、步步為營的自然結果
自主創業要從腦海中的模糊概念變成現實,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將人工智慧技術、虛擬實境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與醫療結合的智慧醫療為他們提供了靈感。同時,西安交大醫工交叉所在這一領域有深厚成果積累,產品運用的腦機接口專利便產生於此。
腦機接口技術運用精確運動意念識別算法來促進受損神經修復,重塑神經通道,這一技術對於醫療行業極為先進,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為王浩衝及其團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創業機遇。
2017年團隊項目獲「創青春」全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獎項已具較高含金量,「但還是感覺有些不甘心。」接受採訪時團隊成員對這一結果感到惋惜,「因為感覺我們的項目成熟度等各方面都挺好的,值得更好的獎項。」正是這份不滿足、不甘心、不屈服激勵團隊成員向更高目標進發。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比賽準備過程中,成員們精益求精,狠抓每個環節,從PPT展示到面對評委的現場答辯,力求每個環節的完美,最終如願獲得「網際網路+」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金獎。一路穩紮穩打,腦控機器人團隊得以在一眾學生創業項目中突出重圍。
不忘初心,守護生命
技術的初心應是服務生命,捍衛生而為人的尊嚴。
如何運用技術幫助更多患者生活得更加體面舒心,重拾對生活的熱愛?
如何在保持公司盈利和提供合適的服務之間取得平衡?
這支團隊一直在思索,也努力在實踐中給出自己的答案。團隊赴吳起縣調研時發現該縣70%貧困人口都是因病致貧,其中不少家庭頂梁柱因中風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壓力很大。針對這一情況,公司準備推出不同的產品線以滿足不同經濟能力和康復需求的人群,小型康復機器人專門設計居家使用,價格也在普通城鄉居民可承受範圍內。同時,他們計劃爭取將康復機器人納入醫保範圍,以在不額外增加經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公司與西京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達成合作意向,讓部分患者得以先行享受技術的福利。試驗結果顯示腦控康復系統訓練相較傳統恢復方法在病人神經認知與基礎運動功能改善方面更為有效。
面向未來,不斷進階
因智能腦控技術的應用,生命的解放,不再是海倫凱勒筆下對三日光明的苦苦遐想,而成為被禁錮意念可真切觸摸到的新生。從智想到智造,重新恢復意識對身體的控制權,是科技贈予困厄兒的新生。腦控機器人團隊的成員們將面向未來,帶著「臻於至善,福泰安康」的美好願景,用智慧重新點亮生命之光。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鳴謝:西安交大實踐教學中心 內容來源 / 臻泰智能 文字 / 記者團 張中曄 圖片 / 王薈晅 版尾設計 / 劉鴻翔 責任編輯 / 譚金巍 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