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沐風櫛雨,六十年拼搏奉獻,六十年一路前行,在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古城西安,一座蘊涵著深厚文化底蘊和濃鬱人文情懷的「杏林明珠」始終迸發著璀璨的光輝,她,就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管轄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交大一附院已經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歷程。
撐起交大一附院這座神聖醫學殿堂的,是交大一附院的眾多專業、特色學科。其中,有這麼一個學科,歷經三十年的砥礪前行,一直走在西北地區的前列,她就是「全國青年文明號」先進單位——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有個十六字的科訓:「肝膽相照尊重互信求精創新崇德允能」,處處體現出肝膽外科「以人為本」理念。在這十六個字的理念引導下,在一代代肝膽人的艱苦創業和銳意創新下,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已經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肝膽胰外科專科,整體醫療水平居西北地區領先,國內先進地位。
求精創新的優秀團隊
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牢記「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不斷打造自身品牌,提高醫療質量,解決群眾疾苦,在硬體及軟體方面不斷提升自己。他們是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予點,博士學位授予點,衛生部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陝西省「優勢醫療專科」,陝西省抗癌協會肝膽胰腫瘤精準醫療示範中心,中國ERCP技術人才規範化培養項目培訓基地。學科在肝臟腫瘤、腔鏡外科、複雜膽道疾患、胰腺腫瘤及重症胰腺炎、門脈高壓症等急、危、重症疑難病症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肝臟移植、胰十二指腸切除、聯合肝葉、肝段切除、解剖性肝三葉切除術、膽管損傷修復、損傷後膽管狹窄的整復、多次膽道手術、高位膽管成形手術、高位膽管癌根治術等高難度手術均已成為常規手術。
近年來,肝膽外科相繼成功開展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聯合門靜脈系統重建術、腹腔鏡下肝癌、肝血管瘤切除術、腹腔鏡下胰島細胞瘤切除術、十二指腸鏡下胰管支架置入術、完全腹腔鏡下保留幽門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巨大下腔靜脈平滑肌肉瘤切除術、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腹腔鏡下膽腸吻合術、胃旁路手術(Bypass術)等,在呂毅教授所帶領的教育部創新團隊的不斷努力和創新之下,開展全國首創「狹窄膽道磁壓榨疏通技術」、國內首例「無縫線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一系列先進的醫療技術。
尊重互信的溫暖家庭
肝膽外科對病人進行人性化的關愛,除了提供真誠、微笑、熱情周到的服務外,尊重病人人格,體恤病人痛苦,同情病人困難,滿足病人需求,贏得了病患的信任和理解。
有一位重症胰腺炎的病人,陪伴在其身邊的是位老人,老人兜裡裝了幾萬元錢,護士勸說讓他將錢交到帳上,告訴他這樣裝著不安全,但是老人沒有聽取護士的建議,反而認為護士讓其把錢交到帳上,是為了更快地把錢使用完。過了幾天,老人的幾萬元塊錢在外面被騙光了,老人沒錢吃飯,每天吃白水泡饃。護士問清原因後,病區醫護人員自發為老人捐款幾千元……
2015年7月7日凌晨,67歲老人邢大爺在連續5天腹痛並出現休克後,被家人送至該院急診科,急診手術探查發現腹腔約4000ml黃綠色混濁液,且胃壁、小腸及結腸表面附著大量膿苔,遂為其施行「腸黏連松解、胃穿孔修補、空腸造瘻、腹腔衝洗引流術」,術後轉入肝膽外科ICU繼續治療。由於患者術前心、肺合併正較多,且腹腔感染時間長,程度重,術中、術後血壓不穩定,在術後入室第二日下午13:50患者突然出現室顫,血壓隨即下降,呼之不應,瞳孔散大。考慮到患者心血管系統狀況,急性冠脈事件不除外,肝膽外科ICU值班醫師立即組織ICU醫護人員對患者施行搶救,第一時間給予患者氣管插管、電除顫、持續心外按壓聯合藥物復甦治療,歷時1小時候後,患者仍然無反應。緊接著又是一輪電除顫,心外按壓,根本沒有時間疲憊。家屬看到此情此景已絕望準備放棄,而值班醫師說:「只要老人還有一絲希望就不要停下。」並帶領大家咬牙堅持,終於在31次除顫及3小時不間斷心外按壓後,患者在16:00奇蹟般的恢復了竇性心律,看著老人轉危為安,大家舒展了眉頭,一個個癱坐在凳子上,臉上卻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肝膽外科團隊一次次用他們的行動,印證了對生命的珍重,對醫德的堅持。肝膽外科近三年患者滿意度均在94%以上。
肝膽相照的醫者情懷
醫生,是一個始終與生命息息相關、需要職業者既有精湛醫術又有高尚醫德的神聖職業。從2007年開始,肝膽外科就啟動「微笑服務」行動,8年過去了,「微笑服務」已成為肝膽外科醫護人員的工作常態。為了給患者營造舒適的就醫環境和入住體驗,肝膽外科病房整潔、明亮,科室走廊兩側製作、張貼相關疾病知識、飲食指導、手術相關技術等,為患者提供豐富的疾病知識。科室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通過集體宣教、一對一宣教、多媒體講課、發放宣傳冊等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了解患者所需,解決患者疑問,教會患者方法,掌握自護技能,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100%。科室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將首問負責制落到實處,不推諉患者,時刻以解決患者問題為先。
西安有一對雙胞胎兄弟,1993年被確診患上了「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這種病會伴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從肌肉萎縮到內臟受損,最後導致呼吸衰竭。兄弟倆不幸在12歲時癱瘓在床,消息被媒體報導後,肝膽外科積極聯繫,送去了捐款和生活必需品,並為兩個孩子和他的母親進行了身體檢查。有一天得知其中一個孩子患急性闌尾炎後,科室派人第一時間將孩子接到醫院,並立即組織專家教授免費對孩子實施闌尾切除術。丹鳳縣是陝西貧困縣,肝膽外科從建科初期就經常去這裡進行義診。在一次義診過程中,他們了解到當地有一個學生很優秀,但是家裡實在貧寒,供不起他讀書,科室同事當即拿出500元錢捐給這名輟學學生,並在詳細了解後,確定他為肝膽外科長期資助對象。
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一直保持著團結奮進的優良氛圍和傳統。對病患而言,醫務人員是提供人文服務的主體,而對於醫學來說,服務與技術在醫患關係中同等重要,服務水平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醫療技術水平的感知。作為站在拯救生命第一線的醫務人員,肝膽外科接收的多為急危重症、複雜疑難患者,面對患者的病痛和家屬的殷切希望,肝膽外科不僅能夠提供一流的技術,還能提供優質的服務,他們以肝膽相照的情感為病患解除了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