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腳,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豬腳、雞腳、羊腳...光聽名字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世界上有很多好吃的腳,但是都沒有人的腳厲害。只要有它在,不管在哪裡它都是「焦點」。
腳到底可以有多臭
綠皮火車裡除了剛泡開的老壇酸菜牛肉麵就是腳臭的味道。大叔橫著一躺,襪子一脫,眼睛一閉,呼嚕一打,整節車廂都是他的家。其他的乘客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呼嚕聲和斷斷續續的腳臭,開啟了「窒息」的旅程。
公交車上也是關於「臭味」的江湖,與韭菜包子對抗的選手就是一隻散發臭味的腳。韭菜包子雖然味道醇厚但也比不少腳臭的「欺騙性」。
各種各樣的腳,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有的像一碗剛從土灶裡盛出來的酸菜燉鹹魚,酸中帶點鹹;有的像街邊小攤的臭豆腐炒洋蔥,不僅刺鼻還辣眼睛;有的像地板上3天沒打掃的貓便便,奇臭中藏著點酸。
為什麼臭的味道如此千奇百怪
為了腳臭這個世界難題,日本科學家Kanda和他的團隊,堅持不懈、日日夜夜地摳腳、聞腳臭、提取汗液,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腳臭=腳汗+細菌。
人的兩隻腳有超過25W個汗腺,每天分泌的汗液達收集起來就是一罐養樂多的量。雖說汗腺多,但是腳汗一點也不臭,而腳臭的罪魁禍首就是因為細菌而產生的異戊酸。
這些汗液和皮屑就是細菌眼裡的滿漢全席,一頓大吃大喝後就會產生迷人又濃鬱的芳香。
一隻健康的腳主要由不動蓋球菌、葡萄球菌屬、短桿菌屬等革蘭氏陽性菌屬組成。
不動蓋球菌分泌出蛋白水解酶,會將腳上的死皮的細胞角蛋白分解出胺基酸。再加上葡萄球菌接著會將白氨酸分解成異戊酸,產生你熟悉的酸臭味。
甲硫醇由短桿菌代謝形成,它聞起來像腐爛的蔬菜,也存在於動物的糞便中。
除了這些外,丁酸、乙酸等等物質,共同作用會帶來更為酸爽的體驗。
到底誰的腳那麼臭?
腳臭高發人群的特徵:青春期、不穿襪子、穿尼龍襪子、不透氣的鞋。
如果有這樣一群人:青春期的男孩剛上完體育課,穿著一雙不透氣的鞋還沒有穿襪子。結合腳臭的三個特點。當他們聚集在一起就造成了腳臭的臭中之臭。
如何科學有效地消除腳臭?
想要根治腳臭,就不能相信電線桿上的小廣告。也不能相信朋友圈不靠譜的文章,天天用醋泡腳和襪子,反倒是弄巧成拙,搞得滿屋子酸臭味。
還有什麼偏方,比如說生薑泡腳、大蒜泡腳、茶葉泡腳、藥酒泡腳...差點把腳當菜做了。雖然這些偏方或許有效,但和消毒液、肥皂水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許多輕微腳臭者,每天15—30分鐘的偏方洗腳大法,不如認真用肥皂清洗。像消毒液這一類的,也只是治標不治本。雖然腳相對乾淨了,但是當我們重新把腳放到鞋子裡,就又被汙染了。
加很多佐料的泡腳大法,不適用於重度腳臭患者。科學治腳臭就要從源頭治理:淨腳+除菌。以下是臨床醫師總結的一些防治腳臭的辦法,主要包括:
腳臭、腳氣、腳氣病三者大不同
有一位福建男孩酷愛聞自己的襪子,結果導致真菌感染肺部,還好及時治療,沒有危及到生命。雖然小命撿回來了,但是從他滿是真菌的襪子中猜測,他十有八九是腳氣。
足蘚又稱為腳氣、香港腳,是由皮膚蘚菌引起的真菌感染,常發生在足底、腳趾間的皮膚,表現為水皰、浸漬、角化、脫屑、裂口,常伴有瘙癢,具有傳染性。
簡而言之就是,真菌導致腳氣,細菌導致腳臭,腳氣病是維生素B1攝入不足導致的。所以買藥的時候要看清楚,對症治腳,不然放姜放蒜都不靈。
雖然腳臭跟牙疼一樣,不致命但磨人。儘管腳臭很討厭,但三種味道的動物尤其喜歡腳臭。例如口味獨特的喵星人,靠腳臭尋找食物的蚊子,以及歷史上一位叫做陰子春的將軍。他認為洗腳就會打敗仗,史書上記載「身服垢汙,腳數年一洗」。所以他應該是歷史上當之無愧的臭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