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外儲能項目應用三元電池並不表示他們認可該項技術,在海外產業鏈中沒有磷酸鐵鋰電池可選。隨著特斯拉LFP+CTP事件的出現,海外儲能項目必將重新考慮磷酸鐵鋰電池的應用可行性。
一直以來,在車用領域,磷酸鐵鋰與三元材料就打的不可開交,隨著補貼的變化與成本的影響,雙方是各領風騷兩三年。對於車用市場,LFP電池是極為看重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份額佔比太大:三元材料的主要應用仍然是數碼和小動力端,車用市場的份額佔比一直到2019年都不到45%,而LFP則完全不同,受制於能量密度偏低、低溫性能劣勢影響,數碼市場看不到LFP的身影,車用市場的份額一直以來都將近70%,影響巨大。
這一狀況在2019年出現變化。
根據鑫欏資訊統計,2019年磷酸鐵鋰材料產量9.27萬噸,其中車用市場消耗僅5萬噸,同比少消耗0.5萬噸,而非車用市場用量則達到4.27萬噸,份額大幅提升至45.52%,變化明顯。
造成這一變化的因素有多方面,儲能的大幅增長居首功。
我們通過材料→電池廠這條產業鏈,篩選了全球主要儲能電池生產企業產量,初步統計發現,2019年全球儲能電池用量達到了19.95GWH,其中LFP電池6.3GWH,佔比31.57%,全部是國內電池廠家生產。
可以看到,儲能市場TOP3都是日韓企業,佔據了60%的市場份額,這也是三元佔據主導的主要原因。但是,這一現狀或將被打破。從多方面信息渠道反饋,2019年以來LG及三星SDI的儲能項目頻繁爆炸已經引起大量關注,作為家用儲能來說,三元的安全性受到置疑,2020年2月份,LG的儲能項目再次發生爆炸,令人印象深刻。鑫欏資訊認為,國外儲能項目應用三元電池並不表示他們認可該項技術,而是在海外產業鏈中沒有LFP電池可選,隨著特斯拉LFP+CTP事件的出現,海外儲能項目必將重新考慮LFP電池的應用可行性。
國內龍頭電池企業顯然已經注意到這一變化,CATL近日發布的200億定增項目中,與儲能相關的項目達到104億,可以明顯看到CATL在儲能方面的野心。同時,ATL也明確表示今年開始進入LFP儲能領域,針對海外市場進行開拓。而比亞迪的5G儲能項目也已經不是新聞,年初喊出LFP電池的佔比恢復到50%並不是隨口一說。
綜合各方面信息,我們認為,短期來看,車用領域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領域,特別是2020的市場份額會受CTP事件的影響出現一定回升;但是長期來看,LFP的優勢仍然是低成本、高安全、長循環,完美契合儲能市場需求,不管是儲能市場本身的增長,還是通過對三元體系的替代,都將帶領LFP走的更穩、更遠,死磕車用市場的日子也終將過去。
(文章來源:鑫欏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