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效應|太陽光為何能發電?

2021-01-18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

光伏效應


指光照使不均勻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結合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的現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轉化為電子、光能量轉化為電能量的過程;其次,是形成電壓過程。有了電壓,就像築高了大壩,如果兩者之間連通,就會形成電流的迴路。


太陽光照在半導體p-n結上,形成新的空穴-電子對,在p-n結電場的作用下,空穴由n區流向p區,電子由p區流向n區,接通電路後就形成電流。這就是光電效應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是將光伏效應從理論推向實際應用的科技成果。

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機理主要分為兩個方向——熱發電和光伏發電[21]。基於光電轉換原理,將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光伏發電技術因具有低汙染、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特點,成為太陽能電池研究中,一個炙手可熱的方向。

第一代太陽能電池

世界上第一塊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是由美國貝爾實驗室於1954年研製成功的。第一代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為矽晶片,主要分為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等。

第二代太陽能電池

第二代太陽能電池在第一代太陽能電池的研製基礎上,引進了薄膜技術。薄膜電池主要由襯底、襯底上厚度僅約1μm的光電材料薄膜以及電極等部分構成。其中光電薄膜部分主要以多晶矽、非晶矽和碲化鎘等材料構成居多。由於其節約材料,適合大規模製造而大大降低的太陽能電池的成本。目前多晶矽薄膜的生長方法主要有液相外延生長法、低壓化學氣相沉積法、快熱化學氣相沉積法、催化化學氣相沉積法、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超高真空化學氣相沉積、固相晶化法和區熔再結晶法等。多晶矽薄膜的生長方法也同樣延伸到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製備當中,成為太陽能電池發展的又一個新方向。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基於對太陽能電池能量損失機理以及對第一、第二代太陽能電池缺點的綜合分析,科研人員提出了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概念。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主要包括前後重疊電池、能帶電池、熱太陽能電池、熱載流子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以及鈣鈦礦多晶和單晶太陽能電池等等。

隨著科技的發展,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也必將逐步深入,也許在「未來世界」中,太陽能將代替傳統能源,被人類廣泛的應用。


相關焦點

  • 【光伏知識】解析太陽能光伏發電併網系統
    光伏發電是利用光生伏打效應,使太陽光輻射能轉變成電能的發電方式,是當今太陽光發電的主流。太陽光發電是無需通過熱過程直接將光能轉變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它包括光伏發電、光化學發電、光感應發電和光生物發電。太陽能發電系統可區分為兩大類別,一是獨立系統,二是系統聯繫系統(或稱為與交流電網聯繫系統)。
  • 一起來了解光伏發電
    「光生伏打效應」簡稱為「光伏效應」。 到了21世紀初,全球光伏新增機容量大幅增加,中國成為全球光伏發電安裝量增長最快的國家,總發電量也持續創下新高。隨著國家的政策補貼和發電技術的更新進步,光伏發電的成本也在逐步地下降。今後,光伏發電將會由獨立走向網電系統,在我國發電系統中佔據更加重要位置。
  • 光伏發電原理
    光伏發電原理--簡介  光伏發電,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太陽能發電,簡稱「光電」,它主要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就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 光伏發電原理是什麼?
    光伏發電原理是什麼?這是新進光伏人們對於光伏發電的問題之一。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其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 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各有什麼優缺點
    什麼是光伏發電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的光生伏打效應將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基本的部件太陽能電池板,是光轉電的方式。其中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 光伏發電是什麼?光伏發電的優缺點有哪些?
    光伏發電是什麼?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主要部件由電子元器件構成。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 屋頂光伏發電有輻射嗎_農村屋頂光伏發電利弊分析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主要部件由電子元器件構成。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光伏發電的主要原理是半導體的光電效應。
  • 光伏發電簡介和原理分析
    什麼是光伏發電?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光伏發電原理  光伏發電是根據光生伏特效應原理,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 光伏電站的發電原理、組成、主要設備、運行和維護
    一、光伏電站的發電原理光伏發電是指利用太陽能電池這種半導體電子器件的P-N結光生伏打效應原理有效地吸收太陽光輻射能,
  • 光伏電站逐步普及,且看太陽能怎麼發電
    近年來,光伏發電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農村用電條件大幅提升,用能方式深刻變革,帶動脫貧效果明顯。光伏扶貧工程收益穩定、見效較快,直接帶動脫貧作用明顯,也是國家能源局的一項重要工作。那麼太陽能怎麼發電,為什麼能帶動扶貧呢?  太陽能怎麼發電?
  • 一文看懂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的區別
    光伏發電概念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主要部件由電子元器件構成。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 光伏發電的工作原理以及優缺點介紹
    一、光伏發電定義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
  •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組成和發電原理介紹
    一、太陽能供電系統組成太陽能發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組、太陽能控制器、蓄電池(組)組成。如輸出電源為交流220V或110V並且要和市電互補,還需要配置逆變器和市電智能切換器。1、太陽能電池陣列即太陽能電池板這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的最核心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將太陽能光子轉化為電能,從而推動負載工作。太陽能電池分為單晶矽太電池、多晶矽太陽電池、非晶矽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光伏發電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電子元件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光伏發電的優點是較少受地域限 制,因為陽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統還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低汙染、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及建設同期短的優點。
  • 100個為什麼讓你了解分布式光伏發電
    光伏發電是指利用太陽能輻射直接轉變成電能的發電方式,光伏發電是當今太陽能發電的主流,所以,現在人們常說的太陽能發電就是光伏發電。  1839年,19歲的法國貝克勒爾做物理實驗時,發現在導電液中的兩種金屬電極用光照射時電流會加強,從而發現了「光生伏打效應」。1930年,郞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應」製造太陽能電池,使太陽能變成電能。  1932年奧杜博特和斯託拉製成第一塊「硫化鎘」太陽能電池。  1941年奧杜在矽上發現光伏效應。
  • 花22萬屋頂建光伏發電 為何變成違章建築被拆除?
    事件 :花了22萬元建好光伏發電,被拆了25日上午,記者趕到集美區灌口鎮這位市民家裡時,集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正準備撤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拆除了該市民屋頂十幾塊太陽能板,但考慮到整體安全問題,剩餘的太陽能板讓市民自行拆除。
  • 科普:光伏是如何發電的?
    科普:光伏是如何發電的?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主要部件由電子元器件構成。那麼,具體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起源和發展
    早在1839年,法國科學家貝克雷爾(Becqurel)就發現,光照能使半導體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這種現象後來被稱為「光生伏打效應」,簡稱「光伏效應」。1954年,美國科學家恰賓和皮爾松在美國貝爾實驗室首次製成了實用的單晶矽太陽電池,誕生了將太陽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實用光伏發電技術。  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全球能源危機和大氣汙染問題日益突出,傳統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時全球約有20億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應。
  •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特點是什麼?
    太陽能光伏發電特點是什麼?首先,光伏發電是根據光生伏特效應原理,利用太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不論是獨立使用還是併網發電,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它們主要由電子元器件構成,但不涉及機械部件。所以,光伏發電設備極為精煉,可靠穩定壽命長、安裝維護簡便。
  • 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100問——原理及意義篇
    分布式發電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測,充分利用當地的太陽能資源,替代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2.您知道光伏發電的歷史起源嗎?1839年,19歲的法國貝克勒爾做物理實驗時,發現在導電液中的兩種金屬電極用光照射時電流會加強,從而發現了「光生伏打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