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人類已經建立了高度發達的文明成就,人類可以製造火車、飛機、宇宙飛船等,人類正在開心地享受著這太平盛世,可是在繁榮盛世的背後卻隱藏著很多危機,比如氣候變暖、地震海嘯、洪水乾旱......不過這些災難對人類威脅都緩慢的,目前人類面對最大的威脅來自太空中,那就是隕石撞擊。
根據科學家估計,在地球周圍大概存在1.9萬顆近地小行星,其中直徑超過1公裡具有危害性的近地小行星達到500顆,只要其中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就會造成巨大損失,歷史上就發生過多次隕石撞地球造成的巨大災難,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公裡長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98%以上的生物滅絕,其中就包括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科學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沿海地區發現了當年那顆隕石撞擊地點;1908年一顆隕石在西伯利亞上空爆炸,釋放相當於2000萬噸TNT當量的能量,摧毀了數千平方公裡的森林;1976年我國吉林省下了一場罕見的隕石雨,其中最大的一顆隕石重達1.7噸,好在這場隕石雨發生的地方是野外而不是城市,所以這場罕見且規模巨大的隕石雨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隕石的降落時間和地點,沒有任何的規律性可言,也就是說它是一種機率性的問題。總的來看,地球表面總面積約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總面積約為1.39億平方公裡,約佔地表總面積的29%左右,因此,一顆隕石想要即使降落在地球上,也僅有29%的機率能夠降落到陸地上。
而即使在陸地上也不全是人類的居住地,其中原始森林、高山等等佔地面積也很大,而且人類的居住地大都比較的集中,這樣更加降低了隕石降落在有人類居住地方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