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2日,四川宜賓恆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爆燃事故,導致19人死亡。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員將無包裝標識的氯酸鈉當作丁醯胺,補充投入到2R301釜中進行脫水操作引發爆炸著火。事故釋放的爆炸總能量為230公斤TNT當量,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傷。
2017年5月23日,張石高速淶源段浮圖峪5號隧道距出口30米處,發生重大爆炸燃燒事故。現場清理發現13人死亡,3人受重傷,事故是由載有氯酸鈉的危險品車輛爆炸導致。相當於2-2.5頓TNT爆炸能量。
兩次重大事故奪去了32條生命,都是因為氯酸鈉,那到底什麼是氯酸鈉,為什麼化工品會造成這麼大的破壞力,等同於成噸TNT爆炸量。
氯酸鈉其實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化工品,用於印染工業與無機工業;可用於製造二氧化氯,亞氯酸鈉及高氯酸鹽;可用於除草劑;.醫藥工業用於製造藥用氧化鋅、二硫基丁二酸鈉;顏料工業用於製造高級氧化鋅和華蘭;.是漂白劑,用於造紙、鞣革.礦石處理;還可用於海水提溴和製造印刷油墨、炸藥等。
可見氯酸鈉的用途非常廣泛,很多化工廠都在生產,中國年產量幾十萬噸,但氯酸鈉同時也是一種危險化學品,不但易爆炸、燃燒,還有毒性。
氯酸鈉化學式為 NaClO3 ,相對分子質量106.44。通常為白色或微黃色等軸晶體。味鹹而涼,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在酸性溶液中有強氧化作用,300℃ 以上分解出氧氣。氯酸鈉不穩定。與磷、硫及有機物混合受撞擊時易發生燃燒和爆炸,易吸潮結塊。氯酸鈉與鹽酸反應形成二氧化氯與氯氣,無法得到純淨的氯氣,而前者極易爆炸造成事故。
氯酸銨是白色或微黃色晶體,如果沒有外包裝文字,靠人工根本無法識別出來,認為是普通化工品,處理不當,造成巨大破壞。
在宜賓爆炸事故中,是因為氯酸鈉外包裝上沒有文字說明,氯酸鈉外觀上與其他化工品並沒有明顯區別,容易造成誤用,引起爆炸。在張石高速爆炸事故中,是因為車輛碰撞,造成車輛內氯酸鈉爆炸。
對氯酸鈉等危險品的使用和識別,不能依靠人員的經驗,必須藉助設備進行快速檢查、鑑定。在宜賓爆炸事故中,如在出庫或投料前如有手持鑑定設備,就可快速識別出是何種化工品,避免誤投,在張石高速爆炸事故中,如高速等部門有快速的鑑定設備,判斷車輛裝載的是否危險化工品,也可提前布置更多應對措施,減少事故發生。
對於危險化工品的快速識別、鑑定,可使用CR2000有毒有害識別儀,設備可快速識別有害液體、固體和粉末物質, 提供物品成分危險級別、處置方法、儲運等信息。
CR2000專用於對危化品、爆炸物等毒害物質識別,對於像氯酸鈉等大量危險化工品都可準確識別出。
這樣,對於不確定種類的化工品,現場人員可使用CR2000設備進行快速鑑定,而不必通過採樣,送到化驗室進行檢測,在不影響生產作業、交通運輸的情況,實現對危險化學品的現場鑑定,從而避免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