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 10:44 |江幹應急管理
事故情況
時間:2019年5月23日
地點:韓國江原道
事故情況:氫氣罐爆炸
傷亡情況:2死6傷
韓國江原道江陵市一家工廠23日傍晚6點22分左右發生一起氫氣罐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6人受傷。
事故
情況
據當地媒體報導,事發工廠位於江陵市大田洞科技園區,主要負責生產顯示器設備所需的陶瓷零部件。當地時間傍晚6時20分(北京時間5時20分)許,工人正在對容量為400升的氫氣罐進行測試。不料,氫氣罐發生爆炸。
事故發生後,當地消防部門派遣150餘人投入救援。消防局擔心有被埋者,連夜進行7次搜查,最終確認沒有被埋者。
事故導致了工廠3棟樓的破損,附近一處建築物倒塌,鋼筋嚴重彎曲。爆炸聲傳播至8公裡之外,不僅是工業園,附近的商店也成了一片廢墟。據稱,「爆炸的氫氣罐殘骸從事故點飛至距離300米遠的地方。」
原因
猜測
在此後的報導中,有專家指出是氫氣罐安全裝置未啟動、容器焊接不良、氫注入不好是發生此次事故的可能原因。爆炸引起火柱,但並未引發火災。原因在於氫比空氣輕14倍,在空氣中迅速擴散,周圍沒有易燃物,因此未引起火災。
該事件是韓國國內首次發生的涉及氫氣的爆炸事故,也是近年來全球首次發生在氫氣製取儲存過程中的爆炸事故。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相關人士強調,本次事件是「在實驗的過程所產生的不幸,在加氫站的普及過程中,由於技術原理的不同,出現類似的事故概率極小。」「
韓國氫能聯盟秘書長表示:「這是世界上一次不尋常的事故,要找出原因並不容易。」「
漢陽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接受採訪時談到:「到目前為止,該事件被視為工業氫氣壓力儲罐的壓力爆炸。爆炸沒有發生火災,壓力爆炸與燃燒爆炸有所不同。在沒有發生火焰的狀態下,存在由於安全容器和相關安全設備的故障導致壓力突然增加引發容器發生物理爆炸的可能性。」
雖然爆炸沒有引發火災等後續事故,但該事件向業界敲響了警鐘。 儲罐貫穿氫氣制、儲、運、用各個環節,各方高度關注此次事件的調查結果。在韓國,氫氣不受危險品安全管理法規管制。此次事件將直接增加部分民眾對加氫站、燃料電池車的質疑。
氫
知識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低碳,甚至「零」碳排放,一直受到大家的推崇。
2H2+O2=(點燃)2H2O
1理化特性
無色、無臭的氣體。很難液化。液態氫無色透明。極易擴散和滲透。微溶於水,不溶於乙醇、乙醚。熔點-259.2℃,沸點-252.8℃,氣體密度0.0899 g/L,液體密度0.071 g/cm3 ,臨界壓力1.30 MPa,臨界溫度-240℃,蒸氣壓13.33 kPa(-257.9℃),爆炸極限4%~75%,自燃溫度500℃,最小點火能0.019 mJ,最大爆炸壓力0.720 MPa。
2危險性類別
第2.1類 易燃氣體
3燃爆危害
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或明火即發生爆炸。比空氣輕,在室內使用和儲存時,漏氣上升滯留屋頂,遇火星會引起爆炸。在空氣中燃燒時,火焰透明,不易被發現。
4氫氣的存儲
通常製得的氫氣,有三種儲存途徑。一種是將製得的通過壓縮機壓縮,存儲在中低壓壓力等級的儲氫罐。當製得的氫氣量足夠大時,可以利用現有的地下洞穴或天然氣氣穴存儲,地下儲存的氫氣壓力水平範圍為2MPa至18MPa;
若設備允許,可將製得的氫氣,通過低溫液化,儲存到低溫液態儲氫罐,其儲氫量相比壓縮儲氫要大很多,同等空間的情況下,若壓縮儲氫提供氫儲量100千瓦時(kWh),低溫液態存儲儲氫量可以達100GWh。
5洩漏應急處置
根據氣體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消除所有點火源。使用防爆等級達到ⅡC級的通訊工具。應急人員應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防靜電服,液氫洩漏時穿防寒、防靜電服。採取關閉閥門或堵漏等措施切斷氣源,並用霧狀水保護搶險人員、驅散漏出氣。隔離洩漏區直至氣體散盡。
氫能在世界能源轉型中的角色價值日益凸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近年紛紛大力支持氫能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能源、汽車、金融公司開始涉足氫能相關業務。
這次的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安全是氫能發展必須守住的底線!
氫氣的危化品屬性
不應隨著可能作為能源管理
而被選擇性忽視,
反而更應該引起重視,
尤其在化工安全事故和
電動車自燃事故頻發的當下!
(來源:班組安全)
15592706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