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爆炸案宣判勾起沉痛回憶,媒體:再次敲響安全生產警鐘

2020-12-04 西部網

法治日報12月2日消息,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法槌落下,回音沉重。江蘇多地法院在同一天對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集中宣判,是對事故原因和問題的全面回溯,是對事故責任的梳理和定性,是對責任單位和人員的懲戒以及其他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震懾,是對死傷者的告慰,也是對法律底線和安全生產底線的重申。

響水「3·21」案宣判不可避免地勾起人們對事故的沉痛回憶——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直接經濟損失19.86億元。這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條條鮮活生命的逝去,是很多家庭的破碎,是受害者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是不可逆的負面影響。這些都由人禍引起,都是事故相關犯罪的危害後果。案件的宣判再次敲響了安全生產的警鐘,值得全社會反思,也應該成為企業、監管部門等主體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一種強有力的倒逼和督促。

發生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判決表明,在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中,各個責任環節均出現了「掉鏈子」的問題。涉事企業作為直接責任主體和主要責任主體,從安全員、安全科長,到安全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乃至所歸屬集團的原任及現任董事長、總經理,層層失守。鹽城市環境監測中心等6家中介機構弄虛作假,掩蓋了企業的重大風險和事故隱患,幹擾誤導了有關部門的監管工作。當地市縣環保、應急管理等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執法不力,監管疏失,把關不嚴,玩忽職守。這些責任鏈條本應環環相扣,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卻全線失守。而如果在企業經營管理、環評監測、監管等任何一個環節較較真,守住底線,就能夠早一點發現事故隱患,就能夠避免事故的發生。

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暴露出相關責任主體法律意識、安全生產責任意識的淡薄以及對規則缺乏敬畏,這是事故的最大教訓,也是我們在今後的安全生產工作中必須封堵的漏洞和補強的環節。

安全生產事故猛於虎,各相關方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不能總是等到事故發生以後再亡羊補牢,再壯士斷腕,再颳起整治的疾風驟雨,而必須加強事前預防和事中幹預。只有及時查找隱患、消除風險,把事故化解到萌芽狀態,或者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把安全生產成本降到最低。禍患常積於忽微,著名的海恩法則以及無數的事故教訓告訴我們,任何嚴重事故都是有徵兆的,每個事故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包括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在內,很多安全生產事故,尤其是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在發生之前,都曾暴露出問題和隱患,都曾出現過很明顯的事故苗頭,甚至已經發生了一些中小事故,但並沒有引起涉事企業、監管部門等的足夠重視,以致最終釀成大禍。

目前,無論是環境保護法、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還是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都明確了各個主體、各個環節的安全生產責任,詳細規定了各項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規範、標準和操作流程,列出了經營單位、監測評估機構、監管部門等發現事故隱患、排除事故風險、預防事故發生、控制事故發展的義務,各責任主體必須增強法律意識、底線意識和憂患意識,始終繃緊安全生產、安全監管的弦,摒棄僥倖心理、投機心理、麻痺心理,老老實實、規規矩矩按照法律和制度辦事。只有保持對事故隱患和風險的高度敏感和警惕,重視每一次輕微事故、每一起未遂先兆、每一起事故隱患,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以嚴格的標準及時預警問題、整改問題、堵塞漏洞、化解風險,才能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才能形成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築牢安全生產防線,從而積小安全為大安全。

(原題為《響水爆炸案宣判再敲安全生產警鐘》)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響水特大爆炸案宣判再次敲響警鐘
    威利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2019年3月21日,江蘇省響水縣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9人住院治療,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86億元。法院審理指出,天嘉宜公司與其控股母公司存在多項不法行為。該公司無視國家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長期違法違規貯存、處置硝化廢料,企業管理混亂,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這裡,「多項」「長期」等關鍵詞分外刺眼扎心。
  • 法治日報:響水爆炸案宣判再敲安全生產警鐘 別等事發後再亡羊補牢
    江蘇多地法院在同一天對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集中宣判,是對事故原因和問題的全面回溯,是對事故責任的梳理和定性,是對責任單位和人員的懲戒以及其他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震懾,是對死傷者的告慰,也是對法律底線和安全生產底線的重申。
  •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案宣判再次敲響警鐘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江蘇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 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 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2020-12-0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響水爆炸案一審宣判,53人被判刑,多家上市公司已退出工業園
    來源:野馬財經來源/野馬財經爆炸案帶給化工行業的震動還在繼續。11月30日, "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江蘇吳中在2016年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收購了響水恆利達100%的股權,交易對價6億元。爆炸事故使響水恆利達生產陷入停滯,業績承諾無法完成,今年江蘇吳中註銷了業績承諾補償股份。江蘇吳中主營業務是服裝皮革製品、以及醫藥和房地產。
  • 江蘇響水「3·21」 特大爆炸系列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江蘇響水78死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7個被告單位
    江蘇響水78死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罪名有哪些?真是不思悔改!天津塘沽大爆炸還不引以為戒嗎?78條人命!76個重傷!相當於154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
  • 江蘇響水致78死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江蘇爆炸事故案宣判,天嘉宜公司偽造文件,總經理被判刑
    文丨糞提 審丨易桉導讀:去年三月二十一日在江蘇響水的一聲巨響沒人忘記,78人在事故中喪生,這起特別重大的化學廢料爆炸事故為當地人帶來了傷害。如今時間過去一年多了,涉案的七家企業與五十三名個人近日迎來一審判決。
  • 江蘇響水致78死爆炸案一審宣判:53人獲刑
    來源:江蘇新聞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公司原總經理獲刑20年,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記者 | 彭強 編輯 | 1 江蘇鹽城響水特大爆炸案一審宣判結果公布。 據江蘇新聞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及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七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2019年3月21日14時48分許,位於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事故發生後已被吊銷營業執照,以下簡稱天嘉宜公司)長期違法貯存的硝化廢料因持續積熱升溫導致自燃,燃燒引發硝化廢料爆炸,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直接經濟損失198635.07萬元。
  •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氫氣瓶爆炸敲響安全警鐘
    氫氣瓶爆炸敲響安全警鐘     本報1月4日刊發了《氫氣瓶爆炸 傷者成「黑人」》的報導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一些市民致電本報,對其居住、生活環境的安全性表示擔憂,同時提出了液化氣罐能否充氫氣
  •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53名被告人被判處刑罰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53名被告人被判處刑罰 2020-11-30 13:04:45、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每經午時 | 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每經編輯:畢陸名1丨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 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每經AI快訊,11月30日,今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煤礦事故致16人死亡,再次敲響安全生產警鐘
    也就是說,從初步起因看,這可能又是一場安全管理漏洞導致的事故。  在煤礦的生產運作中,皮帶道是重要的輔助運輸設備,因皮帶起火引發的安全事故,這也不是第一例。比如2015年,黑龍江省杏花煤礦也曾發生類似事故,造成21人遇難、1人下落不明,這起案例被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開通報,以達到警示效果。  那麼,已經有警示和教訓在先,為何再次重蹈覆轍?
  •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案一審宣判!53人獲刑,涉事公司法人被判20年
    江蘇省某個中院和所管轄的響水等7個基層法院,對江蘇響水某個公司發生的一起爆炸事件及22起案件進行第一次審理宣判。這個事件中導致有78人死亡,法院對他們7個被告的相關單位以及53位被告人進行依法判決。關於涉事公司的法人,宣判判處有期徒刑20年。
  • 【安全提醒】2死6傷!氫氣制儲爆炸事故敲響警鐘! 
    事故   情況   據當地媒體報導,事發工廠位於江陵市大田洞科技園區,主要負責生產顯示器設備所需的陶瓷零部件。據稱,「爆炸的氫氣罐殘骸從事故點飛至距離300米遠的地方。」爆炸引起火柱,但並未引發火災。原因在於氫比空氣輕14倍,在空氣中迅速擴散,周圍沒有易燃物,因此未引起火災。   該事件是韓國國內首次發生的涉及氫氣的爆炸事故,也是近年來全球首次發生在氫氣製取儲存過程中的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