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因鬥獸場而生,它們訓練有素,肌肉發達,性格堅韌,搏鬥時快速分泌出高濃度度的睪丸激素,可以讓它們暫時忘記疼痛,展現出極強的殺傷力。但隨著世界各地動物保護法的逐漸完善,鬥獸場已經基本消失,比特犬逐漸成為伴侶犬和看家護院的守衛犬。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為鬥獸場而生的比特犬已經基本消失了。
在鬥獸場盛行之時,並非所有比特犬都有資格走進鬥獸場,對它們的篩選極其嚴格。但是無論從體形還是咬傷方面,比特犬都無法與世界上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東北虎(西伯利亞虎)相比較。所以我們必須給假定會出場的一方比特犬加大籌碼。
首先我們要知道東北虎是伏擊性狩獵,當獵物靠近時,老虎會突然跳出,將其鋒利的爪子插進獵物身體,用牙齒咬住獵物的脖子或後腦,然後將獵物的脊椎折斷。所以必須排除老虎伏擊,因為幾乎沒有任何陸地物種能躲過東北虎的偷襲。現在我們假定有十隻訓練有素的比特犬,每一隻都參加過鬥獸場搏鬥,當它們與東北虎遭遇時哪一方會取得勝利呢?
因為我們的問題是假定,所以必須找到一個「第三者」作為數據,而野生狼成為完美的數據轉換量。可以說比特犬對戰野狼的視頻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這也側面反映出,人們也想用這種方式來測試比特犬的戰力究竟有多強。然而細心觀察你不難發現,比特犬的戰勝記錄幾乎沒有,最好的結局也就是單只野狼主動退出戰鬥。
而生活在亞洲東北部的野生東北虎,其生活區域與灰狼相重疊。生活在亞洲北部的灰狼通常由5-10組成狩獵團隊,可以殺死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然而,灰狼的種群數量卻隨著東北虎的數量增加而減少,隨著東北虎的減少而數量增加,也就是說在亞洲北部能夠對灰狼造成威脅的只有東北虎,當然還包括人類。
對於生活在亞洲北部的灰狼來說,成群結隊也許才是它們敢於面對森林之王的唯一機會,但事實卻是東北虎經常主動殺死並驅趕狼群離開它的領地,並將灰狼屍體丟棄在它的領地附近。
到這裡答案已經非常明顯。十隻訓練有素的比特犬也很難擊敗由十頭狼組成的野狼群,而狼群在面對東北虎時則要考慮能否生存下去。如果一定要說多少只比特犬可以擊敗東北虎,我覺得50隻可能還靠點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