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和虎貓就像是平行世界裡的兩條直線一樣,永遠也不會有交集的機會。因為虎貓是野生的貓科動物,而比特犬是人工飼養下的鬥犬。並且虎貓的保護級別為瀕危(EN),假如比特犬對它有想法也會被保護人員獵殺。如果非要讓兩種動物「決一雌雄」的話,我認為虎貓的優勢更大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虎貓
相比而言,大家可能對豹貓的名字比虎貓要熟悉一些。其實,從外觀上看,豹貓和虎貓有著相似體色和斑紋,不同的是,虎貓要比豹貓大一些,而且豹貓主要分布在亞洲地區,虎貓則是美洲獨有的貓科動物。除此之外,從兩種動物頭上的斑紋也能區分它們,虎貓的頭長有兩條由點組成的黑色豎紋,而豹貓頭上的兩條豎紋為直線。最後是生物學分類,虎貓是貓科貓亞科虎貓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豹貓則是貓科貓亞科豹貓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
因此,虎貓並不是豹貓,它們從屬開始就已經不同了。


在虎貓屬下有8個不同的模式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虎貓、長尾虎貓以及小斑虎貓等等。在8種虎貓中,屬虎貓的指名模式種體型最大,主要分布於中、南美洲的森林深處,獨居,生性謹慎,在野外很少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
虎貓(指名模式種)的體長平均在1米左右(不含尾巴),體重平均在13公斤左右,而其他的虎貓種比虎貓要小一些,平均只有60公分左右的體長(不含尾巴),平均6公斤左右的體重。
無論是哪一種虎貓,它們都是獨居的食肉動物,它們的主要獵物以鳥類、嚙齒類動物、猴子、蛇等動物為主。
由於虎貓與豹貓一樣,都有著漂亮的外表,所以虎貓也遭到了人類的捕殺。據統計,美國每年最多有接近15萬張野生虎貓的皮被拿出來銷售。再加上人類對樹木的砍伐使得它們的棲息地越來越小。慢慢的,虎貓成為瀕危動物。
比特犬
比特犬相信大家都比較的熟悉了,它是一種為了戰鬥而人工培育出來的犬種。在鬥犬中,比特犬的體型並不佔優勢,戰鬥力比較強的比特犬的平均體長在70公分左右,體重在40公斤左右,這個數據比起一些大型的犬(比如藏獒)來說要差一些。但是,它依然被稱為「犬界戰神」,原因就是它毫不畏懼的戰鬥心態、戰鬥力不怕疼的身體素質、強大的持續爆發能力。簡單的說就是不怕死、戰鬥輸出持久。
其實,很多人對比特犬的不怕疼有一些誤解,它並不是真的不怕疼,在戰鬥結束後,傷口也會讓它齜牙咧嘴,但是在戰鬥時持續分泌的睪丸激素可以讓它保持興奮暫時的忘記疼痛。
為什麼說虎貓能打過比特犬?
從上面兩種動物的對比我們能夠看出,兩種動物的體型差距有些明顯,尤其像長尾虎貓這樣的小型虎貓,體重上比比特犬小了足足有7倍左右。一般情況下,有著巨大體型差的動物之間的比較,都是體型優勢的動物戰鬥力更強。那麼,為什麼說小體型的虎貓反而能夠打得過比特犬呢?原因有兩點。
01 靈活性
靈活是貓科動物的標籤,尤其是小型的貓科動物,它們的靈活性更是很少有動物與之抗衡,這一點從虎貓能夠捕殺樹上的猴子就能看出。在戰鬥中,靈活性更強的動物顯然更有優勢,它能及時的躲避對方的攻擊,而且能夠快速地抓住對方的空檔反擊。
這是虎貓的第一個優勢。
02 戰鬥力對比
雖然比特犬被稱為「犬界戰神」,但是它的也僅僅是在人工飼養下的狗狗中比較厲害,它可以通過不斷地與對手撕咬以及不怕疼的特性,讓對手崩潰。但是遇到有著豐富的戰鬥技巧以及強大野性的虎貓,它的戰鬥力就體現不出來了。首先,虎貓不可能與它正面撕咬,其次,虎貓雖小,但是它有著尖利的爪子和犬齒,能夠持續地給比特犬造成傷害。一旦流血過多,最後倒在地上的就是比特犬了。其實,這一點可以參考貓狗大戰,一隻家養的貓都能越級挑戰一條比它大多倍的狗狗。
總結
體型雖然在動物的對戰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絕對不是參考動物戰鬥力強弱的唯一標準,還要綜合考慮兩種動物的其他因素,比如野性、靈活性、戰鬥技巧等等。
因此,我認為虎貓是能夠打過比特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