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隻比特犬放入非洲大草原,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團滅,不知道會便宜了哪個幸運兒,因為它們在非洲草原上就是20塊行走的大肉。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起來看一下!
比特犬
誠然,作為目前寵物犬裡最具殺傷力的猛犬,比特的攻擊力確實不弱。比特犬是一種由美國的斯塔福犬和牛頭梗鬥犬兩者培育出來一種犬種,比特犬由於它在激烈打鬥過程中,睪丸快速分泌一種激素,這種激素讓該犬在打鬥興奮時疼痛神經反應減弱,簡單說就是身體受傷不知道疼痛。也因為它的這一特性,比特犬屬於非常兇猛具有強殺傷力的好鬥犬種。也因為在興奮狀態睪丸能快速分泌獨有的「神經麻痺」激素,導致該犬種的持久戰鬥或者運動的耐力也比較強。
起源於19世紀的比特犬最開始是為了迎合鬥犬市場而雜交出來的一種犬種。它以攻擊力強,耐力強並且不懼疼痛而著稱。至於它耐力強且不懼疼痛的原因是因為它能在戰鬥時適當大量的睪丸激素,就和運動員打了興奮劑一樣。但是當激素褪去,它也會感覺到劇烈的虛弱和疼痛。
狗的祖先是由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了打獵覓食和生產生活,從群居習性的狼演變馴化而來的,狗自然也延續了狼的群居特點,將20隻比特犬放入空曠的草原大自然,它們也一樣是群居生活。問題是,現在的狗已經退化了它們祖先狼性的荒野覓食能力,僅靠自身能力,存活率是很低的。
在非洲大草原上狼群和獅子老虎等猛獸都很多,而比特犬不具備群狼攻擊敵人的特性,20隻杜高犬遇到非洲大草原裡的野生兇猛動物,群狗未必能戰勝一隻兩隻野獸,也許四處逃竄是最終結局。這時候我們假設是20個人,那我相信智慧的人類20個在非洲大草原要生存下來是沒問題的。
正因為這樣的特性,所以在世界鬥犬界,它是當之無愧的奪冠熱門,也一直深受鬥犬人士的喜愛。如果只是憑藉這個特性就想在非洲草原生存,顯然是不夠的,為什麼呢?
非洲草原的生存環境
縱觀全球人類所能到達的地區,可能沒有哪個能趕上非洲草原的生存環境惡劣。單單是這裡超長的旱季,就不是任何動物能忍受的。任何外來的非土生物種,所面臨的第一關就是非洲草原的惡劣環境。僅僅這一關,就能淘汰很多物種。
另外,非洲草原上擁有眾多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
非洲大草原有很多兇猛的野獸,如獅子老虎之類,也有很多天生帶毒的生物,還有許多的群居類食草動物,數量龐大,不可小覷,比特犬沒有生活在那個環境,當然也對未知的危險不知曉。
首先是非洲獅。眾所周知,獅子是群居動物,雄獅擁有超強的戰鬥力,雌獅不但單體作戰能力不弱,並且還善於配合。另外,體型相當的犬科打不過貓科,這基本上是共識,那就更不要說體型遠超比特的獅子了。
再者就是非洲二哥。斑鬣狗作為草原上最臭名昭著的動物,至今完好地活躍在非洲草原,這就是它實力的象徵。善於投機善於配合併且攻擊力不俗,不懂配合的比特遇見它們可能連骨頭都剩不下!
還有就是非洲三哥。可能是二哥的光芒太強,讓它們的名聲被掩蓋了。但是,不得不說,它們在非洲草原上也是一大霸主,它們就是非洲野犬。這也是一個群居生物,並且非常善於配合,鬣狗的掏肛絕技它們也會,有時還會掏鬣狗幾下。並且,它們耐力超強,能以50公裡的速度連續奔跑5公裡,這是它們捕獵的重要致勝法寶。
拋開這三個不提,其餘的像單挑能力不俗的花豹,速度驚人的獵豹,還有水中霸主尼羅鱷,再加上非洲數不勝數的毒蛇,這些動物根本就不是比特能招架住的。
另外,非洲草原上的獵物眾多,但是比特可能都捕捉不到。不說體型巨大的大象犀牛長頸鹿,就說野牛斑馬角馬以及各種羚羊,這些根本就不是人工養殖的比特所能捕獲的。
所以,20隻比特放入非洲草原,那麼被獵殺當作獵物,要麼比較幸運不被發現,但是也會被餓死,最終也逃脫不了被其它捕食者吞入腹中的結局。區別僅在於,是活著被吃還是死了被吃。想在非洲草原上過一星期,無異於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