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iStock
非洲大草原,這片古老廣沃又狂野的土地,是自然界的奇觀,是全世界最聲勢浩大的動物樂園,是很多自然愛好者嚮往的地方。
你是否也想去非洲大草原看一看,看無盡的草原,成群的大象,孤獨的獅王,一年一度生死角逐的遷徙之戰……
然而,疫情尚未結束,非洲又那麼遙遠,怎麼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非洲草原「野性之旅」呢?
去年七月,迪士尼動畫電影《獅子王》「真獅版」在各大院線熱映。威武的獅王木法沙被風吹動的鬃毛索索浮動,萌化人心的小辛巴嗚嗚掙扎,25年的經典故事在銀幕重現。
圖片來源:電影《獅子王》
圖片來源:電影《獅子王》
《獅子王》的故事就發生在非洲大草原,這個浪漫而鼓舞人心的故事喚起了我們很多人童年的回憶,但是,對於《獅子王》中那些經典角色的動物原型你了解多少?這些動物在非洲大草原上真實的生存狀況又是什麼樣的?
今天小編就結合現實世界中的動物原型,給大家講講動物主角們的真實生活。
你知道嗎?上海科技館「動物世界」展區裡也有那麼一塊「榮耀之石」,為大家講述著不一樣的獅群故事。
上海科技館「動物世界」展區
當一個新的雄獅群作為首領接管了一個獅群後,往往對獅群的幼獅進行殘殺。這一行為被稱為噬嬰行為。
非洲獅的社會性極強,數只有血緣關係的雌獅和幼崽構成獅群的核心,而威風凜凜的雄獅其實是外來者。雄性幼崽長到2-3歲時,便被「趕出家門」獨自流浪。
在獅群中,獅媽媽是名副其實的「超級辣媽」,不僅撫育幼崽,還要外出狩獵。雄獅更擅長守護領地,通常只在捕獵水牛、長頸鹿等大型動物時才會參與圍捕。
上海科技館「動物世界」展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這次「真獅版」《獅子王》中,斑鬣狗們出場的時候總伴隨著陣陣「笑聲」。這可不是為了搞笑,事實上,這種「笑聲」是斑鬣狗的標誌性特徵之一,包含著不同的意思:呼喚同伴、警示、憤怒、驚嚇獵物等等。
獅子是非洲地區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但是被譽為「草原之王」的獅子,在自然界也並非沒有對手,斑鬣狗就是它們的宿敵。
斑鬣狗是現存最大的鬣狗科動物。它們的牙齒可咬碎骨頭,強壯的頸肩部能使它們輕鬆搬運沉重的獸屍。斑鬣狗常常集群捕食中大型有蹄類,是非洲草原上僅次於獅子的大型掠食動物。除此之外,斑鬣狗還能依仗靈敏的嗅覺快速準確地追蹤、搶奪其他食肉動物捕獲的獵物。
那麼,問題來了:一隻獅子可以打敗多少只斑鬣狗呢?
讓我們先來回憶一下電影裡的兩次獅狗大戰的場景:
第一次,木法沙單槍匹馬從斑鬣狗老巢中救出辛巴。
第二次,辛巴帶領一眾夥伴和一群母獅與斑鬣狗群混戰,最後獲勝。
這兩幕和自然界中的實戰結果基本吻合。
獅子打敗斑鬣狗,主要依靠兩大法寶:
一頭成年大雄獅,尤其是鬃毛非常旺盛的雄獅,對敵人的威懾力更大。在草原上,兩頭威猛的雄獅嚇跑20隻左右的斑鬣狗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的,雖然它們在數量和體重上並不佔優勢。但是雄獅一旦能夠抓住機會殺死一隻斑鬣狗,那麼其他斑鬣狗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這就是木法沙能夠以一敵眾,擊敗斑鬣狗群的法寶。
戰鬥中所有成員的體重之和較大的一方,勝率較大。這就是在最後群雄混戰中,辛巴和他的團隊能夠獲勝的主要原因。
疣豬位列全球十大最醜的動物之一,屬於野豬的一類,身上有稀疏的毛;腦袋和身體的比例看上去有點失調,大大的腦袋佔了身體的三分之一。嘴巴兩側長有獠牙。
上海科技館「動物世界」展區
那麼可愛的彭彭究竟是「他」還是「她」呢?
《獅子王》電影中還有很多其他動物,例如斑馬、長頸鹿、跳羚、瞪羚等,想要了解更多非洲大草原動物的小夥伴們,歡迎來上海科技館「動物世界」展區,在這裡既能讓你仿佛置身非洲草原,又能勾起你童年的回憶。
立體書的使用說明
上海科技館(浦東新區世紀大道)二樓院士風採長廊附近、一樓地殼探秘展區附近、B樓6號門附近的3個博物館商店均有售。
上海自然博物館(靜安區北京西路)一樓出口處石尚博物館商店、地下一層書吧(未來之路展廳旁)、地下二層貝林紀念品商店均有售。
網上購買:在淘寶搜索「上海科技館 智慧精靈」。
鳴謝:上海科技大學副研究員聶炎為本文提供科學指導。
拓展閱讀:
把「動物世界」搬回家的夢想,可以實現啦! ——《智慧精靈》動物科普立體書上市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為上海科技館所有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你的文章也可以登上科技館官微和官網啦
投稿請戳 tougao@sst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