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物質中混有的雜質用適當的方法分離除去而獲得純淨物質的實驗方法叫除雜。除雜是初中化學的常見題,綜合考察學生的解題能力。文末附有初中化學常用方程式,歡迎收藏。
一、除雜的原則(不增不減易分)
1.不增:除雜過程中不增加新的雜質
例1:KNO3中混有少量的Ca(NO3)2如何除去?
要使Ca(NO3)2溶液中的Ca離子變成沉澱,滴加適量的K2CO3,而不能用Na2CO3溶液,否則將出現新的雜質。
2.不減:不能減少被提純的物質
例2:NaOH中混有少量的Ca(OH)2如何除去?
應滴加Na2CO3溶液,不能通入CO2,CO2不僅和Ca(OH)2反應,也和NaOH反應。
3.易分:被提純的物質與雜質易於分離,操作簡便
例3:MgCO3中混有少量的CuSO4如何除去?
通過溶解、過濾、洗滌的物理方法除去雜質,不能用Ba(OH)2溶液,生成的BaSO4和Cu(OH)2沉澱與難溶性的MgCO3混在一起很難分離。
4.先除雜後乾燥
二、除雜的方法
1. 物理法
1) 過濾法
例4:CaCl2中含有少量CaCO3雜質
因為CaCl2溶於水,CaCO3難溶於水,先將混合物加H2O溶解,過濾除去雜質CaCO3,蒸發濾液,得到固體CaCl2。
2) 結晶法(適用於分離和提純可溶性固體與液體)
①降溫結晶法: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
②蒸髮結晶法: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
2. 化學法
1) 沉澱法
讓混合物中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澱後通過過濾除去。
2) 將雜質轉變為氣體
例5:NaNO3固體中含有少量Na2CO3雜質如何提純?
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然後加入適量稀HNO3溶液,HNO3與Na2CO3反應生成硝酸鈉、H2O和CO2,再蒸發濾液,獲得硝酸鈉固體。
3) 置換法
可用於陰離子相同、陽離子不同的鹽之間
例6:FeSO4(CuSO4),可加入鐵置換出Cu2+
三、除雜的思路
將雜質轉為主要成分
對比兩個化學式差什麼補什麼,不要的轉化為水(後蒸發)或氣體或沉澱(後過濾)即可。
以下是初中化學常用方程式
名師大講堂,專注於分享中小學學科知識、學科思維導圖、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孩子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喜歡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