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胸鵪鶉,又稱藍胸鶉,鵪鶉中比較少見的觀賞寵物鳥。是雉科藍胸鶉屬的鳥類,體形小於普通鵪鶉,全長12釐米,體重35-48克。在羽色上,雌雄差異很大;雄鳥羽色十分鮮明顯耀,喉部中央具一大型黑斑,圍以白色;胸部藍色;腰部至尾下覆羽慄紫色;雌鳥羽色與普通鵪鶉近似。
藍胸鵪鶉 左雄右雌
棲息於平原以及低山地帶,常棲息在河邊的草地和沼澤的高蘆葦內,也在灌叢、竹林的邊緣成小群遊蕩。飛翔快速,沿著直線低飛。以穀粒、草籽、昆蟲、蜘蛛等為食。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等地。從印度至菲律賓,南達印度尼西亞,直至澳大利亞。
藍胸鵪鶉 雄鳥
經濟價值藍胸鶉體態嬌小,羽毛華麗,極具觀賞價值,人工飼養性情溫馴,是人們休閒娛樂觀賞的寵物鳥。它的肉味鮮美,肉質細白,口感細膩純香而且有很高的營養保健價值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人體所需的必需胺基酸齊全,尤其是牛磺酸的含量很高,是其他的家禽和野禽所無法比擬的。牛磺酸具有養顏護肝、強腎益髓、延年長壽的功效。由於它適應性強、生長快,給養殖業主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藍胸鵪鶉 雌鳥
人工養殖藍胸鵪鶉適合人工合成飼料餵養,種用禽飼養150天產卵,年產卵250枚,不受季節限制。卵受精率高,靠人工孵化。肉用禽飼養45天可上市。因體小易管理,適用進行大規模高密度集約化的工廠飼養,具有飼養量大、周期短、佔地少、見效快的優點,又以市場銷售快利潤高而刺激和帶動了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在歐洲、東南亞,以及中國廣東、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已形成了大規模工廠化商品生產循環發展的養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