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狂暴巨獸》預告片的時候,就沒指望它能成為《頭號玩家》這樣現象級的商業大片。
但可能因為之前巨石強森《勇敢者遊戲》的黑馬效應,讓人又對同樣是遊戲為背景的《狂暴巨獸》多了幾分期待。
《狂暴巨獸》來自1986年的一款遊戲叫《Rampage》(英文是同名的)。
玩家可以分別控制變異的猩猩,蜥蜴(電影為鱷魚),狼,來攻擊城市,然後玩家在遊戲中就可以盡情釋放負能量,來打砸搶燒建築,還能吃人,是不是很有發洩感?!
當然,這樣一款遊戲的設定,只能作為《狂暴巨獸》的故事背景,甚至謹慎來說,只能作為特效打鬥的一個藍圖而已。
很多人會說這種電影就是來看特效的,如果大家抱著這個心態去看,或許要先忍受影片裡大段的話癆場景了。
電影的場景通常也叫做片段,電影是由一個個場景片段拼接而成的,連續的場景變成一個序列,連續的序列組成幕。
好的電影場景(片段),最好的效果就是做到每一個場景,都對故事具有推動作用,給主角帶來麻煩,製造觀眾的刺激。
但是《狂暴巨獸》有太多的解釋性場景(片段),比如影片前面介紹病毒的成分,發展的速度和原因等等。
這些解釋性場景並不是說不需要,而是好的片段場景,可以做到推進故事發展的同時,又能做到解釋功能。
而《狂暴巨獸》的姐弟邪惡集團,兩人有大量無聊的解釋性對話,和三流美劇有一拼,而且場景幾乎就在那不大不小的辦公室,估計影片的經費都給到特效了。
影片中只要出現他們的對話,大聰就開始昏昏欲睡,因為他們的解釋性對話,對故事的推動作用很小且無聊。
比如前面兩兄妹對公司股市分析,積極配合FBI搜查等等,兩人水貨對話多到撲出來,除了他們打開腦電波吸引怪獸那個場景有作用,其他場景(片段)基本都是廢戲。
以現在聰明的觀眾,其實根本不需要解釋太多所謂的故事邊角料,好的場景解釋,在影片劇情的推動同時,觀眾自然就消化掉了,不需要用兩個角色的大量對白去補充說明。
能用動作畫面表現出來的劇情,一定比用嘴說出來張力更大。
如果我們來作對比,同樣是巨石強森的《勇敢者遊戲》,就沒有太多的解釋性對話,影片中每個遊戲角色都有三條命,電影用胖教授被河馬吃掉,來解釋了每個人手臂的生命三槓線。
之後影片隨著故事的進展,隨著主角的視角,讓觀眾慢慢清楚《勇敢者遊戲》的目的和任務,在執行任務中,用動作畫面,以及簡短的對白,補充說明了很多故事邊角料知識點。
比如胖教授能看到地圖而大家看不到,說明了胖教授的技能;還有黑人費裡奇吃蛋糕會自爆等等。這些都不是用嘴說的,是用劇情畫面推進的。
回到《狂暴巨獸》,電影恨不得想把所有的來龍去脈,都在影片三分之一全部交代出來,而且是用大量對白去填充的,這也就造成了影片的節奏拖沓。
其實這些都還不是《狂暴巨獸》最大的硬傷,大聰覺得《狂暴巨獸》最大的問題是人設.
巨石強森的人設基本過關,他曾經服役過特種兵,因為在非洲看過捕獵者屠殺野生動物,所以對人類「性冷淡」,只對猩猩或動物感興趣,別想歪了,意思你懂就好。
他一身正義,當危險來臨,就是想要拯救世界。
我們常說主角不可能一個人去變化,主角要和其他角色或環境去互動,去碰撞,才會產生角色轉變弧度。
影片中其實最好捆綁觀眾的感情,是巨石強森和猩猩喬治,但這條線在喬治變異後就斷掉了,影片一開始給了挺多戲份猩猩的,但很快不了了知,只是把猩猩喬治作為一個特效工具。
猩猩和觀眾的紐帶沒建立起來,這是影片很大的遺憾。猩猩和巨石強森的兄弟情也沒交代紮實,這是影片的缺陷。
之後女科學家和巨石強森之間,從合作到撒謊背叛再到達成共識,說真的他們兩人直接的互動,都很老套且蜻蜓點水,也沒什麼吸引力。
最讓大聰受不了的是所謂的牛仔型人格官員,說話舉止陰陽怪氣,估計真正的德州牛仔看到要氣個半死了。
而且這位「德州牛仔」的對白也是各種長篇大論,所以說《狂暴巨獸》的角色,都太喜歡為劇情解釋了,導致整部影片只要沒有動作戲的時候,角色之間就是解釋觀眾已經知道的劇情。
這位「牛仔」官員,除了話多,還能瞬移,一會出現在指揮室,一會出現在事發建築樓下,一會出現在軍營,一會又出現在決戰廢墟中,總之影片要他來解釋和疏通的地方,就是他出現的時刻。
邪惡姐弟組合的人設,就更不用說了,反派簡直就是全面崩塌。
特別是弟弟這個角色,影片大概的用意是想用神經質感的人設,來帶動一些幽默,但結果並沒有奏效。
弟弟這個角色演員演技根本不在線,演技表情和肢體動作,讓大聰體會不到一點幽默的氛圍,拉低反派檔次不說,還拉低影片的質量。
而且他們的動機,是以不顧自己生命來作為代價,這樣的動機讓人覺得硬傷十足。他們本可以讓怪獸進城達到破壞目的,然後關掉發射器便可。
但他們只想著逃跑,不去關掉發射器,導致三怪獸組團滅總部,姐弟倆間接害死了自己。反派智商實在堪憂。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因為特效需要,但是如果大家想看三怪獸組隊攻城,其實他們進城後關掉發射器,也一樣能引起很大的騷動的。
總而言之,編劇這樣的「偷懶」,讓《狂暴巨獸》的故事延展大打折扣。
最後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特效,整部影片的特效佔比,並沒有之前預想的那麼多,除了決戰那場戲外,前面的幾次動作戲份,都是小範圍打擊,跟之前上映的《頭號玩家》不是屬於一個等級的。
但三個怪獸的建模CGI,確實非常用心,形象也很逼真,而且全片唯一讓大聰眼前一亮的,就是狼被猩猩拋向空中,轉而會飛的那一刻,確實讓人覺得牛逼死了。
不過大聰對整部電影還是喜歡不起來呀,《狂暴巨獸》錯誤的理解了簡單,粗暴這些詞。
《狂暴巨獸》的故事內核簡單,卻偏要解釋得很複雜;影片中的怪獸很粗暴,卻經不起推敲。
看完《狂暴巨獸》走出影院時,大聰很難再回想起這三隻巨獸攻擊一座假城市的點滴了。
關注《大聰看電影》,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