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吹動 聚光科技等企業打響水質監測「爭奪戰」

2020-11-30 儀器信息網

  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水質監測近年來發展迅速,特別是近幾年來利好政策不斷加碼,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出臺了各自的水十條,對水環境的治理提出了要求,極大帶動了水質監測相關行業發展,市場迎來爆發期。

  我國開始規劃環境監測,主要以大氣監測領域為主,相比之下水質監測稍晚。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水質監測近年來發展迅速,特別是2015年4月出臺的水十條,給水質監測市場帶來了強大發展動力,十三五將是水質監測市場蓬勃發展的時代。

  水質監測的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為客觀的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的狀況,除上述監測項目外,有時需進行流速和流量的測定。

  水質監測行業應遵循《環境汙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汙染防治管理規定》、《計量器具新產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監測管理辦法》、《汙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環境汙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汙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國家監控企業汙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辦法》以及《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汙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監督考核規程》等法律法規。

  水質監測行業的相關政策法規

  2008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對水汙染防治的標準和規劃、水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水汙染防治措施、水汙染事故應急處理等方面均做了規定。

  2012年4月,《環境汙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對資質類別進行了規定,環境汙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實行分類、分級管理。環境汙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分為生活汙水、工業廢水、除塵脫硫脫硝、工業廢氣、工業固體廢物(不含危險廢物)、有機廢物、生活垃圾、自動連續監測等專業類別;自動連續監測設施運營資質分為乙級資質和臨時資質兩個級別,其他環境汙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分為甲級資質、乙級資質和臨時資質三個級別。

  步入2016年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出臺了各自的水十條,對水環境的治理提出了要求,必將帶動水質監測市場相關行業發展。

  據了解,各省市已公布的水十條中,北京市與江蘇省等要求在2016年底前,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而其它省市要求在2017年前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相對較晚的天津市,力爭到2020年底前,覆蓋全市廢水排放總量95%的企業全部安裝汙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由此可以看出,這兩年是汙染源水質監測市場爆發期。

  在地表水水質監測方面,各地水十條也有明確目標,大部分省市要求在2017年,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保持100%,每季度向社會公開水質監測數據;地表水環境水質優良達80%以上;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地表水水質監測市場也將火爆。

  水十條的頒布,吸引眾多環境監測企業進入水質監測市場,提前布局,搶佔先機。據悉,國內環境監測龍頭企業聚光科技在2015年12月中旬,中標1488萬跨境水質監測系統項目,提供12個水質自動站設備等項目。另外第三方檢測機構也積極進入水質監測市場,據媒體報導,甘肅蘭州,每年投資132萬元,引入第三方機構檢測飲用水水質,隨著該省水十條的頒布,水質檢測市場會更加活躍。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地表水水質監測市場容量達到24.57億元;而汙染源水質監測市場容量達到7.30億元。因此,2014年,我國整個水質監測市場容量達到31.87億元。

  未來我國水質監測市場容量的增速將在20%以上,有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水質監測市場容量有望超過95億元。

  我們相信水十條的頒布,水質監測行業將會穩定、持續、快速發展,隨著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眾多企業將會加入競爭行列,擁有實力的企業將會成為主力軍。水質監測市場「爭奪大戰」序幕已經拉開,誰將是最終贏家,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聚光科技:聚焦環境監測設備國產創新 龍頭效應加速顯現
    高端環境監測設備國產創新提速在國家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環保政策收緊的形勢下,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產品齊全、技術研發水平領先的行業龍頭有望率先受益。聚光科技為中國科學儀器行業龍頭企業,公司以環境監測與工業過程分析起家,產品包括環境監測儀器、工業過程分析儀器、實驗室分析儀器。
  • 聚光科技榮獲「十大廢氣監測企業獎」
    本次評選類別共包括鋼鐵脫硫、鋼鐵脫硝、焦化脫硝、水泥煙氣治理等十個類別,超過300家企業報名,經過激烈角逐,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榮獲2019北極星杯「十大廢氣監測企業」。聚光科技煙氣技術部主管張龍在頒獎典禮現場領獎(左數第三位)  聚光科技以監測儀器起家,逐步轉型為集「環境監測、環境大數據、環境治理」的技術研發、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投資運營「一站式」服務管家,致力於打造基於大數據的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進行橫向及縱向拓展,構建智慧環境、智慧工業、智慧實驗室等業務模塊,完善環保全產業鏈,為城市綠色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 監測市場,既要培育好,也要規範好——專訪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
    記者了解到,這份正在醞釀中的《生態環境監測條例》將明確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權利與義務,進一步強化其法律責任。 l  針對生態環境部透露出的「既培育好監測市場,又規範好監測市場」的政策導向,環境監測行業企業有何反應?
  • 聚光科技等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奠定數字浙江高質量發展基礎
    近日浙江衛視一季度經濟觀察欄目,對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典型代表企業——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進行了特約報導。  作為浙江省知名高新技術企業的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至2002年由歸國留學人員創辦以來,就一直立志為生態環境建設與發展提供服務。
  • 時隔六年半環保大會將再次召開,監測龍頭聚光科技18年向陽而生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國內環保監察、治理力度正在不斷加大,行業政策紅利釋放預期強烈,社會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將再上新臺階。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政策的強推動和大部制改革保障了環保行業長期市場空間,環保板塊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 【環境監測企業大PK】雪迪龍OR聚光科技誰更強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在金融菌記憶裡,小時候的北京沒有PM2.5,只有PM250,遮天蔽日的沙塵暴每年都得來那麼幾次。長大了以後,以前的物理攻擊變成了魔法攻擊,PM2.5簡直讓你痛不欲生。而悲催的是,金融菌是個弱咔,但凡連續霧霾天氣超過4天必然呼吸道發炎,那滋味真是酸爽。。在這種悲催的環境中,專注環境監測的企業會不會生意爆表?我們今個不妨探究一番。
  • 雙喜臨門 聚光科技榮膺2020「北極星杯」煙氣治理影響力企業兩項殊榮
    雙喜臨門 聚光科技榮膺2020「北極星杯」煙氣治理影響力企業兩項殊榮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11月26日,2020「北極星杯」煙氣治理影響力企業評選頒獎典禮在北京西國貿大酒店隆重舉行,現場百餘家煙氣治理企業代表出席,一同見證輝煌時刻。
  • 聚光科技子公司譜育科技:高端科學儀器獨角獸
    2020年1月,聚光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目前符合科創板分拆上市相關規定。  聚光科技為我國高端分析儀器龍頭企業,公司從2002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陸續開發了雷射氣體分析、順序注射水質分析等高端分析儀器。
  • 聚光科技創始人王健:「生命科學是聚光的下一個風口」
    儀器行業最懂環境治理的公司「儀器行業最懂環境治理的公司」——在環境監測領域,這是王健給聚光科技的定位。自2011年上市以來,由於聚光科技在環境監測領域的市場影響力,外界一直把聚光科技當作是一家環保公司。事實上,高端分析儀器才是聚光科技的主業。
  • 聚光科技子公司譜育科技:迅速崛起的高端科學儀器獨角獸
    2020年1月,聚光科技(300203,股吧)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目前符合科創板分拆上市相關規定。聚光科技為我國高端分析儀器龍頭企業,公司從2002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陸續開發了雷射氣體分析、順序注射水質分析等高端分析儀器。
  • 聚光科技開放綠色教育實踐基地 青年志願者承接環保責任
    同時,還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舉行了「綠色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和「青年環保志願者」授旗儀式。浙江省環境監測協會會長吳斌,聚光科技黨委書記陳熒平,浙江省環境監測協會秘書長許晗雨出席了本次活動。
  • 聚光科技王健:專注本業 雄心十年
    回國創業的第五個年頭,王健帶領聚光科技迎來了企業發展的新起點。  創新,從不止步  雷射在線分析技術產品的研發歷時兩年,兩年中,企業不斷地進行研發投入,但沒有銷售收入。自2004年,產品開始售賣後,聚光科技拿出了當年銷售收入的30%投入研發,現在,聚光科技每年的研發經費穩定在銷售收入的10%左右。
  • 環保部:聚光科技日常管理存重大疏漏 責令徹查
    近日,環境保護部通報了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生活汙水處理廠(東莞市長安鎮錦廈三洲水質淨化有限公司)的環境違法情況,並指出設備運維商杭州聚光科技有限公司日常校準維護長期缺失
  • 美國打響第二輪月球爭奪戰,嫦娥五號臨危受命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202期 2015年11月25日,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了《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這是2010年至2011年《美國國家太空政策》、《國家太空安全戰略》兩大文件之後,再次將商業太空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 聚光科技,從儀器供應商到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者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華接受採訪時表示,聚光科技的定位是要成為「政府的幫手」,通過監測服務,為政府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她坦承,監測社會化為行業內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但在這一過程中仍然需要在統一標準、規範配套等方面加以完善,從而保證監測數據質量和市場健康發展。
  • 雪迪龍or聚光科技 誰更強?
    財務狀況  目前A股市場上,主要從事大氣監測的公司有三家,分別是雪迪龍,聚光科技和先河環保。本文以雪迪龍為主要討論標的。  從這點來講,如果聚光科技將研發投入縮小到接近雪迪龍的水平或進行資本化,其淨利潤將到3億的規模!
  • 【回顧】上市前姚納新如何解讀聚光科技?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聚光科技上市前夕,聚光科技CEO姚納新先生接受新浪財經的專訪,今天讓我們重新回顧下,當時姚納新是如何解讀聚光科技的……聚光科技今天為您請到的是來自聚光科技的CEO姚納新先生,歡迎您的到來,跟網友們打聲招呼。姚納新:各位網友大家好。主持人喬旎:首先恭喜一下姚總,聚光科技馬上要在我國的創業板上市了。很多網友不太清楚聚光科技究竟是一家幹什麼的公司,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姚納新:普通老百姓覺得離他們比較遠,不知道我們聚光科技可以做什麼,這個行業的上市公司也比較少。
  • 姚納新解讀聚光科技創業板上市
    姚納新:普通老百姓覺得離他們比較遠,不知道我們聚光科技可以做什麼,這個行業的上市公司也比較少。最近日本有地震,核輻射,大家知道輻射檢測,包括對環境的影響和對環境的檢測。大家對檢測有感覺。聚光科技就是做高端的分析檢測的儀器和設備的,環境檢測、工業過程檢測,都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企業。
  • 【組圖】聚光科技:現場環境監測人員 同樣也是最可愛的人
    【組圖】聚光科技:現場環境監測人員 同樣也是最可愛的人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8.12」天津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震驚了天津,也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全國人民都在關注、在祈禱、在擔憂,大家都期盼著災情能夠儘早得到控制,汙染不要再擴大,危險不要再蔓延。
  • 香港環境保護署專家一行到訪聚光科技
    2018年4月19日,香港環境保護署空氣科學組梁啟明主任和鄧詠賢主任一行蒞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參觀考察。  梁主任和鄧主任一行首先參觀了公司展廳和大氣產品生產線,聚光科技大氣分析產品線總監黃偉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業務領域及設備生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