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機密檔案》,這是一部看完三觀崩壞的記錄片,有些實驗其實太危險,或根本不該進行,科學知識一旦被取得,就收不回去,它會有擁有自己的力量,動機的好壞未必會影響結果的好壞,不論如何或為何取得這份知識……這部記錄片大概記錄了:人種篩選,殺人音樂,恐怖宗教,腦葉切除術,復活計劃,洗腦行動,失憶症,危險輻射。
2、《黑太陽731》,這個系列看完心情會非常沉重,此套碟總共分四部,分別是《黑太陽731》、《黑太陽731之殺人工廠》、《黑太陽731之死亡列車》、《黑太陽731之南京大屠殺》,講訴了侵華日軍在我國進行的一系列恐怖的人體實驗,這個系列的電影是很多人童年的噩夢。
3、《斯坦福監獄實驗》,或者檢索《死亡實驗》,是由Oliver Hirschbiegel執導的驚悚電影,莫裡茲·布雷多、克裡斯汀·伯克參加演出。本片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故事發生在1970年代初的史丹福大學,一群大學生進行了一場關於人類行為的研究試驗。他們分成兩夥人,一伙人扮演監獄獄警,另外一些人則扮演囚犯,在24小時內開始模擬監獄裡的日常生活。看完這部影片,就會明白人性中隱藏的可怕的一面是怎樣被激發出來的。
4、《實驗者》,影片根據1961年耶魯大學權力服從電擊實驗事件改編,實驗者毫無節制地提升懲罰電壓,電壓早已超過人類承受的極限。每個普通人只要服從了規則,則可能無意識地變成殺手,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由此開始懷疑人性,普通人只是受人操縱的傀儡。上千次實驗過後,65%的人選擇了毫不留情地按下了450伏特的懲罰,近35%的人選擇了對實驗室工作人員不滿,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妥協。這一數據讓教授始料未及,於是他開始懷疑實驗的科學性,改進方法後再實驗,卻得到了幾乎一樣的結果。他從中明白了人性其實就是如此。
5、《金賽性學教授》,這部影片講訴了美國生物學家和性學家金賽的一生,他的生活挺複雜的,金賽的夫人在得到金賽的允許後與金賽的同性性行為對象馬丁保持性關係,好複雜的說。Anyway,複雜的人生不能作為抹殺金賽對性學研究的貢獻,1948年,金賽出版了一本叫《人類男性性行為》,根據他的統計,男性同性性行為的普遍率比大眾想像中的多,而且發生機率較大,據金賽說,所有受訪的男性中,37%曾經至少有過一次同性性行為,而那些個35歲前仍未婚的受訪男性中,50%至少有過一次同性性行為。
我默默地看了一眼實驗室那個36歲未婚的大齡師兄……
上述的看完都很壓抑,算了,再來一部陽光一點的。
6、美麗心靈。此片是改編自同名傳記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以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其實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他是個瘋子,他更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延伸閱讀:
投稿多久方便催編輯,催稿信模板有麼?(有!)
我的論文重複率這麼高,到底要如何整?
與其出去堵成狗 ,不如在家好好寫論文
推薦一本不拋棄不放棄的雜誌
GraphPad中文操作手冊詳細版(200頁含下載連結)
內容需原創首發,與生物醫藥科研相關,一經採用,稿費豐厚(200-500元),投稿請聯繫微信號sywsw2或sywsw1或zz76770309或wsw76770309(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