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6.6
精彩短評:
其實是一部暗喻原生家庭的文藝電影,幾個小鎮青年,到大城市奮鬥了十幾年,自以為混得人模狗樣,回到三四線的老家舊夢重溫,那些小丑和怪物,是他們潛意識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張牙舞爪,懟得小鎮青年原形畢露,落荒而逃。結尾再次教育我們,老家親戚總不拿自己當外人,怎麼辦?拿話懟死他。
不管是1還是2,《小丑回魂》都在闡述一個主題,就是克服恐懼,這種恐懼或許是你害怕的某個事物,或許是你的家庭,或許是你不願面對的痛苦記憶。 當loser成員長大後離開小鎮,對曾經的遭遇記憶越來越模糊,甚至開始忘記。這就像現實中,我們用逃避來面對不願承擔的恐懼和責任,用遺忘去隱藏不願回首的過去,但這樣,我們也會流逝掉我們感受到的幸福美好。 就像影片中表達的,當他們回到小鎮上時,他們在小鎮上的恐懼和痛苦,統統都回來了,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些他們在小鎮上的幸福歡樂時光,那些他們刻骨銘心的情誼,也都回來了。 人生一定會經歷各種不願面對的遭遇和痛苦,但如果不願意承認這是自己人生影子的一部分,那麼人生又談何完整呢。 哦對了,小丑最後居然是被罵死的,你沒聽錯,是被罵死的…
臺北最後一夜趕上首映,一點的場次坐滿了人,全民狂歡的觀看體驗和自己在家默默看真的太不一樣了;Ben和Beve最終還是一對兒,令人欣慰;Richie的角色飽滿了很多,劇本寫的好;史蒂芬金式的悵然幾乎被咋咋唬唬的鏡頭嚇沒了,全程捂眼睛。
一美太好看了,六個人坐一桌吃飯,感覺鏡頭單獨給一美開了美顏,照的旁人暗淡無光,連勞模姐都被比下去了。這一部更像是原著。因為小丑的來歷在書中本就十分哲學,電影拍的雖然和書寫的不一樣,但是繼承了非常玄的精髓,以至於看的我稍微有點懵。電影個人還是覺得很好看的。
沒想到,最厲害的竟然是嘴炮。相比第一部,這一部其實弱了不少。可能,也是上一部太美好了吧,即便這一部幾位成年演員的表演仍然很出色,但影片卻重新墮入常規恐怖片的套路,少了第一部那瀰漫美好的青春味。劇情承續上部,直面過去與童年陰影。強大內心,並戰勝恐懼。幾處與過去的對應,還是挺感人的。
觀影前:看過小說的我不可能被嚇到。電影開始十分鐘:哈哈一點都不恐怖。半小時後:笑容逐漸消失。一小時:發出丟人的尖叫。兩小時:恢復微笑靜靜看編劇裝逼。第一部要好看很多啊!這部近170分鐘的時長卻把太多戲份放在各種jump scare和略顯刻意的煽情上,而原著裡最吸引人的是成年主角們對各自生活的屈服與逃離,以及原先那種生活與他們回到小鎮之後的對照——這才是「它」對於主角們真正的改變。但很可惜這些都沒能好好傳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