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於一道題:愛因斯坦與14歲高中女生的傳奇故事

2020-11-29 網易新聞

  

  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對好萊塢高中學生的信件的回答在65年前就被廣為流傳。

  1952年5月初,73歲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從他30年的統一場理論中解脫出來,為一個14歲的人提供了一個幾何問題的幫助。

  這一請求來自洛杉磯西湖學校的一名高中二年級學生JohannaMankiewicz。

  Johanna是HermanMankiewicz的女兒,他是一位作家,在電影公民凱恩中與奧遜威爾斯合作。她的叔叔是著名的製片人和導演JosephMankiewicz。

  Johanna的好萊塢環境可能是她願意與美國科學界最大的名人接觸的原因,因為她和她的幾何同學被一個棘手的家庭作業問題所困擾。

  在寫給愛因斯坦的信中,她寫道:"我意識到你是一個非常忙碌的人,但你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能給我們提供答案的人。在為愛因斯坦陳述問題後,她寫到:"我認為你會同意這是最困難的事情!儘管Johanna不知道這一點,但愛因斯坦一直在回答孩子和其他公眾的信件,他認為這是真實的。他經常在紙上潦草地寫一個回復,他的私人秘書,要麼會回答他的回答,要麼就會在他寫的時候發出書面回應。

  一個令人費解的回信

  事實上,Johanna要求的是一個標準的歐氏幾何問題,涉及到畢氏定理的應用。

  這是一個在任何高中數學課本中都能找到的問題:"兩個圓半徑為8英寸和2英寸的切線的公切線的長度是多少?愛因斯坦給Johanna的信來寫他的回信。

  他用航空郵件寄了他的信,但忘記了用6分錢的郵費(也許他的郵票沒了,而且他的性格很反叛,認為這3分錢很管用)。

  圖顯示了愛因斯坦手寫答案的複製。

  

  愛因斯坦把這個手寫的解決方案寄回了幾何問題。

  這張照片最早是在1952年5月16日洛杉磯時報上刊登的。

  下圖中所寫的筆跡如下:

  K3的半徑r3是不同的r3等於r1-r2。tano2-K3是在K1和K2的切線上

  可以很容易地構造。這就給了解決方案。

  答:E。

  更微妙的是,圓圈被標記為字母K(可能是Kreis,德國人的圓圈)。

  圖2中顯示了愛因斯坦圖表的適當比例。

  

  這張圖顯示了分別為K1和K2的兩個圓,分別是O1和O2。

  虛線和虛線不是已知問題的一部分,而是為了幫助解決問題而構建的。

  愛因斯坦在解決方案中的邏輯如下:

  步驟1。

  構造(例如,使用一個pro拖拉機)的虛線圓的半徑等於給定的兩個長度的差。

  在這種情況下,r1=8英寸,r2=2英寸,所以虛線圓的半徑為6英寸。

  步驟2。

  從小圓的中心向虛線畫一個切線。

  圓K1的正常半徑也必須是圓的正半徑,K3。

  因此,可以構造一個正切(使用羅盤),它是相等的,因此平行於K1和K2之間的切線。

  愛因斯坦用虛線表示這個切線。

  此外,如果虛線的終點是K2的中心,它的長度必須與問題中所要求的切線的長度相等。

  步驟3。

  在這一點上,愛因斯坦似乎無法讓自己透露出這個青少年所渴望的完整解決方案。

  更多的信息,他會直接為這個女孩做這個問題。

  因此,愛因斯坦突然用"這給出了解決方案"來結束了他的回答。

  Johanna接下來要做什麼才能得到她的回答?

  至關重要的是,她必須記住愛因斯坦沒有提到的信息:圓圈是相切的圓,這意味著它們只能在一個點上接吻。

  

  在圖中,當所有的信息都被包含進來,而愛因斯坦的構造已經到位時,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圓圈的狀態。

  圖這是愛因斯坦所想像的解決方案,但並沒有在他的回應中透露。

  接吻的圓圈表示一個直角三角形,由相交的三條線組成:O1到K1(在K3停止);

  O1到O2(斜邊);愛因斯坦畫的虛線。

  用勾股定理來求這個三角形,當輸入的數字被加進來時,這就使得公切線的長度為8英寸。

  愛因斯坦的象徵性解決方案,只給出了一種含蓄的解決方案,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與預期的接受者的假定知識基礎不相稱。

  他的解既不引用所提供的數值,也不指出用勾股定理對構造的三角形的使用。此外,他並沒有將接吻的限制納入考慮,即使這些信息是找到解決方案的必要條件。這種幫助是值得稱讚的,但這也意味著,對於一個願意寫這封信的高中生的準備水平,這是缺乏常識的。

  媒體的瘋狂報導

  考慮到她父母的關係,報紙記者很快就了解了愛因斯坦的回答,並熱切地追求Johanna對這一經歷的詳細描述。

  由此產生的人類興趣故事集中在愛因斯坦的意願上,儘管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學家,卻與一位寫信給他的少年講述了她在解決學校幾何問題時遇到的麻煩。

  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都在1952年5月16日的頭版刊登了這篇報導。紐約時報對Johanna的年齡進行了全面的報導,並以"愛因斯坦的問題,15歲的女學生的問題"為標題。

  這篇文章的開頭是肯定的,愛因斯坦"花了時間研究宇宙的奧秘"。

  洛杉磯時報的頭條是"卡在幾何上,女孩轉向愛因斯坦";這個故事在第6頁以愛因斯坦的圖表繼續。

  Johanna的故事甚至是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的頭版新聞。

  用今天的行話來說,我們會說Johanna的故事在網上瘋傳。

  故事發生後的第二天,報紙有了一個新的角度,對愛因斯坦和Johanna來說不是那麼積極。

  洛杉磯時報的17日報導標題為"愛因斯坦作為幾何老師而不及格"。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儘管Johanna對愛因斯坦的回答很感激,但她仍然不理解他的回答。

  

  當天,斯波坎的發言人評論發表了一篇簡短的文章,標題是"愛因斯坦幫助了她,但還不夠",同時還附上了一張照片,Johanna坐在一個開放的活頁夾裡,手裡拿著愛因斯坦的信。

  另一幅被廣泛發表的照片清楚地表明了Johanna對愛因斯坦的答案的困惑。

  為了在一個小黑板上重現這個解決方案,她錯誤地把愛因斯坦手寫的r符號當作平方根符號,這導致了一個無關緊要和毫無意義的等式。

  JohannaMankiewicz對愛因斯坦的解決方案感到興奮和困惑,這些照片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報紙上。

  令人驚訝的是,洛杉磯的一位牙醫很快就成為了這一傳奇的一部分。LeonBenkoff對娛樂數學有興趣,他在洛杉磯時報和該報的下午小報版中讀了報導後,就加入了這場爭論。

  Benkoff得出結論說,愛因斯坦的答案是不可能的。他說:"嗯,我看了看報紙上的明信片,愛因斯坦也不太對。"他回答了一個不同的問題。他描述了如何構造一個圓的切線,但問題是要計算切線的長度。

  Benkoff打電話給鏡子,告訴他們"錯誤"。編輯們對此表示懷疑。但是,一名記者到Benkoff的家去檢查他的證件,這足以讓他第二天登上鏡子的頭版。標題是"愛因斯坦在數學上失敗了",但仍然獲得了諾貝爾獎。當Benkoff與之相關的時候,他在城市周圍被稱為"糾正了愛因斯坦的人"。

  從第二天的報導中很明顯,Johanna最終意識到,她被困在了一種被詛咒的幾何問題上,而她的非名人老師在愛因斯坦的信到來之前就向整個班級解釋了這一問題。儘管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在世科學家的介入,她並沒有一個天才的解決方案來打動人們。

  更糟的是,她的老師和校長對她現在公開發表的聲明並不滿意,稱愛因斯坦是"唯一一個能給我們提供答案的人"。紐約時報的後續文章指出,Johanna被學校當局指責為愛因斯坦。

  校長海倫。坦普爾甚至對愛因斯坦的地盤採取了一種指手畫腳的態度。她說:"偉大的科學家們應該只關心大問題。沒有證據表明愛因斯坦本人的感受,他拒絕對這場喧囂進行評論。

  愛因斯坦在1921年因為解釋了光電效應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在1999年12月26日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毫無疑問愛因斯坦因為在物理學多個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而被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在生前身後都留下了許多使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你還知道愛因斯坦的那些故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少年愛因斯坦!10歲製造炸彈,14歲造核反應堆,美國總統接見
    導讀:少年愛因斯坦!10歲製造炸彈,14歲造核反應堆,美國總統接見何為天才?即便算是會讀書也不能算是天才,對於它的定義很廣泛,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美國少年肯定是其中的一位,這位出生於1994年美國小夥子,10歲就可將元素周期表倒背如流,對於物理學有著極高的天賦,而且還非常的大膽,當時還算年幼的他,在研究了炸彈的原理之後,耗時幾天時間就設計了出來,到了14歲的時候,在父親的支持之下,造出了核反應堆,簡直厲害得沒邊。
  • 2018年高中物理期末壓軸題!一道「力與運動」的完美結合題!
    這是一道今年剛剛考過的高中物理期末壓軸題,結合了力學中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運動學中的v-t圖像,運動學基本公式!牛頓第二定律!是一道非常好的高中物理力學綜合題。請看一下今年這道高中物理期末習題:本題中的有一句關鍵話:「撤去拉力後,滑塊恰好不能從斜面頂端滑出」!這句話的含義就是,滑塊恰好不能從斜面頂端滑出的時刻即「滑塊滑到最頂端時速度為零」。所以,滑塊是從低端先加速到最大速度16m/s後,再減速到零。
  • 如何準確、高效地解答一道高中物理題?
    高中生活,成與敗,終歸是一段虐心之路!回歸現實,如何完美地解答好一道高中物理題?第一:見題,一眼望穿題目。快速捕捉題境歸屬高中物理哪一塊?也就是此題涉及的環境是什麼?解答物理題,其實就是一次分析琢磨的旅程。能不能儘快安全到達終點,需要你平時做好細節準備,系統籌劃。
  • 婚前生子,提出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傳奇人生
    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3月14日,是在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裡,1905年成績優異的他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他是一位猶太裔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奠基人。他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和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並且他還提出了相對論。
  • 世紀偉人:傳奇大腦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英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現代物理學家。
  • 廣東汕頭18歲男生娶14歲女生,官方回應:違法!已叫停
    近日,網上流傳出一段視頻稱,廣東汕頭一18歲高中男生迎娶一14歲初中女生。該視頻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口誅筆伐」。在時月說的這個身邊故事裡,其實最可憐的是這兩個孩子。一出生就是黑戶,不能去正規學校接受正規的教育,這一生都註定是坎坷的。在愚味無知的人眼裡,只要能養大孩子就是極好的了,哪管得什麼教育,未來這一說。
  • 「物理情聖」愛因斯坦:16歲戀上老師女兒,長大後娶了「班花」
    初戀老師女兒愛因斯坦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所以他才能在科學中衝鋒陷陣,提出震古爍今的理論,這種「不走尋常路」的精神,也表現在他追求女生時。早在16歲的時候,愛因斯坦就展開了自己的第一段戀情。當時他耍了點小手段,從討厭的德國高中輟學,不過為了考上心儀已久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必須獲得高中文憑,於是他選擇在蘇黎世附近的一所高中插班學習,並寄宿在代課老師的家中。愛因斯坦一進老師家門,就迷上了大他兩歲的師姐瑪麗。
  • 15歲女生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盤點我國的少年天才有哪些?
    近日,15歲高一女生談方琳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引起網友關注。許多人調侃,又是別人家的孩子。下面盤點一下我國近些年出現的少年天才:柯潔,1997年8月出生於浙江省麗水市,現中國圍棋職業九段棋手。11歲就成為職業棋手。
  • 高中數學圓錐曲線七大題型,五個解題方法,做一道題就會一類題
    比起其他學科,同學們更容易在高中數學上偏科,為了幫助大家提高成績,我會每天分享一些有用的答題技巧和學習方法。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高中數學圓錐曲線七大題型,五個解題方法,帶你考場拿高分,成功備戰2021年高考。在分享資料之前,先給大家做一個題型分析。圓錐曲線題型分析高中數學中,圓錐曲線佔19個知識點。
  • 3月14日,76歲霍金去世於愛因斯坦生日
    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的一生是傳奇的,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3根手指,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動。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活了下來,寫出了科普名著《時間簡史》,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讓人類腦洞大開。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
  • 一道初二物理簡單送分題,為何出錯率卻如此高?
    初二的同學們一定不會想到,其實到了高中,力學是從始至終最為專一的傳奇所在!如果高一力學學不好,高中物理就基本上不可能做到從一而終的優秀了!因為,不論是後面的電學還是磁學等都和力學緊密相連,力學學不好,後面的知識就會學得很蹣跚!所以說,中學生朋友們必須做到力學電學都學好,雙劍合璧才能取得中考和高考的勝利!
  • 史上最難的奧數題
    難倒整個議題委員會、四位數論專家,還有數學天才陶哲軒的傳奇奧數題目到底有多難?撰文 | 史丹福狂想曲玩過奧數或者其他數學競賽的朋友大概都會聽過」傳奇的第6題」。這條題目出自1988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的第6題,是公認的史上最精彩、也是最困難的其中一道競賽題目。題目如下:1 傳奇的第6題這題目究竟有多困難呢?
  • 初高中銜接數學:4種方法解一道含參數的絕對值好題!
    對於即將步入高中的學生,還是有點必要學習些初高中銜接數學的。因為高中偏重於代數處理,特別是對於函數、不等式的深刻理解與工具性熟練應用。本文選取一道含參數的絕對值好題,提供4種解法,每種方法都很精彩,值得學習體會。例題:關於x的方程|3x+2|-x=m有解,求實數m的取值範圍。
  • 100年前愛因斯坦出的智力題,難倒98%的人,看看你會嗎?
    關於愛因斯坦,其實有非常多的趣事和傳奇,其中就有這樣的一個趣事:愛因斯坦自己出了一道智力題,結果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時的人們直接說有98%的人是絕對不會的,後來,甚至有公司用愛因斯坦的這道智力題用來當做面試的題目,同樣的,基本上去面試的人都做不出來,面試完後大家都說這題也太難了,因此,這道題就越來越出名。編者把這道題的題目,和愛因斯坦給的提示,給大家用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了。
  • 高中語文重點文學常識最全匯總 常考的文學常識題大全
    高中語文重點文學常識最全匯總 常考的文學常識題大全很多人想知道高中語文有哪些文學常識知識,重點的文學常識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高中語文必背文學常識大全1、魯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以及《且介亭雜文》(或《墳》或《華蓋集》等)等雜文集。2、我國第一部編年史著作是《春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是《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最早的一部國別史是《國語》。
  • 新加坡一道奧數題在網上火了 全世界都在琢磨Cheryl的生日
    原標題:新加坡一道奧數題在網上火了 全世界都在琢磨Cheryl的生日   新加坡一道為十五六歲學生設計的奧數題被人放上網,不料惹得西方國家網民絞盡腦汁爭相答題。許多人驚呼,新加坡孩子竟然要做這麼難的數學題啊!
  • 愛因斯坦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作者:許金聲(前言:下面這個故事來自網絡,有多處載有此文皆未註明出處。不知道有沒有誰知道本文的真實性,以及作者是誰?不管怎樣,文中愛因斯坦的邏輯和論證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玩味。在現實中,愛因斯坦經常把「上帝」掛在嘴邊,他稱上帝為「老頭子」。在量子力學興起之時,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他當時反對量子力學的一些重要發現,並且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結果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反對是錯的。但這與「上帝」擲不擲骰子沒有什麼關係,「上帝會不會擲骰子」是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 高中數學不好?諾貝爾獎官方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網友:雞湯撒了
    在這篇「雞湯文」中,愛因斯坦是一個高中時期數學學得非常不好的人,甚至在某些「雞湯文」中還會出現愛因斯坦數學常常不及格的說法。愛因斯坦在17歲時被頒發了這張證書。在分數中,6=最高分,1=最低分。這張照片是在1896年他獲得OTD成績的同一天拍攝的。
  • 那個智商超過愛因斯坦,8歲時高考成績760分的陶哲軒,現在成這樣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誕生過無數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天才,我們熟悉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是這麼一個智商達到165的人,人們把智商超過140的人定義為天才,正常人的智商範圍在80-90之間,可見愛因斯坦在天才當中也是非常稀有的人物,在我國很多時候是通過考試成績來評定一個人是否是學習天才,曾經一個8歲的孩子高考考了760分,一度被人們稱為
  • 你見過智商最高的女生,有多恐怖?
    你見過智商最高的女生,有多恐怖?如果高三姐在高二以前看到這個問題,我一定會說出這句話:「害,這不就是在形容我嘛!」直到,高三數學開了「圓錐曲線」這節課。我才發現,嗯,不是因為我懶得背公式才打不了滿分,而是因為我即使再努力,也做不出最後這道大題為了探究智商最高的女生有多恐怖,我特意讓我斜對角的美女化學老師然然,講講她當年執教高中競賽班時候的故事。我教化學,帶過學數學競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