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中小學幼兒園新任教師公開招聘筆試考試大綱已經發布,如下為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是符合招聘條件的考生參加的全省統一的選拔性考試。考試結果將作為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面試的依據。招聘考試應從教師應有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擇優錄取。招聘考試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二、考試目標與要求
1.考試目標
考查中學化學教師所需的化學科學素養、化學專業知識與技能、現代教育理論的理解與應用、教學設計能力等。
2.考試要求
(1)系統掌握《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所要求的化學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化學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實驗操作技能,具備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2)熟悉與《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相關的大學化學知識,能夠理論聯繫實際,綜合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分析、解釋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有關問題。
(3)能運用中學化學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分析、解決有關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具有從事中學化學教學的基本教學技能和持續發展自身專業素養的基本能力。
三、考試範圍與內容
Ⅰ.《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所要求的化學基礎知識與技能
涵蓋國家教育部制訂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的全部內容。考試內容包括: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研究基本方法、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有機化學基礎和化學實驗五個方面。
(一)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研究基本方法
1.化學的主要特點
2.科學探究(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學習運用以實驗和推理為基礎的科學探究方法。認識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
3.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的關係。化學反應的本質、基本原理以及能量變化等規律
4.定量研究的方法
5.化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係(化學與生活、材料、能源、環境、生命過程、信息技術的關係等;在化工生產中遵循「綠色化學」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1.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
(1)分子、原子、離子、原子團
(2)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3)混合物和純淨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
(4)酸、鹼、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繫
2.化學用語及常用計量
(1)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化合價
(2)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電子排布式、軌道表示式、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
(3)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4)質量守恆定律
(5)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6)物質的量、摩爾、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阿伏加德羅常數
(7)有關化學基本計算
3.溶液
(1)分散系、溶液、懸濁液、膠體
(2)溶解度、飽和溶液
(3)溶質的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
4.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核素、同位素
(2)原子構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
(3)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長式)
(4)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配位鍵、σ鍵和π鍵
(5)鍵能、鍵角、鍵長
(6)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
(7)分子間作用力、範德華力、氫鍵
(8)分子晶體、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
(9)電離能、電負性
(10)雜化軌道
5.化學反應與能量
(1)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
(2)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反應熱、焓變
(3)熱化學方程式、蓋斯定律
(4)能源
(5)原電池、電解池、化學電源
(6)金屬的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
6.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1)化學反應速率、催化劑
(2)可逆反應、化學平衡、化學平衡常數
(3)影響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因素(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
7.電解質溶液
(1)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2)電離、電離方程式、溶液的導電性
(3)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4)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
(5)溶液的pH
(6)鹽類水解
(7)離子反應
(8)溶度積、沉澱溶解平衡
(三)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
1.常見金屬元素(如Na、Mg、Al、Fe、Cu等)
(1)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2)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
(3)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應用
2.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O、Si、S、Cl、Br、I等)
(1)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
(2)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四)有機化學基礎
1.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
(1)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的確定、確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化學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2)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的成鍵特徵、官能團
(3)同分異構現象、同分異構體
(4)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2.烴及其衍生物
(1)烷烴、烯烴、炔烴和芳香烴的組成、結構、性質、應用
(2)天然氣、煤、石油
(3)滷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組成、結構、性質、應用
(4)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簡單氧化與還原反應
3.糖類、油脂和蛋白質
(1)糖類的組成、性質
(2)油脂的組成、性質、應用
(3)胺基酸、蛋白質的組成、結構、性質
4.合成子化合物
(1)合成子的組成、結構,鏈節、單體
(2)加聚反應、縮聚反應
(五)化學實驗
1.化學實驗的綠色化和安全性
2.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3.中學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
4.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
5.常見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
6.溶液的配製
7.中和滴定
8.化學實驗探究能力(能根據實驗要求,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了解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合理結論)
Ⅱ.與《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相關的大學化學知識
(一)無機化學
1.物質結構
(1)原子結構有關術語和概念
(2)四個量子數的意義和相互關係(會用四個量子數寫出1-4周期元素的電子結構式,並由電子結構式確定元素所在的區、周期、族、特徵電子構型和元素名稱)
(3)原子結構和周期系的關係
(4)共價鍵理論、雜化軌道理論(會用上述理論確定常見共價小分子的雜化類型、分子構型和基本性質,了解分子軌道理論,會用分子軌道理論寫出第2周期雙原子分子、離子的分子軌道表達式,並比較其穩定性。掌握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並確定常見共價分子的空間結構)
2.熱力學和化學平衡
(1)狀態函數的概念和特性(掌握的概念和性質)
(2)熱力學第一定律和蓋斯定律(了解用求算標準狀態和非標準狀態下體系的的方法)
(3)吉-赫公式的計算、應用,反應自發進行方向的判斷
(4)化學反應等溫式的意義、用途(能應用公式進行有關計算)
(5)化學平衡(理解平衡常數的意義及多重平衡的規則)
(6)酸鹼的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
(7)同離子效應、鹽效應的概念、應用
(8)緩衝溶液的組成、原理,緩衝溶液pH的計算
(9)Ksp的意義、濃度積規則(掌握Ksp與溶解度(S)的關係、換算及Ksp的有關計算)
3. 化學反應動力學
(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達方法
(2)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Arrhenius方程式及其應用
(3)活化分子、活化能(Ea)[會用活化分子、活化能(Ea)解釋溫度、濃度(壓力)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4. 氧化還原反應和電化學
(1)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數法、離子-電子法)
(2)標準電極電勢(掌握用判斷標準狀態氧化劑、還原劑的強弱以及選擇適當氧化劑、還原劑的方法。能用元素標準電極電勢圖判斷是否能發生歧化反應及其反應的程度)
(3)Nernst方程[能運用Nernst方程進行有關計算,並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和程度(用公式]
點擊下一頁繼續查看2016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