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對於分娩時長有標準,從子宮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宮縮到胎盤完全娩出,正常情況下,初產婦整個完整過程大約需要16~18個小時,經產婦則大約是6~10小時。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產婦在產房足足待了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把孩子生了下來,不免感嘆女性分娩的艱辛,然而有些人卻偏偏與別人不同,仿佛生娃對她們來說異常簡單。
二胎寶媽生娃只花了兩分鐘,助產士:她抬腿就生了
不久前,英國一名二胎寶媽生第二個孩子時,整個接生過程只花費了兩分鐘,大概率成為了世界上分娩最快的母親,她甚至決定申請金氏世界紀錄。這位媽媽甚至表示,生娃太快,她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還以為自己只是不小心排便了。
這位媽媽的名字叫特裡·萊特(Terri Light),她僅僅花費2分鐘就生下的寶寶被取名為艾娃,出生時6磅13盎司(3.08千克),且身體健康狀況一切正常。
特裡自己都不敢相信,因為她感覺只宮縮了一次,小寶貝就出生了,而在她29歲生第一個孩子時,經歷了痛苦而又漫長的真正24小時分娩過程,這兩次的對比,讓她有些感慨,更是對這次的經歷有些慶幸。
同樣驚訝的還有產房裡的助產士們,小艾娃仿佛在呼吸之間就出生了,整個接生全過程只花費了兩分鐘。她們目擊了整個短暫而又令人驚奇的過程,大概就是特裡躺上產床剛一抬起腿,寶寶就出生了,於是她們立馬反應過來衝過去完成接下來的工作。
助產士表示:「我們從業這麼多年,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事。」
在被問道為什麼會這麼快時,特裡說:「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我僅僅和丈夫走了一會,可能就是走路幫助我輕鬆分娩,因為當我回到床上時,一次輕微宮縮後,孩子就出生了。」
實際上,這種事情在過去也曾發生過,四年前,一名名叫黛西的20歲女子聲稱,她在5分17秒內生下了第一個孩子波比,成為當時世界上分娩最快的女子。現在,特裡已經向金氏世界紀錄官方上報了自己的分娩經歷。
可以說,特裡是非常幸運地,這不僅體現在她僅花費了2分鐘就成功生下了寶寶,少遭很多罪,更在於母子倆都平安,要知道,像這種急產情況,危險是十分巨大的。
何為急產?
臨床上對於分娩時長有標準,從子宮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宮縮到胎盤完全娩出,正常情況下,初產婦整個完整過程大約需要16~18個小時,經產婦則大約是6~10小時。
急產分娩其實就是指在產道無阻力的前提下,產婦的宮口迅速全開,總產程小於3小時,胎兒娩出用時低於30分鐘結束分娩。這種情況一般以經產婦最為常見,約佔正常分娩的3%,但無論是對產婦還是胎兒,都存在較大風險。
在一些影視作品或新聞事件中看到「街邊生娃」、「廁所內緊急生娃」、「孕婦走路孩子掉出」等分娩特別突然的情景,通常就屬於急產。
急產的風險
1、對產婦
誘發大出血:因為進入產城非常突然,宮縮沒有一個循序漸進、慢慢變強的過程,可能會導致產婦一下感受到非常強烈的宮縮,由於沒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很容易出現產後子宮痙攣和收縮乏力,從而誘發產後大出血;
導致會陰撕裂:急產時胎頭下降速度往往非常快,甚至產婦自身都沒有反應過來,她們的身體沒有一個適應和緩衝的時間,可能會造成會陰部位或者產道的撕裂,且一半撕裂情況往往比較嚴重;
容易發生感染:分娩時對手術環境的要求較高,而急產發生時往往都猝不及防,很難保證環境的衛生,當事發突然來不及消毒或送醫院時,在非無菌的環境下分娩,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出現感染現象。
2、對胎兒
腦出血:急產時,胎頭迅速通過產道,而由於急產來臨迅速,母體一般開沒有經過良好地擴張,導致胎頭很難通過產道,而此時母體也會因為疼痛感而宮縮更加劇烈,如果受到產道擠壓力量過於強大,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現缺氧或者是腦出血等風險;
缺氧:分娩速度過快會導致胎盤血液循環受阻,分娩時容易出現大腦缺氧,而肺部羊水和其他物體也無法被擠壓排出,可能會導致新生兒窒息。
摔傷或臍帶感染:如果分娩發生的太過突然,接生者可能會難以接到寶寶,或根本沒有人反應過來,新生兒很容易出現摔傷等意外事故,出生後也容易出現臍帶感染。
急產後如何處理?
1、當在醫院外發生時
產婦不能用力屏氣,張口呼吸,記清楚自己宮縮的時長以及間隔時間,在最短時間內趕往去醫院做全面檢查,看看是否存在軟產道撕裂損傷、產後出血,以及檢測新生兒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如果不是在無菌環境出生,寶寶需要接種破傷風疫苗,還需要住院觀察是否存在感染情況;如果是墜落產,則需要做CT或者核磁振,觀察是否存在身體骨折或者顱腦外傷(可能還需要注射維生素K)。
2、在醫院內發生時
若是在醫院內發生急產,產婦只需要保持冷靜,聽從醫生的安排即可,有醫生的照看一般不會出現大危險,但仍然要保持情緒穩定,不宜過於激動,避免誘發產後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