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新D-ToF傳感器,「芯視界微電子」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晶片級...

2020-11-23 36氪

文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芯視界微電子」官網

當前雷射雷達成本功耗高、可靠性低、系統設計複雜等痛點,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研發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南京芯視界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視界微電子」),針對上述痛點,研發了世界上首款基於大規模單光子檢測陣列的全集成晶片。 

據公司介紹,該晶片在CMOS工藝上實現了高靈敏度、高解析度單光子檢測陣列,集成了自主研發的超高精度測距電路和抗幹擾數字算法,基於該晶片的雷射雷達系統可實現精確測距,功耗成本低、靈敏度高、可靠性高。

「芯視界微電子」成立於2018年,以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為核心,提供單光子dToF三維圖像傳感晶片、大數據中心超高速光電互聯晶片及系統解決方案。單光子dToF晶片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汽車輔助以及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iDAR)、機器人定位導航、手機三維成像、空間環境測繪、安保安防等領域,為整機廠商和模組廠商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的晶片級解決方案。

圖 | 官網公布的解決方案

具體性能方面,據「芯視界微電子」介紹,該系列晶片(單點、32x32、128x64、320x240等規格)基於直接飛行時間雷射測距方法,為市場上的微型ToF傳感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憑藉自主研發的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體)和獨特的ToF採集和處理技術,晶片產品可實現高達250米的距離測量和釐米級別的測距精度,可以抵抗100 KLux的環境光幹擾,從而適用於室外陽光環境中的測量。

單光子dToF技術是未來實現雷射雷達(LiDAR)小型化、低成本、可量產的一項關鍵技術。具體來說,「芯視界微電子」dToF雷射雷達晶片以納秒級精度直接測量雷射脈衝在空中直接往返飛行時間(dToF),並且從光的最小能量單位,即光子層面進行超高靈敏度的光探測,從而實現低功耗,高精度,小體積的精確測距和三維成像。

「芯視界微電子」曾在公開新聞中透露,目前,自動駕駛的關鍵設備雷射雷達主要依靠進口,成本每件高達2萬美元,而芯視界微電子的方案可以將這一成本降至幾百美元。據公開新聞,2019年8月,公司第一批晶片投入量產,於2019年初聯合北汽新能源在矽谷成立了自動駕駛聯合實驗室,研發以固態雷射雷達為核心的下一代多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系統,於2020年初攜解決方案參加了CES。

2020年5月7日,「芯視界微電子」正式對外發布國內首款QQVGA解析度單光子(SPAD)面陣D-ToF傳感器及手機適配模組,據公司介紹,新的VI4310晶片採用了公司行業領先在單晶片上實現了核心感光器件SPAD Array及精準測距電路,多種測距精度優化和抗背景光幹擾算法,以及後端與ISP(圖像信號處理)的高度集成。VI4310具有QQVGA(160x120)的高解析度、30fps的刷新率(最高支持120fps),可以在200mW的整體超低功耗下(包括DSP和ISP算法)實現10米的遠距離探測。

團隊成員方面,「芯視界微電子」創始人兼CEO李成博士曾任美國矽光電子製造協會組委會委員、矽谷惠普實驗室資深科學家。創始團隊系具有超過15年從業經驗的一批國內外技術專家,在專業技術上覆蓋了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單光子檢測成像、超高速光電互聯傳輸、半導體電路晶片設計等各個領域,擁有豐富的項目管理、團隊管理和成功的創業經驗。

工商信息顯示目前公司擁有7項發明專利,2項軟體著作權,最近一項專利申請於2020年4月7日,為一種納秒窄脈衝雷射的驅動裝置、發射系統及驅動方法。公司成立於南京市江北新區,獲得當地政府以及產業園的優惠政策及扶持。

2018年6月,「芯視界微電子」獲得峰瑞資本、江北智能製造產業基金領投的數千萬元Pre-A輪戰略投資,並全資收購矽谷晶片設計公司(visionICs LLC)。根據工商信息,自引入外資後,公司由自然人控股變為中外合資公司。

圖 | 天眼查

相關焦點

  • 聚芯微電子發布ToF傳感器晶片,實現感光器件與處理電路的高度集成
    打開APP 聚芯微電子發布ToF傳感器晶片,實現感光器件與處理電路的高度集成 月生 發表於 2020-03-11 14:08:09
  • 意法半導體:飛行時間測距傳感器--ToF
    ,遇物體後反射,傳感器通過計算光線發射和反射時間差或相位差,來換算被拍攝景物的距離,以產生深度信息,此外再結合傳統的相機拍攝,就能將物體的三維輪廓以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距離的地形圖方式呈現出來。聽起來好像和大家玩爛了的超聲波測距沒啥不同。但其實不然,超聲波測距對反射物體要求比較高,面積小的物體,如線、錐形物體就基本測不到,而TOF紅外測距完全可克服此問題,同時TOF測距精度高,測距遠,響應快。 這種技術跟3D雷射傳感器原理基本類似,只不過3D雷射傳感器是逐點掃描,而TOF相機則是同時得到整幅圖像的深度信息。
  • 3D成像方法--- 雙目視覺、雷射三角、結構光、ToF、光場
    對於任一點(該點不在基準面上),也可由三角測距得出。將雷射光條的中心點P1、成像點P1′、攝像頭、雷射頭作為基準面,中心點P1就符合單點結構光測距。對於任一點(該點不在基準面上),也可由三角測距得出。其中P1′,P2′和分別是P1和P2的成像位置,對於點P2、成像點P2′、攝像頭、雷射頭所形成的平面,與基準面存在夾角θ,也符合單點結構光測距。此時的焦距為f′,x的幾何意義同單點雷射測距原理。如上圖所示,將成像平面鏡像到另一側。其中P1′,P2′和分別是P1和P2的成像位置,對於點P2、成像點P2′、攝像頭、雷射頭所形成的平面,與基準面存在夾角θ,也符合單點結構光測距。
  • 專注研發開關電源晶片,「芯茂微」提供數字模擬混合集成電路解決...
    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從事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深圳市芯茂微電子有限公司」。 「芯茂微」成立於2012年10月16日,主要經營範圍為民用電源晶片、高壓器件的研發與銷售,計算機軟硬體、集成電路、電子產品、電子工業專用設備提供等。目前參保人數41人,持有 38項專利,最新一項公開日期2020年4月,專利名稱為開關控制電路、晶片、適配器及開關控制方法。
  • 攜手華為聯想 新一代雷射測距傳感器(ToF)爆發洪荒之力
    打開APP 攜手華為聯想 新一代雷射測距傳感器(ToF)爆發洪荒之力 李映 發表於 2016-08-10 10:10:54 而這正是「飛行時間測距傳感器(ToF)」帶來的「功勞」。隨著ToF的性能不斷革新,不僅在傳統領域的應用更加深入,亦打開了新興服務機器人、VR應用領域大門。   接近傳感器門類眾多,包括紅外、超聲波等,主要通過測量反射光的光量來估算距離,主要不足在於被測物體的顏色和表面對測量精度影響很大。
  • tof 三角法_tof 三角測距 雙目 - CSDN
    在此,簡單分享一下rplidar A2這種雷射雷達的原理和重點技術。rplidar A2 是一種三角測距原理雷射雷達,原理和TOF雷射雷達不同。 TOF雷射雷達是根據測量光的飛行時間來計算距離的。而三角測距雷射雷達是通過攝像頭的光斑成像位置來解三角形的。
  • 傳感器熱點:DARPA研究出近零功率射頻晶片和傳感器
    傳感新品 【DARPA研究出近零功率射頻晶片和傳感器】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在2020年5月完成的近零功率射頻和傳感器操作(N-ZERO)項目,研究出近零功率射頻晶片和傳感器,相比於之前的四周,其持續工作壽命延長至四年
  • 傳感器熱點:DARPA研究出近零功率射頻晶片和傳感器
    (N-ZERO)項目,研究出近零功率射頻晶片和傳感器,相比於之前的四周,其持續工作壽命延長至四年。  【深圳大學利用光參量放大技術,創造了超快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新記錄】  深圳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其光參量放大(OPA)技術,可利用非線性光學效應改變特定晶體材料內光脈衝的波長和頻率,創造了高空間解析度成像的新記錄。
  • 意法半導體推出世界首個多合一的多區直接ToF傳感器模塊
    ,推出業界首個64區測距傳感器。該多區傳感器可把場景分成若干個區域,幫助成像系統更好地了解場景空間細節。意法半導體影像事業部總經理Eric Aussedat表示:「VL53L5 FlightSense多區直接飛ToF傳感器採用了我們最先進的40nm SPAD製造工藝,最大測距距離可達4米,測距區域多達64個,有助於成像系統了解場景空間細節。VL53L5測距區數量是上一代的64倍,可大幅提升雷射自動對焦、觸摸對焦、存在檢測和手勢界面的性能,同時幫助開發人員開發更多創新的影像應用。」
  • 揭秘八款創新硬體的傳感器作用 光譜傳感器,3D傳感……
    光學測量分為主動測距法和被動測距法。 主動測距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特定的、人為控制光源和聲源對物體目標進行照射,根據物體表面的反射特性及光學、聲學特性來獲取目標的三維信息。其特點是具有較高的測距精度、抗幹擾能力和實時性,具有代表性的主動測距方法有結構光法、飛行時間法、和三角測距法。
  • 奧地利微電子角位置傳感器提供更高效提供角度測量
    AS5134以及近期推出的AS5132傳感器晶片,完全符合AEC-Q100汽車標準的要求,都是為用於高速無刷直流電機(BLDC)而優化的非接觸式磁性位置傳感器晶片。
  • 消費電子ToF技術與市場剖析 ——3D感知與成像的現在和未來
    Trumpf和ams都開始面向手機產品提供3D感知方面的VCSEL雷射器,包括三星、華為在內的不少手機都已經在大規模採用。 與此同時ToF攝像頭模組的發射端技術比結構光要簡單,這也讓中國國內的更多VCSEL供應商入市,典型如縱慧芯光(Vertilite)。
  • 全息投影技術是如何成像的?「振邦視界」
    今天多媒體互動技術研發者-振邦視界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首先,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全息投影技術不僅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還可以使幻像與表演者產生互動,一起完成表演,產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 東部高科與納芯微電子合力深耕中國MEMS麥克風晶圓市場
    (以下簡稱「東部高科」)和中國領先的傳感器晶片及解決方案提供商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芯微」)共同宣布,雙方已結為戰略合作夥伴,將聯合開發和生產新一代 MEMS 傳感器產品。日前,雙方合作開發的首款 MEMS 麥克風裸晶片 NSM6001 已成功量產並推向市場,標誌著納芯微和東部高科合力深耕中國 MEMS 傳感器市場的開始。
  • 雷射雷達探測及三維成像技術進展,讀這一篇就知曉
    1960年美國休斯飛機公司的科學家梅曼研製出了第一臺雷射器,1961年發展出了第一臺軍用雷射測距儀,進而雷射雷達由最初的雷射測距逐步發展成為現在的雷射測速、雷射跟蹤和雷射成像技術。雷射雷達三維成像系統按照成像體制可以分為掃描式成像系統和面陣成像系統兩種。在對雷射成像體制探討之前,有必要對雷射測距的基本原理進行了解。
  • 獨家對話vivo工程師:詳解TOF 3D超感應技術 | 凰家評測
    一、3D成像三大主流技術在詳解TOF超感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目前3D成像三大主流技術:雙目、結構光、TOF。雙目(StereoSystem)雙目成像的基礎原理是三角測距算法,類似模擬人眼觀看3D電影(左右眼看到的場景略有差異),從而帶來具有空間感的立體深度信息。
  • 雷射測距傳感器和雷射位移傳感器有哪些差別
    雷射位移傳感器與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區別:一:測量原理不同1、雷射測距傳感器的操作原理:首先,是由對準政策發射雷射脈衝,然後經政策反射後雷射向各個方向散射。部分反光會回來到傳感器,然後接納成像後到了雪崩光電二極體。二極體是一種具有擴大功用的光學傳感器。
  • ToF測距晶片達4 m,從手機擴展到更多應用
    ST的4 m長距離測距傳感器的推出,使室內無人機定高、刷臉開門等測距應用成為可能。此外,顯示面板、機器人、衛浴龍頭測距等應用在增長,FlightSense第三代產品的推出,有望在室內無人機等更多領域應用。
  • 奧地利微電子推出新14位磁性編碼器晶片
    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IC設計者及製造商奧地利微電子公司(SIX股票代碼:AMS)日前宣布推出一款14位的磁性編碼器晶片AS5048,其全新特性可為基於單片機的應用帶來比以往更方便的精確
  • 3D視覺成像的下一站 淺析TOF 3D立體攝像頭技術
    唯有更加趨近真實的3D立體「視界」,才能帶給我們最為震撼和沉浸式的體驗。如今,手機攝像頭模塊也正走在從2D向3D時代過渡的三岔路口,而TOF技術就是其中最有前景和錢景的出路。然而,如今的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屏幕內的視界」,除了需要拍攝更具立體感的照片,更安全的面部識別/支付、3D試妝、AR裝潢、AR遊戲、體感遊戲、全息影像交互等需要「3D視覺成像」技術支撐的應用環境(圖1),才是智慧型手機未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