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芯視界微電子」官網
當前雷射雷達成本功耗高、可靠性低、系統設計複雜等痛點,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研發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南京芯視界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視界微電子」),針對上述痛點,研發了世界上首款基於大規模單光子檢測陣列的全集成晶片。
據公司介紹,該晶片在CMOS工藝上實現了高靈敏度、高解析度單光子檢測陣列,集成了自主研發的超高精度測距電路和抗幹擾數字算法,基於該晶片的雷射雷達系統可實現精確測距,功耗成本低、靈敏度高、可靠性高。
「芯視界微電子」成立於2018年,以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為核心,提供單光子dToF三維圖像傳感晶片、大數據中心超高速光電互聯晶片及系統解決方案。單光子dToF晶片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汽車輔助以及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iDAR)、機器人定位導航、手機三維成像、空間環境測繪、安保安防等領域,為整機廠商和模組廠商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的晶片級解決方案。
圖 | 官網公布的解決方案
具體性能方面,據「芯視界微電子」介紹,該系列晶片(單點、32x32、128x64、320x240等規格)基於直接飛行時間雷射測距方法,為市場上的微型ToF傳感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憑藉自主研發的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體)和獨特的ToF採集和處理技術,晶片產品可實現高達250米的距離測量和釐米級別的測距精度,可以抵抗100 KLux的環境光幹擾,從而適用於室外陽光環境中的測量。
單光子dToF技術是未來實現雷射雷達(LiDAR)小型化、低成本、可量產的一項關鍵技術。具體來說,「芯視界微電子」dToF雷射雷達晶片以納秒級精度直接測量雷射脈衝在空中直接往返飛行時間(dToF),並且從光的最小能量單位,即光子層面進行超高靈敏度的光探測,從而實現低功耗,高精度,小體積的精確測距和三維成像。
「芯視界微電子」曾在公開新聞中透露,目前,自動駕駛的關鍵設備雷射雷達主要依靠進口,成本每件高達2萬美元,而芯視界微電子的方案可以將這一成本降至幾百美元。據公開新聞,2019年8月,公司第一批晶片投入量產,於2019年初聯合北汽新能源在矽谷成立了自動駕駛聯合實驗室,研發以固態雷射雷達為核心的下一代多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系統,於2020年初攜解決方案參加了CES。
2020年5月7日,「芯視界微電子」正式對外發布國內首款QQVGA解析度單光子(SPAD)面陣D-ToF傳感器及手機適配模組,據公司介紹,新的VI4310晶片採用了公司行業領先在單晶片上實現了核心感光器件SPAD Array及精準測距電路,多種測距精度優化和抗背景光幹擾算法,以及後端與ISP(圖像信號處理)的高度集成。VI4310具有QQVGA(160x120)的高解析度、30fps的刷新率(最高支持120fps),可以在200mW的整體超低功耗下(包括DSP和ISP算法)實現10米的遠距離探測。
團隊成員方面,「芯視界微電子」創始人兼CEO李成博士曾任美國矽光電子製造協會組委會委員、矽谷惠普實驗室資深科學家。創始團隊系具有超過15年從業經驗的一批國內外技術專家,在專業技術上覆蓋了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單光子檢測成像、超高速光電互聯傳輸、半導體電路晶片設計等各個領域,擁有豐富的項目管理、團隊管理和成功的創業經驗。
工商信息顯示目前公司擁有7項發明專利,2項軟體著作權,最近一項專利申請於2020年4月7日,為一種納秒窄脈衝雷射的驅動裝置、發射系統及驅動方法。公司成立於南京市江北新區,獲得當地政府以及產業園的優惠政策及扶持。
2018年6月,「芯視界微電子」獲得峰瑞資本、江北智能製造產業基金領投的數千萬元Pre-A輪戰略投資,並全資收購矽谷晶片設計公司(visionICs LLC)。根據工商信息,自引入外資後,公司由自然人控股變為中外合資公司。
圖 | 天眼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