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芯微電子發布ToF傳感器晶片,實現感光器件與處理電路的高度集成

2020-12-07 電子發燒友

聚芯微電子發布ToF傳感器晶片,實現感光器件與處理電路的高度集成

月生 發表於 2020-03-11 14:08:09

3月9日聚芯微電子發布了國內首顆自主研發、背照式、高解析度、用於3D成像的飛行時間(ToF)傳感器晶片。

該產品原計劃在今年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現場發布,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上述展會停辦,因此該企業在選擇線上發布新品。

聚芯微電子本次發布的傳感器晶片名為SIF2310,採用了全球領先的背照式技術,在單晶片上實現了感光器件與處理電路的高度集成。

相較於使用傳統技術的ToF傳感器,在940nm紅外波長的量子效率提升了至少3倍。這些性能使得該產品非常適用於Face ID、人臉識別、3D建模等高精度應用。

聚芯微電子聯合創始人兼CMO孔繁曉介紹說。

他進一步介紹:

ToF技術是目前最受關注的3D成像和測距技術之一。它採用紅外光源發射高頻光脈衝到物體上,接收反射回的光脈衝,通過探測光脈衝的往返時間來計算被測物體離相機的距離。具有成本低、結構簡單穩定、測量距離遠、更適合室外場景等特點。但是該技術以前被國外少數公司所壟斷,這款自主研發的產品打破了這一局面,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同時可以更好地支持國內客戶的3D成像需求。

預計到今年6月,聚芯微電子將量產SIF2310,並同步提供Demo與評估套件。同時,該公司擬於年內發布VGA等一系列不同規格的ToF傳感器晶片以完善其產品組合。

聚芯微電子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模擬與混合信號晶片設計的高科技公司,總部位於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在歐洲、深圳和上海設立有研發中心。

則比較: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推出新D-ToF傳感器,「芯視界微電子」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晶片級...
    文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芯視界微電子」官網 當前雷射雷達成本功耗高、可靠性低、系統設計複雜等痛點,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研發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南京芯視界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視界微電子」),針對上述痛點,研發了世界上首款基於大規模單光子檢測陣列的全集成晶片。
  • MEMS傳感器晶片廠商芯動聯科擬A股IPO 已開啟上市輔導
    集微網消息 近日,安徽監管局披露了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動聯科)上市輔導備案信息。據披露,2020年11月,芯動聯科與中信建投證券籤訂了《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之輔導協議》,並已於2020年12月3日進行輔導備案登記。
  • 奧地利微電子推出新14位磁性編碼器晶片
    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IC設計者及製造商奧地利微電子公司(SIX股票代碼:AMS)日前宣布推出一款14位的磁性編碼器晶片AS5048,其全新特性可為基於單片機的應用帶來比以往更方便的精確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矽基光電子具有與CMOS工藝兼容,藉助成熟的微電子加工工藝平臺可以實現大規模批量生產,具有低成本、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優勢。通過CMOS工藝可以實現矽基光電子和微電子的單片集成,發揮光電子在信息高速傳輸和微電子在信息高效處理的優勢,充分實現微電子與光電子的融合與取長補短,實現性能更優的光電集成晶片。
  • 敏芯股份:堅持自主研發MEMS晶片和ASIC晶片 6月2日科創板上會
    來源:發布易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敏芯股份」)近日宣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定於6月2日下午14時召開2020年第34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屆時將審議公司的首發申請。MEMS晶片是用半導體技術在矽片上製造電子機械系統,即做一個可以把外界的物理、化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納米級機械系統。該類晶片最常用的是承擔傳感功能,沒有MEMS晶片的人工智慧和萬物互聯,就相當於沒有感官器官的人。MEMS傳感器則是把一顆MEMS晶片和一顆專用集成電路晶片(ASIC晶片)封裝在一起後形成的器件。
  •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錢鶴、吳華強團隊研製出人工樹突器件,實現新型...
    清華新聞網6月30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未來晶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的錢鶴、吳華強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納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基於人工樹突的高效神經網絡」(Power-Efficient Neural Network with Artificial Dendrites
  • 關於微慣性器件MEMS與ASIC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的分析
    圖1(a)中,MEMS和ASIC管芯通過金絲鍵線和/或倒裝焊並列安裝在同一基板上,基板再以倒裝焊的方式引出信號至封裝管殼。金絲鍵線方式僅能起到電氣連接的作用,而倒裝焊則能同時實現電氣連接與貼片固定的功能。圖1(b)和(c)都可歸為晶片級三維垂直方式的MCM。圖1(b)方案中,ASIC管芯通常置於MEMS管芯上方,引腳分布在兩側,分別通過金絲鍵線實現與MEMS結構和管殼焊盤的電氣連接。
  • 納芯微三大產品線四十餘款晶片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NOVOSENSE,以下簡稱「納芯微」或「納芯微電子」)隔離與接口、傳感器、信號調理三大產品線攜四十餘款晶片產品隆重亮相,展示在電機驅動、電力電子、新能源、白電等各領域的多種解決方案。
  • 集成溫度傳感器的分類_集成溫度傳感器的典型應用
    集成溫度傳感器的分類   1、模擬集成溫度傳感器   在20世紀80年代問世的,它是將溫度傳感器集成在一個晶片上、可完成溫度測量及模擬信號輸出功能的專用IC。模擬集成溫度傳感器的主要特點是功能單一(僅測量溫度)、測溫誤差小、價格低、響應速度快、傳輸距離遠、體積小、微功耗等,適合遠距離測溫、控測,不需要進行非線性校準,外圍電路簡單。它是目前在國內外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集成傳感器,典型產品有AD590、AD592、TMP17、LM135等。
  • 「半導光電」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通過CMOS工藝可以實現矽基光電子和微電子的單片集成,發揮光電子在信息高速傳輸和微電子在信息高效處理的優勢,充分實現微電子與光電子的融合與取長補短,實現性能更優的光電集成晶片。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
  • 光子晶片能否破局國外晶片對高科技領域的封鎖,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我國已有幾家企業在研發光子晶片相關的項目,像光速的收發模塊、光處理模塊已取到了突破性進展。科研機構已經投入開發的矽光子晶片平臺,可以完成100bps的光子晶片試製,測試平臺也在搭建中,預計2021年可以完成研發工作。
  • 系統級晶片集成——SoC
    隨著VLSI工藝技術的發展,器件特徵尺寸越來越小,晶片規模越來越大,數百萬門級的電路可以集成在一個晶片上。多種兼容工藝技術的開發,可以將差別很大的不同種器件在同一個晶片上集成。
  • Light:彩虹半導體器件實現基於光譜投影的顏色感知
    光探測器能即時地將入射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輸出,具有體積小、性能優異、易於集成等優點。然而,受限於其工作原理,現有的光探測器僅僅只能探測光信號的光強(光功率密度),而不能獲得光信號的顏色或光譜信息。結合光探測器與分光系統的光譜儀能詳細地測量光譜信息,但該設備體積較大,測量耗時較長,不能以元器件的形式與其他器件集成。
  • 矽光晶片是將什麼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園地 發表於 2020-06-11 09:02:19 2020年5月30日,聯合微電子中心(CUMEC)在重慶向全球隆重發布「180nm全套矽光工藝PDK(process design
  • 65家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上榜!CB Insights首次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
    國內第一顆量產的 CMOS 圖像傳感器晶片、第一顆基於 BSI 工藝的 5M 像素 CMOS 圖像傳感器晶片均出自格科微電子。唯捷創芯(Vanchip)入選理由:射頻前端 PA 晶片創業老兵十年專注於射頻前端晶片研發,整合聯發科 PA 團隊壯大勢力,唯捷創芯成為中國 PA 行業中堅力量。
  • 物奇微電子發布4顆AI-IoT晶片 打造終端和AI融合的新格局
    物奇微電子發布4顆AI-IoT晶片 打造終端和AI融合的新格局
  •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梅永豐課題組研發柔性薄膜組裝集成晶片傳感器
    物聯網(IoT)應用是「超越摩爾」技術路線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需要數量巨大的集成電路晶片來分析處理來自外部傳感器件的海量信號。目前,大多數傳感信號採集器件和信號處理單元均為分離設計,將在整體上產生更大功耗並佔據更大的空間。由此,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梅永豐課題組提出了將信號檢測和分析功能集成於同一個晶片器件中的全新概念。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微電子技術是指設計、製造和使用微小型電子元器件與電路,實現電子系統功能的技術,是現代信息科技的基礎。光電子技術則是光子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而成的交叉技術,涉及固體物理、導波光學、材料科學和半導體等學科,有望成為下一代信息科技的基石。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電晶片
    微電子晶片製造工藝提升趨近極限,5納米晶片已經在今年量產,2納米晶片製程工藝已開始研發;光學器件性能提升為光電晶片的研製打造堅實基礎,光電晶片將加速自動駕駛、機器人和虛擬實境等技術的優化應用,推動半導體設備實現「從電到光」的轉換。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很自然的,工作內容與之相關的晶片被稱作模擬晶片。除此之外,一些我們無法感知,但客觀存在的模擬信號處理晶片,比如微波,電信號處理晶片等等,也被歸類到模擬範疇之中。比較經典的模擬電路有射頻晶片、指紋識別晶片以及電源管理晶片等。數字晶片包含微元件(CPU、GPU、MCU、DSP等),存儲器(DRAM、NANDFlash、NORFlash)和邏輯IC(手機基帶、乙太網晶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