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易
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敏芯股份」)近日宣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定於6月2日下午14時召開2020年第34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屆時將審議公司的首發申請。敏芯股份表示,公司堅持自主研發MEMS晶片和ASIC晶片,正在逐漸進入全球最重要的7大消費電子品牌。
據悉,敏芯股份2007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成立,是國內首批成立的MEMS晶片研發企業。公司創立者李剛在碩士和博士階段的研發方向均為MEMS技術,博士畢業以後開始創業歷程,創業方向是其始終看好的MEMS晶片。
MEMS是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的縮寫,中文名稱是微機電系統。MEMS晶片是用半導體技術在矽片上製造電子機械系統,即做一個可以把外界的物理、化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納米級機械系統。該類晶片最常用的是承擔傳感功能,沒有MEMS晶片的人工智慧和萬物互聯,就相當於沒有感官器官的人。
MEMS傳感器則是把一顆MEMS晶片和一顆專用集成電路晶片(ASIC晶片)封裝在一起後形成的器件。MEMS傳感器裡最重要的就是MEMS晶片,MEMS晶片可以把外界的物理、化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而ASIC是把MEMS晶片產生的電信號進一步處理和傳輸到下一級電路。
敏芯股份稱,MEMS晶片的製造工藝和集成電路晶片完全不同,且一種MEMS晶片對應一種製造工藝。晶片研發公司要想做出性能出色的MEMS晶片,首先要有自主開發生產工藝的能力。這是MEMS晶片企業創業艱難的核心所在,也是公司推動MEMS產業鏈全國產化的原因。
據介紹,在敏芯股份創業初期,MEMS傳感器的商業化程度較低,整體市場規模較小,沒有商業化的晶片生產廠商願意投資MEMS生產線。2008年,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納米所「)建成了MEMS研發平臺,公司的第一批晶片就是在蘇州納米所的研發平臺生產出來的。從共達電聲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敏芯股份在2008年上半年就已經完成了MEMS晶片和封裝技術的初步積累。
「公司的發展歷程和整個中國MEMS國產產業鏈的形成過程高度重合。」敏芯股份稱,2010年華潤上華在MEMS國家02專項的支持下,開始籌建國內第一條商用MEMS晶片生產線,公司將MEMS麥克風和壓力晶片的生產工藝導入華潤上華,至今仍是華潤上華最大的MEMS晶片客戶;2014年公司將MEMS麥克風、壓力傳感器的封裝技術導入華天科技,至今也是華天科技最大的MEMS封裝客戶;2015年公司將MEMS加速度計晶片生產工藝導入中芯國際,開創性地將MEMS和ASIC兩顆晶片集成為一顆晶片,推出全球最小尺寸MEMS加速度計傳感器,公司也是中芯國際最重要的MEMS晶片客戶。
敏芯股份透露,公司形成了從晶片設計、晶片仿真工具設計、晶片製造工藝、封裝設計、封裝製造工藝、測試工藝的全產業鏈研發能力,加上產業鏈的整合能力,不僅可以繼續在MEMS麥克風領域擴大份額,還能在其他的MEMS傳感器領域大展拳腳。
公司表示,與其他硬科技行業類似,國內的MEMS晶片行業剛剛起步,公平及良性的競爭環境是實現行業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MEMS晶片這種定製工藝特點突出的行業,還有眾多類型的晶片生產工藝需要行業先行者去研發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