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芯股份:MEMS晶圓代工產線不在制裁範圍,自建封測廠加速核心客戶...

2021-01-18 網易

2020-10-07 23:07:53 來源: 愛集微APP

舉報

  集微網消息,作為科創板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經過長達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了基於自主研發、自有智慧財產權的MEMS/ASIC晶片的MEMS矽麥克風、壓力傳感器以及加速度傳感器產品線,產品出貨量已經超過10億顆。與此同時,敏芯股份擁有基於中國大陸完整的本土化產業鏈,備受資本市場看好。

  

  近日,敏芯股份發布投資者關係交流信息披露,公司總體的目標是持續深耕MEMS傳感器領域,從橫向和縱向多維度發展,成為行業內極具競爭力的企業。橫向方面,敏芯將研發更多種類的MEMS傳感器產品,並將其快速產業化,拓展新興應用領域,搶佔行業發展先機;縱向方面,敏芯將在業務上進一步擴張,覆蓋MEMS傳感器器件和模組等產品,進一步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綜合橫向、縱向發展目標,公司將從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市場推廣等方面進行規劃,並按照規劃實施,持續提升公司的行業競爭力和行業地位。

  提升客戶層次,MEMS晶圓代工產線不在制裁範圍

  敏芯股份自設立起就堅持MEMS傳感器晶片的自主研發與設計,並在成立之初國內缺乏成熟和專業的MEMS生產體系的情況下,經過十餘年的研發和生產體系構建投入,完成了MEMS傳感器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各環節的基礎研發工作和核心技術積累,並深度參與了國內第三方半導體製造廠商MEMS加工工藝的開發,從而實現了MEMS產品全生產環節的國產化。

  今年以來,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國內消費電子廠商部分海外供應體系受到限制,國內聲學精密器件廠商的外購晶片模式可能也會受到不利影響。敏芯股份表示,在此背景下,考慮到供應鏈安全和公司全國產化的生產體系優勢,部分知名的手機等傳統消費電子品牌廠商也開始加快了與公司的合作進程。

  敏芯股份表示,公司與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的差距不是技術上的差距,而主要是客戶資源上的差距,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主要為華為、蘋果、三星、亞馬遜等全球知名的消費電子品牌供貨,可以領先於其他業內公司了解到這些頂級客戶對於產品的定義以及性能參數指標的最新要求並先行一步進行產品研發;所以公司與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的差距體現在頂級客戶產品參數信息的獲取,而不是產品技術水平與研發能力,因此,公司會加大各方面投入,提升客戶層次,儘早獲得頂級客戶的需求,加快公司新產品研發的進度。

  在產能和工藝方面,敏芯股份表示,目前公司晶圓代工廠包括中芯國際、中芯紹興和華潤上華的產能可以滿足目前公司的需求;公司的封裝代工廠華天科技的產能也可以滿足公司的需求,後續隨著公司自建封測廠的投產上量,整個封測產能也可以滿足公司後續服務大客戶的產能需求。關於生產工藝,現在代工廠的生產工藝經過與公司長時間的磨合,還是很不錯的,公司的出貨量目前能做到全球第四,與公司和代工廠生產工藝的充分磨合是分不開的。

  敏芯股份強調,中芯國際用於公司MEMS晶圓代工的產線不在美國制裁的晶片製程範圍之內,因此受到影響的可能性很小。而除了中芯國際之外,還有其他的晶圓代工廠商,比如說華潤上華等,晶圓產能供給方面有充足保障。

  MEMS矽麥出貨排名全球第四,自建封測廠提升產品品質

  行業周知,與大規模集成電路行業相比,MEMS產品的研發步驟更加複雜,除了完成MEMS傳感器晶片的設計外,還需要開發出適合公司晶片設計路線的MEMS晶圓製造工藝。在晶圓製造廠商缺乏成熟的MEMS工藝模塊的情況下,公司需要參與開發適合晶圓製造廠商的製造工藝模塊,即使在晶圓製造廠商已經具備成熟製造工藝模塊的情況下,也需要根據公司的晶片設計路線確定每款晶片的具體工藝流程。

  與此同時,由於MEMS傳感器承擔了對外部信號的獲取和轉換等功能,下遊應用場景多樣,產品內部的極微小型機械系統對外界應用環境相對敏感,因此還需要負責MEMS專業測試設備系統和測試技術的開發,以滿足MEMS傳感器產品性能和質量測試的需求。因此,MEMS傳感器行業在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環節都具有壁壘。

  而縱觀全球MEMS行業的主要廠商,都沒有把MEMS細分領域做的比較全,而是專注其中的某幾個細分領域。敏芯股份表示,一方面,這是由於MEMS技術工藝非標準化即MEMS傳感器具有一種產品一種加工工藝的特點。MEMS傳感器產品種類多樣,各種產品的功能和應用領域也不盡相同,使得各種MEMS傳感器的生產工藝和封裝工藝均需要根據產品設計進行調試,產品測試過程也採取非標準工藝,因此MEMS傳感器產品存在「一種產品一種工藝」的情況,需要從基礎研發開始對產品設計、生產工藝、設備開發和材料選取等各生產要素經歷長時間的研發和投入,並在大量出貨的過程中不斷對上述生產要素進行完善和優化。

  另一方面,由於部分MEMS細分行業存在小批量多品種的特點,經濟效益不明顯,因此,行業內的主要公司從對自身收入和利潤的貢獻角度考慮,會專注於其中市場空間比較大的細分領域,從而形成了這樣一個市場格局。

  從2017年MEMS行業的市場結構來看,MEMS產品主要以傳感器為主,MEMS執行器領域中,射頻MEMS和噴墨列印頭市場規模相對較大。敏芯股份目前所處的MEMS麥克風、壓力傳感器和慣性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陀螺儀、磁傳感器和慣性傳感器組合)領域在整個MEMS行業的市場規模中合計佔比較大。

  敏芯股份表示,MEMS矽麥目前作為公司的一項主要業務,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較高;此外,因為公司培育一個新的產品線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未來幾年矽麥仍將會是公司的一項主要業務;雖然目前公司在MEMS矽麥領域的出貨量已經排到全球第四,但實際上產品的市佔率並不高,在7%左右;隨著未來新的產品應用領域不斷出現,矽麥的出貨量還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與此同時,國內外核心主流客戶對產能和品質的要求很高,所以公司為了取得核心主流客戶的突破,公司去年也投資興建了自己的封測廠即蘇州德斯倍電子有限公司來做好充分的準備。(校對/七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低位MEMS矽麥全球巨頭實現全環節國產化,自建封測廠即將投產
    公司於11月接待調研時表示,公司是全國產化產業鏈體系,實現MEMS產品從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全生產環節的國產化,從整個供應鏈安全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優勢。目前公司晶圓代工廠包括中芯國際、中芯紹興和華潤上華的產能可以滿足目前公司的需求;公司的封裝代工廠德斯倍、華天科技的產能也可以滿足公司的需求,後續隨著公司自建封測廠的投產上量,整個封測產能也可以滿足公司後續服務大客戶的產能需求。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 打造MEMS產業鏈國產化的中國...
    堅守造「芯」 協助搭建國有化生產體系   在那個時候,國內沒有一家晶圓廠具備MEMS晶片的製造能力,能承接起MEMS晶片的生產工作,更不用說封裝測試環節了。敏芯股份管理層在蘇州總部辦公室,對筆者說道,「產品設計圖紙有了,但沒人能幫我們做生產,因此敏芯還要教會代工廠MEMS生產製造工藝,雙方磨合,這才是最難的事情。」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
    同樣,在目前正衝刺科創板上市的數百家企業中,也不乏擁有核心技術,並打破國外壟斷成功實現進口替代的明星企業,今日(8月10日)成功登陸科創板的MEMS傳感器晶片龍頭企業——敏芯股份便是其中之一。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傳感器研發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可以說敏芯股份是中國MEMS第一股。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敏芯股份在現有MEMS傳感器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各環節都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同時能夠自主設計為MEMS傳感器晶片提供信號轉化、處理或驅動功能的ASIC晶片,並實現了MEMS傳感器全生產環節的國產化。
  • 科創板半導體晶片領域再添黑馬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上市
    同樣,在目前正衝刺科創板上市的數百家企業中,也不乏擁有核心技術,並打破國外壟斷成功實現進口替代的明星企業,今日(8月X日)成功登陸科創板的MEMS傳感器晶片龍頭企業——敏芯股份便是其中之一。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敏芯股份在現有MEMS傳感器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各環節都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同時能夠自主設計為MEMS傳感器晶片提供信號轉化、處理或驅動功能的ASIC晶片,並實現了MEMS傳感器全生產環節的國產化。
  • 十三年專「芯」致志,敏芯股份實現MEMS晶片中國造!
    正在衝刺科創板的敏芯股份,就是一家MEMS傳感器晶片龍頭企業。創立13年來,公司創始人李剛帶領敏芯股份從零開始打通MEMS產業鏈,實現了MEMS傳感器全生產環節的國產化,並吸引了芯動能、國投創合、中芯聚源、華登國際、蘇州元禾等明星股東的輪番加持。其中,芯動能和中芯聚源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基金。
  • 歌爾股份與敏芯股份,誰在潛心做中國的MEMS晶片?
    人家擬上市公司成立到現在都13年了,根據IHS的統計,敏芯股份MEMS麥克風裸晶片出貨量早在13年就名列全球第4了,早不告晚不告,偏偏在競爭對手公告IPO輔導之後開始輪番出擊,早幹嘛去了?那是什麼動機呢?大家其實都明白,就是商業利益,也就是說敏芯股份未來很快就要動到歌爾股份的核心利益了,而且敏芯股份目前規模也沒那麼大,又處在上市的敏感時期。此時不告,更待何時?
  • 敏芯股份:MEMS晶片自主研發 國產替代迎來新機遇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漢中2020年8月10日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交易,股票簡稱:敏芯股份,股票代碼:688286。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傳感器研發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同時也逐漸在汽車和醫療等領域擴大應用。根據IHS Markit的數據統計,在MEMS麥克風領域,公司市場佔有率已位居世界前列,2016年公司MEMS麥克風出貨量全球排名第六,2017年公司MEMS麥克風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五,2018年公司MEMS麥克風出貨量全球排名第四。
  • 深度解析國產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
    深度解析國產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今日開盤後敏芯股份的股價一度暴漲接近291%。截至下午收盤,股價仍上漲269.4%,報收231.5元/股。今日開盤後敏芯股份的股價一度暴漲接近291%。截至下午收盤,股價仍上漲269.4%,報收231.5元/股。
  • 國產MEMS 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會「上市即巔峰」嗎?
    摘要√ 作為一家MEMS晶片設計公司,敏芯股份客戶包括華為、傳音、小米、聯想、阿里、百度、索尼、LG等公司。√ 2017至2019年,敏芯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16億元、0.27億元和0.3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4.10%、10.84%和12.56%。
  • IC快報|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科創板上市;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劉二壯...
    以下是今天的精彩內容:1、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萬眾矚目的科創板開市一年多以來,得到了眾多優秀的半導體企業的青睞,目前已有包括中芯國際、中微公司、滬矽產業在內的20多家半導體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晶片?(附30強晶圓代工廠)
    與Fabless相對應的是Foundry(晶圓代工廠)和封測廠,主要承接Fabless的生產和封裝測試任務,典型的Foundry(晶圓代工廠)如臺積電、格羅方德、中芯國際、臺聯電等,封測廠有日月光,江蘇長電等。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敏芯股份」、股票代碼「688286」)成功登陸科創板,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 1330萬股,發行價62.67元/股,截止收盤,敏芯股份報收231.5元,較發行價上漲
  •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
    要聞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2020年1月20日 10:15:40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晶片思想」。一、工藝製程篇1、中芯國際(00981)2019年第一季度,12nm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第二代FinFET N+1研發取得突破,進度超過預期。第二季度14納米FinFET製程進入客戶風險量產階段,2019年第四季實現小批量生產。第二代FinFET N+1技術平臺已開始進入客戶導入。
  • 敏芯股份在MEMS麥克風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世界前列
    打開APP 敏芯股份在MEMS麥克風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世界前列 小山 發表於 2020-11-26 16:49:06 蘇州敏芯微電子市場應用副總楊宏願指出,MEMS傳感器正在成為傳感器的主流技術。不過,有別於其他大規模集成電路,MEMS行業在各大生產環節都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因而,敏芯股份一直在踐行全產業鏈本土化。
  • 半導體mems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
    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屬於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與中科院聲學所、北京郵電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致力於電聲領域前沿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 用芯感知世界,敏芯股份科創板上市!
    8月10日,元禾投資企業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敏芯股份,股票代碼:688286)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元禾控股總裁劉澄偉出席上市儀式並致辭。
  • 中芯國際產業鏈機會深度剖析:SMIC生態圈,重構「芯」陣列
    一、中芯國際上市,材料設備鏈國產替代加速 中芯國際回歸 A 股,國產晶圓製造崛起。N+1 新平臺開始有客戶導入,研發投入轉換率加快提高。N+1 相比於 14nm,性能提升 20%、功耗降低 57%、邏輯面積降低 63%,意味著除了性能,其他指標均與 7nm 工藝相似,N+2 則有望在此基礎上將性能提升至 7nm 水平。 持續關注中國「芯」陣列核心標的,如晶圓代工、封測、IP 授權及設計服務、設備材料等國產化機會。
  •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矽晶圓訂單淡季轉旺
    然而車用晶片訂單近期大幅釋出並尋求晶圓代工廠支援,導致產能吃緊情況更為嚴重,後段封測廠同樣出現訂單塞車排隊情況。普遍來看,晶片交期將再延長2~4周時間,部分晶片交期已長達40周以上,漲價已是箭在弦上。 01 IC設計廠已漲聲四起 雖然臺積電錶明不漲價,但聯電及力積電已陸續漲價,封測廠也有漲價情況。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的晶片vv數目?
    一片載有Nand Flash晶圓的wafer,wafer首先經過切割,然後測試,將完好的、穩定的、足容量的die取下,封裝形成日常所見的Nand Flash晶片。那麼,在wafer上剩餘的,要不就是不穩定,要不就是部分損壞所以不足容量,要不就是完全損壞。原廠考慮到質量保證,會將這種die宣布死亡,嚴格定義為廢品全部報廢處理。
  • 晶圓漲、封測漲、晶片漲、材料漲…漲價的野火燒到哪了?
    龍頭大廠日月光投控在調漲第四季新單及急單封測價格後,近日已通知客戶明年第一季調漲價格5-10%,以應IC載板及導線架等材料成本上漲。 聯發科自己掏錢買設備給代工廠生產,晶圓廠產能非常緊張,臺積電和中芯國際也不斷調高資本開支預算;此外,由於產能越來越緊張,很多小型IC設計公司到處求產能而不得,即使是加價也拿不到,因此還上演過一些很是讓人心酸的悲情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