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說財經導讀:據外媒最新報導稱,最近中國提高進口標準,澳大利亞數噸龍蝦滯留機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繼牛肉、大麥、葡萄酒之後又一商品對華出口受阻。
那麼這對於中國、澳大利亞經貿關係意味什麼?
日前( 1日),據澳大利亞媒體——《雪梨先驅晨報》報導稱,最近中國提高了進口標準,最終,澳大利亞一些龍蝦產品的運輸卻出現了通關延誤。
報導稱,目前已經有數噸活著的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機場的停機坪滯留,而且還面臨清關延遲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種水生物,澳大利亞龍蝦如果拖延48個小時以上,那麼這一以來,這些龍蝦將難以存活。
對此,澳大利亞貿易部 長——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表示:「我已經了解到有關情況,而且所有口商都應遵守同等標準,不應有歧視性的篩查做法。」
無獨有偶,澳大利亞南方龍蝦(Southern Rocklobster Limited)的執行長——科森蒂諾(Tom Cosentino)表示,由於中國提高了進口產品檢驗標準,一些澳大利亞龍蝦產品的運輸出現了通關延誤。
那麼這對於澳大利亞經濟以及中、澳經貿關係又意味什麼呢?
對此,上述媒體報導稱,在過去的2019年,澳大利亞累計出口龍蝦7.52億澳元,而且94%都出口到中國。
無獨有偶,而就在今年早些時候,澳大利亞其他商品,包括:牛肉、大麥和葡萄酒都曾被中國限制進口,甚至禁止進口。
最終,《雪梨先驅晨報》總結評論稱,隨著澳大利亞龍蝦對中國出口面臨清關問題,澳大利亞龍蝦或成為中、澳經貿紛爭的下一個「受害者」。
雖然澳大利亞多種商品對中國出口銳減,甚至遭到禁令,而未來澳大利亞經濟風暴或才剛剛開始。
要知道,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國和最大出口國。
具體數據來看,2019年,中、澳雙邊貿易總額達到1589.7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其中,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達到1039.億美元,同比增長18.3%,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額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8.2%。
而最近2年,澳大利亞卻越來越「跟風」美國,無論是在華為問題還是在新冠疫情的問題,都「站隊」美國,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澳大利亞雙邊經濟關係也開始惡化。
此外,對於2020年,澳大利亞經濟也不容樂觀。據經濟學家們調查顯示,2020年,澳大利亞GDP將下降3.9%,這比7月份調查預測的下滑3.8%還要差,此外,還預測2021年,澳大利亞GDP將增長3.0% ,也不及7月預期的3.1%。
對此,你怎麼看?你認為,接下來,澳大利亞出口情況會如何?和中國雙邊貿易又會如何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