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南方報導:「現在的服務站建得可好了,一進門就能看到為我們參戰立功老兵設置的榮譽牆,還專門開闢『老兵活動室』,以後聊天也有地方了。」在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河海街道蘭翔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老兵李志芳邊喝茶邊對筆者說道。
像這樣的服務站在江蘇省還有很多,截至今年11月底,該省共建成服務中心128個、服務站22000多個。其中,市、縣、鄉、村服務中心(站)分別落實700、300、200、100平方米以上辦公和功能室用房。每個服務中心(站)在醒目位置懸掛統一規範標識,增配信息採集、自助服務終端等硬體設備,開闢宣傳欄、榮譽牆等展示退役軍人先進事跡。
服務機構建設的逐漸規範,源於今年9月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出臺的《江蘇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工作規範》(以下簡稱《工作規範》)的推動。
「基層服務中心(站)的工作人員隊伍成分較新,仍處在適應新崗位、熟悉新環境、學習新政策的過渡期,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清楚『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黃石夫介紹,為解決這一問題,提高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他們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出臺了《工作規範》。這是較早在省級層面出臺的明確市、縣、鄉、村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工作運行和管理規範的手冊,對各級的工作職責、建設內容、建設標準等方面作了明確要求,確保各級建設有規可守、有章可循。
機構建設是服務中心(站)的根基,服務保障則是工作核心。《工作規範》圍繞思政引領、信訪接待、走訪慰問、幫扶援助、就業創業等五大工作內容,以條目式清單對四級服務中心(站)的職責和任務進行規範統一。
「《工作規範》出臺後,我們工作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了,現在除了組織走訪慰問活動,還帶領退役軍人黨員一起過組織生活,提供就業創業平臺等,服務內容擴展了,效果也更理想。」儀徵市服務中心主任崔國慶告訴筆者。
在流動黨員管理方面,《工作規範》明確構建流出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模式:在鎮村級服務站、部分企業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在流出黨員密集分布的城市依託行業、商會成立黨組織;運用網格化管理加強流動黨員動態跟蹤反饋,目前已及時將3000餘名流出和4000餘名流入黨員吸納到黨組織。
「今年終於『歸隊』了,找到組織對我們退役軍人來說很重要,以後有事情就有人可以商量,還能參加活動,貢獻一些力量。」南通市崇川區的一名退役士兵說。
就業是退役軍人最關切的事情之一。《工作規範》提倡推行普惠式、優待式、政府兜底式就業模式,重點企業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等做法受到普遍歡迎。
此外,《工作規範》還要求各級將生活困難退役軍人和享受撫恤補助對象列入市委、市政府慰問範圍。目前,各級服務中心(站)已走訪慰問30多萬人次;建立困難退役軍人家庭「一本帳」,1萬餘人入「帳」。
下一步,江蘇省各級服務中心(站)將按照《工作規範》的要求,逐步實現服務不缺位、保障全覆蓋、尊崇有氛圍、引領建新功的良好格局。
來源: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