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各種概念及原理剖析

2021-01-15 一覽眾車
通過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讀動力電池的相關概念、結構及工作原理,讓大家對動力電池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若干重要概念

1、電壓(V)

①開路電壓:指電池在沒有連接外電路或者外負載時的電壓。開路電壓與電池的剩餘能量有一定的聯繫,電量顯示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②工作電壓:是指電池在工作狀態下即電路中有電流流過時電池正負極之間的電勢差,又稱負載電壓。在電池放電工作狀態下,當電流流過電池內部時,必須克服內阻的阻力,故工作電壓總是低於開路電壓。

③放電截止電壓:指電池充滿電後進行放電,放完電時達到的電壓(若繼續放電則為過度放電,對電池的壽命和性能有損傷)。

④充電限制電壓:充電過程中由恆流變為恆壓充電的電壓。

電池充放電電壓變化曲線


2、電池容量(Ah)

①定義:電池容量是指電池所能夠儲存的電量多少,容量是電池電性能的重要指標,它由電極的活性物質決定。

②單位:容量用C表示,單位用Ah(安時)或mAh(毫安時)表示。

③公式:C=It,即電池容量(Ah)=電流(A)x放電時間(h)。

④舉例:容量為10安時的電池,以5安培放電可放2小時,以10安培放電可放1小時。

⑤影響因素:電池的實際容量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活性物質的數量、質量,活性物質的利用率。

⑥額定容量:在規定條件下測得的,由製造商給定的蓄電池容量。

⑦可用容量:在規定條件下,從完全充電的蓄電池中釋放的電量。

⑧理論容量:假設活性物質完全被利用,蓄電池可釋放的容量。


3、電池能量(Wh)

①定義:指電池儲存的能量的多少,用Wh來表示

②公式:能量(Wh)=額定電壓(V)×工作電流(A)×工作時間(h)。

③舉例:3.2V15Ah單體電芯的能量為48Wh,3.2V100Ah電池組的能量為320Wh。


電池能量是衡量電池帶動設備做功的重要指標,容量不能決定做功的多少。


4、能量密度(Wh/Kg)

①定義:指單位體積或單位質量所釋放的能量,通常用體積能量密度(Wh/L)或質量能量密度(Wh/kg)表示。

②舉例:如一節鋰電池重325g,額定電壓為3.7V,容量為10Ah,則其能量密度為113Wh/kg,下表為理論值,在實際應用情況中需要考慮電池結構中的殼體、零件等各方面因素。


目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鎳鎘和鎳氫電池的3和1.5倍,能量密度的高低是由材料密度與結構決定的。

5、功率與功率密度

①功率是指在一定的放電制度下,單位時間內電池輸出的能量,單位為W或kW。

②功率密度又稱比功率,是單位質量或單位體積電池輸出的功率,單位為W/kg或W/L。


比功率是評價電池及電池包是否滿足電動汽車加速和爬坡能力的重要指標。


6、放電倍率(A)

①定義:放電倍率是指在規定時間內放出其額定容量(C)時所需要的電流值,它在數值上等於電池額定容量的倍數。

②舉例:以10Ah電池舉例,以2A放電,則放電倍率為0.2C,以20A放電,則放電倍率為2C。


7、充電方式

①CC/CV:CC即恆流,以固定的電流對電池充電;CV即恆壓,以固定的電壓對電池充電,充電電流會隨著電池充滿逐漸下降。

②涓流充電:指以小於0.1C電流對電池充電,一般在電池接近充滿電時,迚行補充充電時採用,若電池對充電時間沒有嚴格要求的話,建議採用涓流充電方式充電。

③浮充電:隨時對蓄電池用恆壓充電,使其保持一定的荷電狀態。


8、充、放電深度(SOC DOD):電池保有容量數值的表示方法。

①荷電狀態state-of-charge(SOC):蓄電池放電後剩餘容量與全荷電容量的百分比。

②放電深度depth ofdischarge(DOD):表示蓄電池放電狀態的參數,等於實際放電容量與額定容量的百分比。

③深度放電deep discharge:表示蓄電50%或更大的容量被釋放的程度。

④舉例:充、放電深度以百分比率來表示,如:容量為10Ah的電池放電後容量變為2Ah,可以稱為80%DOD;容量為10Ah的電池,充電後容量為8Ah,80%SOC。形容滿充滿放,通常稱為100%DOD。


9、內阻(m?)

①定義:電池的內阻是指電池在工作時,電流流過電池內部受到的阻力。內阻大小主要受電池的材料、製造工藝、電池結構等因素的影響。

②分類:電池內阻包括歐姆內阻和極化內阻,歐姆內阻是由電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觸電阻組成,極化內阻包括電化學極化與濃差極化引起的電阻。

③影響因素:電池內阻是一個非常複雜而又非常重要的特性,影響內阻的因素有材料、結構等。

④產生結果:由於內阻的存在,當電池放電時,電流經過內阻要產生熱量,消耗能量,電流越大,消耗能量越多,所以內阻越小,電池的性能越好,不僅電池的實際工作電壓高,消耗在內阻上的能量也少。


10、自放電率(%/月)

①定義:電池在儲存過程中,容量會逐漸下降,其減少的容量與電池容量的比例,稱為自放電率。

②原因:由於電極在電解液中的不穩定性,電池的兩個電極發生了化學反應,活性物質被消耗,轉為電能的化學能減少,電池容量下降。

③影響因素:環境溫度對其影響較大,過高溫度會加速電池的自放電

④表示:電池容量衰減(自放電率)的表達方法和單位為:%/月。

⑤產生結果:電池自放電將直接降低電池的容量,自放電率直接影響電池的儲存性能,自放電率越低,貯存性能越好。


11、循環壽命(次)

①定義:二次電池經歷一次充放電稱為一個周期或一次循環,電池在反覆充放電後,容量會逐漸下降,在一定的放電條件下,電池容量降至80%時,電池所經受的循環次數就是循環壽命。

②影響因素:不正確使用電池,電池材料,電解質的組成和濃度,充放電倍率,放電深度(DOD%),溫度,製作工藝等都對電池的循環壽命有影響。


12、記憶效應

①定義:電池的記憶效應是指未完全放電的電池,在下一次充電時所能充電的百分比。

②原因:電池內物質產生結晶,如鎳鎘電池中,Cd不斷聚集成團形成大塊金屬鎘,降低了負極的活性。

③避免:為了消除電池的記憶效應,在充電之前,必須先完全放電,然後再充電。


鋰離子電池無記憶效應。


13、放電平臺

指放電曲線中電壓基本保持水平的部分。放電平臺越高、越長、越平穩,電池的放電性能越好。


14、電池組的一致性

由多個單體電芯串連、並聯在一起就組成了電池組。電池組的整體性能和壽命取決於其中性能較差的一個電芯,這就要求電池組中每個電芯性能的一致性要高。除了單體電芯本身性能的誤差和原材料質量的好壞,最主要原因是製造工藝,工藝的改進對提高電池的質量非常重要。


15、化成

電池製成後,通過一定的充放電方式將其內部正負極活性物質激活,改善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及自放電、貯存等綜合性能的過程稱為化成。電池經過化成後才能體現其真實的性能。同時化成過程中的分選過程能夠提高電池組的一致性,使最終電池組的性能提高。


二、鋰電池結構與原理解讀

1、鋰電池基本結構

主要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

結構:圓形、方形;疊片、卷繞

形態:聚合物(軟包裝)、液態鋰離子(鋼殼)


2、鋰電池工作原理

正極材料:LiMn2O4,負極材料:石墨


充電時正極的Li+和電解液中的Li+向負極聚集,得到電子,被還原成Li鑲嵌在負極的碳素材料中。放電時鑲嵌在負極碳素材料中的Li失去電子,進入電解液,電解液內的Li+向正極移動。


3、鋰電池組成原理

①正極構造

LiMn2O4(錳酸鋰)+導電劑(乙炔黑)+粘合劑(PVDF)+集流體(鋁箔)正極

②負極構造

石墨+導電劑(乙炔黑)+粘合劑(PVDF)+集流體(銅箔)負極


4、充電過程

電源給電池充電,此時正極上的電子e從通過外部電路跑到負極上,正鋰離子Li+從正極「跳進」電解液裡,「爬過」隔膜上彎彎曲曲的小洞,「遊泳」到達負極,與早就跑過來的電子結合在一起。

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LiMn2O4 ==Li1-xMn2O4+Xli++Xe(電子)

負極上發生的反應為6C+XLi+Xe==LixC6


5、放電過程

電池放電,此時負極上的電子e從通過外部電路跑到正極上,正鋰離子Li+從負極「跳進」電解液裡,「爬過」隔膜上彎彎曲曲的小洞,「遊泳」到達正極,與早就跑過來的電子結合在一起。

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Li1-xMn2O4+xli++xe(電子) ==LiMn2O4

負極上發生的反應為LixC6 == 6C+xLi+xe

相關焦點

  • 淺析動力電池各種概念及原理
    小編將通過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讀動力電池的相關概念、結構及工作原理,讓大家對動力電池有更深入的理解。一、若干重要概念1、電壓(V)①開路電壓:指電池在沒有連接外電路或者外負載時的電壓。開路電壓與電池的剩餘能量有一定的聯繫,電量顯示就是利用這個原理。②工作電壓:是指電池在工作狀態下即電路中有電流流過時電池正負極之間的電勢差,又稱負載電壓。在電池放電工作狀態下,當電流流過電池內部時,必須克服內阻的阻力,故工作電壓總是低於開路電壓。③放電截止電壓:指電池充滿電後進行放電,放完電時達到的電壓(若繼續放電則為過度放電,對電池的壽命和性能有損傷)。
  • 動力電池原理概念
    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朋友,對於其核心動力電池,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去探討相關問題的時候,又覺得一知半解。小編將通過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讀動力電池的相關概念、結構及工作原理,讓大家對動力電池有更深入的理解。
  • 動力電池原理概念 原來如此簡單!
    15、化成電池製成後,通過一定的充放電方式將其內部正負極活性物質激活,改善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及自放電、貯存等綜合性能的過程稱為化成。電池經過化成後才能體現其真實的性能。同時化成過程中的分選過程能夠提高電池組的一致性,使最終電池組的性能提高。
  • 剖析比亞迪e5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其控制技術
    本文主要介紹了比亞迪e5的動力電池組和其控制系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隨著機動車數量大幅增加,帶來了能源緊張及空氣汙染等嚴重問題。純電動汽車能實現行駛過程的零排放和低能耗,因此汽車的電動化已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方向。本文以比亞迪e5車型為例,介紹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組及其控制技術。
  • 特斯拉動力電池深度剖析:再探「門口的野蠻人」
    電池的技術更新會催生新的投資機會,而特斯拉的動力電池始終引領行業,我們通過本篇報告全面梳理了未來的技術方向,對特斯拉「電池日」進行展望。1、技術迭代驅動電池發展,特斯拉引領行業1.1 、歷史回顧:技術進步推動電池產業發展「電池」這一概念由富蘭克林提出。
  • 深度解析動力電池包安防系統的基本原理
    但是,從理論上講,比動力電池能量越高,將其安裝到車上後,其安全性的考量也越來越重要了。今天,純電動汽車一次充電行駛裡程超過200公裡了,市場上接受度基本得到認可了,但是對電動汽車安全性,用戶接受是「零容忍」。如何做到絕對安全?才是電動汽車推廣又一個要面對的新瓶頸。下面介紹《動力電池包安防系統原理及實例》,就是要求實現電動汽車在動力電池這一塊必須是100%的安全。
  • 動力電池板塊大分化:鋰電池股整體弱勢 固態電池概念大面積走強
    1月11日早盤,動力電池板塊出現大分化:鋰電池股整體弱勢,但其中的固態電池概念大面積走強。這個讓ET7的續航裡程突破1000公裡的大關的產品,力冠群雄,一下子晉升成為動力電池界的一匹黑馬。人們奔走相告:固態電池的黎明即將到來!  只可惜好景不長,到了午盤這些強勢的固態電池概念紛紛高臺跳水……
  • 電動車燃料電池及電池組的工作原理
    電動車燃料電池及電池組的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動力電池,可以說,動力電池的技術水平是掣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動力電池的成本、技術、製造等水平,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成本、續駛裡程、性能、舒適度等。
  • 鋰離子電池原理
    ,因為在所有這些涉及「鋰」的電池理論中,鋰離子電池原理是一條貫穿三者的紐帶,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首先,要明確我們最開始提出的那三個概念 在鋰電池發展史上,第一個階段是鋰一次電池,這種電池的負極是鋰金屬,在這個基礎上,第二階段發展出了可充電鋰電池,即理論意義上的鋰離子電池,可充電鋰電池是沒有金屬鋰存在,只有鋰離子的電池。
  • 全面剖析動力電池的成本、壽命和安全問題
    前言 目前能夠被電動自行車採用的有以下四種動力蓄電池,即閥控鉛酸免維護蓄電池、膠體鉛酸蓄電池、鎳氫蓄電池和鋰離子蓄電池。 在現有的所有替代燃料電池裡,EV和PHEV無疑是未來減少油耗和減少排放的最好的選擇,從民用車到賽車上的普及,混動和純電動車都已經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 空氣電池原理_空氣電池分類
    打開APP 空氣電池原理_空氣電池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28 15:33:45   空氣電池原理   空氣電池是化學電池的一種
  • 全面剖析!動力電池系統輕量化技術研究總結!
    雖然三元電池能量密度較磷酸鐵鋰電池高,但是距離工信部提出到2025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500Wh/kg的目標還有較大距離,因此,新的材料體系或電池體系要進一步研究以滿足上述目標。1 採用高容量正極材料正極材料的容量和電壓是限制電池能量密度最主要的因素,正極材料的質量佔到單體電池的40%~45%,因此採用高工作電壓和高容量的正極材料能夠顯著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
  •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EPC、構造和工作原理解析
    一、動力電池必須是可充電池 (1)乾電池與目前的動力電池最大區別是: a)乾電池電解質是一種不能流動的糊狀物,不具再次充電特性; b)動力電池是電解質鋰離子能在其中能流動的電解液,可以上千次充電;
  • 從鋰電池分類,三分鐘了解動力電池主流技術
    「磷酸鐵鋰雖好,但不及三元電池之優。」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可以分為二次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本期我們繼續將其細化,從鋰電池的分類入手,解析目前市場上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
  •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如何回收循環與梯次利用?
    本書作為「儲能與動力電池技術及應用叢書」近期付梓的分冊,作者皆為長期從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領域一線專家和科研工作者,撰寫過程中得到叢書主編,北京理工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科研團隊帶頭人吳鋒院士對本書總體框架的統籌規劃建議與悉心指導,使本書在深入剖析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顛覆性技術理論的同時,全面向生產實踐和應用實例拓展,還從技術、政策、成本、利潤等全方位綜合分析行業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建議與展望
  • 動力電池pack是什麼_動力電池pack結構設計介紹
    動力電池pack是什麼   動力電池pack一般是指包裝、封裝和裝配。譬如:2個電池串聯起來,安照客戶要求組成某一特定形狀,我們就叫它PACK。   PACK成組工藝是動力電池包生產的關鍵性步驟,其重要性也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而顯得越來越明顯。
  • 動力電池的大洗牌時代
    20世紀70年代,鋰離子電池這個概念首次被提出並開始被研究。時至今日,三元鋰電池已成為汽車電動化的最核心元素。 然而,面對將到來的動力電池大洗牌時代,它信心滿滿,但又似乎憂心忡忡。因為技術,從不承認馬太效應。
  • Boom-Shakalaka 深度剖析鋰電池爆炸原理
    當然,鋰電池能異軍突起也是借了自身優勢,它充電迅速,能將大量能量存儲在小體積的薄片電池中,最重要的是其安全性能得到保證。不過,鋰電池也有槽點,一旦這傢伙出了問題,它就會變成炸彈。去年先是扭扭車起火,隨後三星 Galaxy Note 7 又給我們上了一課(三星已經公布了電池爆炸的原因),看來所謂的鋰電池起火爆炸不一定是偶然事件。
  • 乾貨|深入剖析鋰電池保護電路工作原理
    2. 1C和0.1C的概念 電池容量的單位是mAh,C指的是電池充放電的倍率,比如一個2000mAh的電池,以1C放電指的是放電電流大小為2000mA,0.1C為200mA,充電也是同樣的道理。 3.
  • 後發有為:領湃新能源動力電池「睿智謀局」
    動力電池是個值得敬畏的市場。一曰:潮退後方知道誰在裸泳。想當年,在高補貼時代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大大小小數百家,百舸爭流的繁華場景下亦是魚龍混雜。而隨著補貼的大幅退坡,眾多企業在短短數年間銷聲匿跡,如今能夠實現裝機量的企業僅剩幾十家。二曰:後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