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東興市竹山村,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美麗交匯點

2020-12-06 悅養文化

廣西東興市竹山村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是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中國陸地和海岸線以這裡作為始與終的原點。

中國大陸的海岸線東從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口起,西至廣西東興市北崙河口止,全長18400公裡;而中國陸地邊界線是從廣西北崙河口第一號界碑開始,向西南繞到西北,而後到東北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口止,全長2萬多公裡。

竹山村與越南芒街隔江相望,距東興市12公裡,因盛產竹子得名。

北崙河出海口小山坡上屹立「大清國一號界碑」。高六尺餘,寬二尺餘,厚尺餘,用沿海所產的海蝕巖鑿成,上面正楷陰刻的字為「大清國欽州界」。該碑於清光緒十六年四月立,碑文為當時的清政府界務總辦、四品頂戴欽州直隸州知州李受彤所書。

據史料記載,公元1886年11月至1888年5月間,清政府代表鄧承修與法使(越南當時為法國殖民軍佔領)會勘疆界。開始,法使要將白龍半島一半劃出中國,在白龍半島上豎埋第一號界碑。鄧承修據理力爭,終將起界定在竹山,維護了國家主權。

1885年6月9日,清政府和法國在天津籤訂的《中法越南條約》,條約規定,兩國邊界自竹山起界,循北崙河自東向西,以河心為界線。

防城港市與越南的邊界線,從竹山的北崙河口至峒中的北崗隘,長200多公裡,全段共立1至33號界碑。其中以河為界的,雙方各於已方河岸相對立石,以山為界的則雙方共立一塊界碑,一面書「大清國欽州界」,一面書「大南」(即越南)。因是第一塊,故稱「大清國一號界碑」。

離界碑不遠處,有一個用大理石修築起來的平臺,平臺中央置放著巨大的石頭圓球。圓球一邊刻著兩個字:「零點」,這裡視為中國陸路邊界的起點。

竹山村作為東興市著名的旅遊景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旅遊產業歷史人文資源:大清國一號界碑、中國海陸交匯處、廣西沿邊公路的零起點(建有沿邊公路零起點紀念壇)、解放戰爭中國大陸最後一戰——「竹山之戰」的戰場遺址、竹山古街、千年古榕、倭寇井、三聖宮、天主教堂等。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竹山村北崙河口紅樹林生態區,是廣西北崙河口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是全世界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區。紅樹林是由許多紅樹種類生長在一起形成象陸地一樣的森林狀態而得名。紅樹是一種綠色植物,當把它的樹皮劃破時,破口處呈現出紅褐色,因此叫紅樹。紅樹林是魚蝦繁殖、覓食躲避天災的場所,在海水淨化及維護生態平衡有著其他生物難以替代的作用,故又稱為「海洋綠肺」。

"山海相連地標廣場"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東興市東興鎮竹山村北崙河口景區。建築包括"山之廣場"、"海之廣場"、"山海之間廣場"、"35米高雕塑標誌"、"向海步道"以及" 休閒區"等。其中核心建築廣場中央建一個35米高的地標性旅遊雕塑,雕塑設計成一個以紅藍相間抽象的"興"字形狀,代表中越"山水相連"、體現中越友誼的概念。

竹山村「大清國欽州界」碑是主權的象徵,100多年來它記錄著中越兩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歷史與交往,是北部灣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相關焦點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中國海岸線南端終點介紹
    中國大陸海岸線南起廣西竹山,北到遼寧鴨綠江,全長18400公裡,從事水產行業25年來,一直在海邊從事水產養殖行業,基本走遍中國海岸線,先從中國海岸線最南端開始,陸續介紹一些當有特點的故事。中國海岸線示意圖,最南端竹山竹山有中國大清第一號界碑,共有三十三塊界碑。
  • 吉利GX7自駕1.84萬公裡 巡禮中國海岸線
    10月12日,「吉利GX7海岸之旅暨《中國小微企業生存與發展調查》活動」啟動儀式在廣西東興舉行。此次活動歷時40餘天吉利GX7車隊將從中國海岸線最南端的廣西東興市竹山村出發,採用接力的方式,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
  • 中國界碑最密集的陸地邊界線在哪?軍事專家沈克尼向你揭秘
    沈克尼,軍事專家,寧夏民政廳巡視員,中國探險協會理事,季我努學社講座嘉賓東興作為中越邊境重鎮歷史久遠。早在清朝,就在這裡設置許多界碑。在北崙河入海處的東興竹山港,也是中國的海岸線與陸防線交匯的零點處,記者看到當年的「大清國一號界碑」。
  • 中國「最小」的市,海岸線比陸域邊界線還大,人均GDP近萬美元
    石獅子市是中國福建省下轄的縣級市,由全州地級市託管,1987年12月在晉江縣分析,石獅是亞洲最大的服裝城市、福建綜合改革試驗區和著名的僑鄉,位於全州灣核心區南端,市區三面環海,北林泉州灣、南林深灣,東與步道臺隔海相望,西與晉江市接壤,是一座美麗富饒的城市。
  • 沿邊公路零起點、海岸線零起點,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廣西沿邊公路近一千公裡的路程,到這裡快要結束了,出東興市區,這一路,我們將要去尋找幾個非常重要的地理標誌,這樣我們才不虛此行,走這一趟沿邊公路才更有意義!這幾個重要的地理標誌就隱藏在距離東興市區10公裡左右的竹山村裡。
  • 中國海岸線起點!這座360度全景海濱城市,美到骨子裡
    >它就是美麗的防城港市。防城港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最西南端,是廣西南部的邊陲城市,西南與越南接壤。這裡是我國海岸線起點和陸地邊境線起點。作為北部灣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態海灣城市,這裡擁有長達580多公裡的海岸線。大自然將萬千寵愛贈予了防城港。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成為 「西南門戶、邊陲明珠」,也成為了中國氧都、中國金花茶之鄉、中國白鷺之鄉、中國長壽之鄉。
  • 廣西發展最快的一座城市,被譽為「中國氧都」,交通還十分便利
    防城港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是一個沿海城市、邊關城市、港口城市,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是廣西南邊的一個城市,距大西南約580公裡,面向東南亞,南臨北部灣,北接南寧市,東接欽州,西南與越南接壤。
  • 到青島西海岸 欣賞海岸線上綻放的美麗
    【點睛】地質歷史時期的海岸線,稱古海岸線。海岸線分為島嶼岸線和大陸岸線兩種,但海岸線不是一條線。蔚藍色的大海,連綿不絕的海岸線,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驕傲和名片。在這上面的華彩中,青島西海岸的海岸線猶如質地一流的寶石項鍊,穿連起一個個景點,讓青島楚楚動人,氣韻萬千。青島西海岸的海岸線上,布滿了金沙灘、銀沙灘等海灘,是人們親近大海的最好去處。沿著青島西海岸的海岸線行走,到處都是詩畫一樣的風景,許多人醉倒在這美麗的海岸線上不能自拔。我們喜愛海岸線的美麗和它的風採。
  • 東興市冬春海芒魚銷售忙
    冬春季節,東興市江平鎮�撾泊逕賢蚰兜暮K�養殖魚塘大都排空海水曬塘,只有東興市海洋漁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部分大棚魚塘養殖的芒魚,正繼續源源不斷地銷往四川、重慶、陝西等西南、西北地區。 東興市海芒魚養殖基地
  • 這將是中國最長的海岸線國道!|中國自駕地理
    一、獨特的中國文化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擁有著18000公裡的大陸海岸線。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部分景點,製作@《中國自駕地理》這樣一種半封閉的環境,使得中國很少能受到外來文明的幹擾與破壞,形成了區別於印度文化體系、波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歐洲文化體系的特有的中國文化體系
  • 世界海洋日聚焦紅樹林~快收藏,中國6大紅樹林國家級保護區信息
    東寨港紅樹林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一片沿海灘涂森林,綿延海岸線總長28公裡,是中國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線之一。保護區有紅樹植物16科32種,其中真紅樹植物11科23種,半紅樹植物9科12種,佔全國紅樹林植物種類的97%,其中海南海桑等11種為中國紅樹林珍稀瀕危植物。該區主要紅樹林群落有木欖群落,海蓮群落,角果木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群落,紅海欖群落,水椰群落等。
  • 中國各省份海岸線排名,山東排第三,第一讓人意想不到
    中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國土面積位列世界第三,同時也擁有3.2萬公裡的海岸線長度。中國的海岸線幾乎都在我國東部沿海省份,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各省份的海岸線排名。1.廣東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海岸線也分為三部分,東線從饒平縣鐵湖崗至深圳沙頭角,中線從深圳河口至珠海拱北口岸,西線從珠海珠澳跨境區至廉江市高橋鎮,總長度4113公裡。同時大陸海岸線居中國沿海各省區海岸線長度之首。
  • 海岸線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可視化星球 可視化星球「萬裏海岸,萬裡寶藏」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大陸海岸線蜿蜒悠長,北起遼寧鴨綠江口,南至廣西北崙河口,全長約18000km,居世界第五位。
  • 細心的你知道海岸線和海島有多長嗎?
    中國大陸的海岸線北起遼寧鴨綠江口,南達廣西的北崙河口,全長18000多公裡。其中島嶼岸線長度14000多公裡,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裡。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臺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裡。
  • 中國超一半大陸海岸線人工化 海洋開發急功近利
    登島後,本刊記者才發現,在最新版地圖上仍然標示其為海島,但早已「滄海桑田」,大規模的圍墾已經將海島變成了事實上的半島,可以徒步向西走到陸地。據了解,圍墾出的數千畝土地大部分正在開發為旅遊度假別墅。  三個多月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每一次到沿海調研,都不得不直面類似「奪海」發展的故事。
  • 「變色」海岸線:中國首個海岸線法規解讀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題:「變色」海岸線:我國首個海岸線法規解讀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海岸線是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有著重要的生態功能和資源價值,是發展海洋經濟的前沿陣地。近日,我國首個海岸線法規《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國家海洋局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 颱風之下的紅樹林:海岸線上的陸戰隊
    生於陸地,與海洋同行的紅樹林,成為了難得的海陸生物天堂,形成了海岸線上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從這點上看,紅樹林的分布範圍與我國颱風的登陸範圍有著大部分重合地帶。 有研究發現,珊瑚礁、紅樹林和大陸邊緣的沙丘礁石共同構成了海岸線的三道天然屏障,能夠消解海浪與風暴潮的破壞力,例如大約100米寬、1000米長的發育良好的紅樹林,能夠抵禦10-12級颱風,這是人類所有鋼筋水泥製造的標準海堤都無法比擬的。因此,紅樹林是名副其實的「抗臺先鋒」、「海岸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