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除了人類以外,還生活著大約500多種非人靈長類動物,他們中有大猩猩這樣體重能達到400斤的大個頭,也有狨猴那種重量僅140克(0.28斤)的小傢伙。在整個靈長類大家庭中,需要絞盡腦汁吸引異性注意的不只是人類,使出的花樣也各不相同。
比如雄性狒狒,它們在發情季節會通過打架來獲得交配權,取勝的雄狒狒臀部會變得異常鮮豔,以此吸引雌狒狒的青睞;猴子又紅又亮的屁股也是一樣的道理。最近,日本的靈長類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環尾狐猴會用「香味」傳遞愛意。
環尾狐猴的「香味」
環尾狐猴的棲息地在馬達加斯加島,帶著一圈圈兒黑色環紋的大尾巴,讓它們辨識度極高,而這大尾巴其實擔負著重任。
環尾狐猴演化出了「臭味攻擊」,因為在它們的前胸和上臂處,有能夠分泌化學物質的腺體,尾巴就像是一個氣味擴散器,先沾染腺體分泌的化學物質,再通過大幅度的擺動尾巴使味道傳播到更遠的地方。一年中的絕大部分時候,腺體分泌的都是苦澀、腐臭的味道,用以防禦和攻擊,但是進入11月後的兩個月時間,腺體分泌的味道就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事實上,每年11月到12月是環尾狐猴的發情期,雄性環尾狐猴之間會為了獲得交配權而搏鬥,這時候腺體依舊發揮著釋放「臭味」進行攻擊的作用,然而當贏得了戰鬥後,腺體分泌物的味道變得香甜了,大尾巴再次擔負起傳播作用,以便讓雌性環尾狐猴嗅著氣味而來。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者,就是通過提取環尾狐猴分泌的化學物質,分析出了其所含的主要成分是三種醛化合物,包括十二醛、12-甲基十三醛和十四醛,它們會散發出果香和花香。
雖然醛化合物在動物界較常見,但卻是人們第一次在靈長類動物中識別出其中的12-甲基十三醛。與狒狒、猴子、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吸引異性時改變臀部顏色的「物理方法」不同,環尾狐猴用的是「化學方法」,即利用帶著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也就是「信息素」,它隱含著許多信號,使得雌性環尾狐猴受到吸引,進而促成交配、繁衍等行為。那有人不禁要問,人類有沒有這樣的信息素呢?
人類有沒有信息素
有首歌裡唱「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空氣裡都是情侶的味道……」,人類真的會釋放出與動物類似的「信息素」來吸引異性嗎?答案是否定的,與此同時,靠噴噴香水就俘獲異性的情節,只會出現在香水廣告裡。
其實早在1975年,就有人做了個有趣的實驗,當時的實驗結果將一種名為「雄烯二酮」的化學物質認定為人類信息素,但是後來這個結論受到了一些質疑。雄烯二酮是男性腋下汗液的提取物,進行該項實驗的是一位英國醫生科克·史密斯,他每天都會把雄烯二酮噴灑在了候診室的同一把椅子上,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他發現選擇那把椅子的女性比之前多了很多,而男性的人數並沒有太大變化。據此他推測,之所以更多的女性選擇那把椅子,都是因為他給椅子噴灑了雄烯二酮,這種男性汗液中的物質發揮了作用。
然而,當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人類有沒有信息素」這個問題時,其他研究者發現科克·史密斯完全忽視了其他因素的作用,而將雄烯二酮的作用誇大了。2017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就做了另一項實驗,共有94位受試者參加,其中43位為男性,51位為女性。
實驗分兩天進行,第一天,所有受試者都被要求在鼻孔裡塞上了一團棉球,棉球上在沒有任何化學物質,他們首先要通過觀看照片判斷出其中人物的性別,照片中的人長相都比較中性;其次他們要給異性的照片進行打分。第二天的操作與第一天完全一樣,只是棉球上被噴灑了雄烯二酮。結果表明,受試者們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做出的判斷和打分沒有發生變化,他們並沒有因為雄烯二酮將中性面孔判斷為異性面孔,也沒有給異性打出更高的分數。
雖然尚未發現人類信息素,但並不是說人類不會釋放出「有味」的化學物質,即便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無意釋放的,比如女性哭泣時,男性的興致會大大下降;又比如男性的雄烯二酮會促進女性排卵;甚至有研究發現女服務員排卵期會得到更多的小費,但這些都不能夠被稱為信息素,或許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在吸引異性注意的問題上,有了更行之有效的手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