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迄今人類製造的最大氫彈攻擊太陽會冒一個泡嗎?

2020-12-05 時空通訊

網絡上常有人有這種想法,他們不是要真的攻擊太陽,只是想了解一些人類的核彈威力到底有多大。

在地球上驚天動地的大伊萬炸彈,是迄今人類製造的最大炸彈。

大伊萬炸彈又叫沙皇炸彈、AN602、RDS-220、RN202、PH202、AH602、大伊凡等等,美國中情局把它稱為JOE 111。這顆炸彈是前蘇聯製造的迄今世界最大氫彈,爆炸當量為5000萬噸TNT。

這種炸彈一共製造了兩枚,一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試爆了,還有一枚是空包彈,作為研究用一直留存在俄國。當時的蘇聯原設計這顆炸彈為17000萬噸級,由於擔心造成的放射塵汙染會遍及整個歐洲,蘇聯自身也無法躲過,就修改降低了當量,降到6000萬噸,實際上爆炸效果達到5000萬噸。

這次爆炸威力驚天動地,比通古斯大爆炸的破壞力還大了3倍,相當3800多顆廣島原子彈同時起爆,火球半徑達到4600米,1000千米的地方可以看到爆炸的蕈狀雲,雲寬40千米,高達64千米,比7個珠穆朗瑪峰疊加還高。

數十千米外的房子遭到破壞,屋頂被強風吹走,爆炸熱風可讓51千米遠的人受到三級灼傷,43千米外的人眼睛失明,爆炸導致的大氣擾動環繞了地球3次,電磁脈衝造成全球無線電通訊斷停了1個多小時,美國地質偵測儀測量到了芮氏5.25級的地震波。

但地球上任何巨大的東西,到了太陽都是小跳蚤。

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當然老大,它控制著太陽系的一切。其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是地球的33萬倍。太陽是一個直徑約139.2萬千米的等離子球,依靠中心一秒都不停頓的氫核聚變巨大的輻射壓,抵禦著巨大質量形成的向心壓,形成一個平衡,這就是太陽的主序星階段,這個階段有100億年,現在太陽壽命已經達到約50億歲,因此還有約50億年才會壽終正寢。(見上下示意圖)

在剩下的50億年裡,太陽核心依然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氫核聚變,每秒鐘約有6億噸的氫融合成為5.958億噸的氦,其中虧損的420萬噸質量轉化為能量,由中心通過輻射區、對流區、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以電磁輻射的形式散發到了太空中,這些能量每秒鐘達到3.78*10^26J(焦耳),相當10500億億度電,或18億顆大伊萬炸彈的威力。

知道了吧,太陽輻射的能量每秒鐘就有18億顆世界最大氫彈的爆炸威力,你說人類發射過去一顆這樣的炸彈會什麼反應呢?能掀起一個泡泡嗎?

現在我們來說說太陽的泡泡有多大。

太陽看起來是一個熾熱的火球,肉眼無法觀看,即便用很深的遮光鏡片看,也看不出什麼,只能夠看到一個平靜光滑的發光球體。但科學家們用天文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太陽的洶湧澎湃了,那種力量是無法用地球上任何現象能能夠比喻出其萬一的。

我們可以將太陽上的幾種現象形容為「泡泡」:一種是太陽黑子,一種是太陽耀斑,一種是太陽米粒組織。

太陽黑子(見上圖)實際上是太陽光球層等離子體的磁場風暴漩渦,這些漩渦中心溫度較低,就像我們在巨大火災看到的大火,火在翻卷時有一些漩渦,火有明有暗層次分明且不斷變幻,暗的地方溫度就低一些。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K,這些太陽黑子漩渦中心溫度約4000K,這樣,天文學家們觀測起來看到的就是太陽表面一個個螞蟻樣的黑點。

它們把這些黑點叫太陽黑子。這些磁場漩渦有多大呢?小的如火星,中等的如地球,大的甚至比木星還大,也就是幾十個地球大,所以你扔幾個地球這麼大的核彈到太陽,不夠填黑子的窟窿。

而耀斑就是太陽表面大氣的劇烈爆發。這種爆發是由於太陽大氣中風起雲湧,積聚的磁能太多,只能通過爆發宣洩能量。

這種爆發就像在一個熾熱的火球上冒出一個小泡泡,然後爆裂,持續時間一般為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一個耀斑可以釋放出10^20~10^25J的能量,相當於500多顆大伊萬氫彈同時爆炸威力。

米粒組織是太陽光球層上觀察到的一種現象,呈現出多角形小顆粒狀,有點像一大鍋稠密小米粥在翻滾的樣子。這是由於米粒組織中心溫度比米粒間隔區域溫度高約300℃形成的視覺效應。這些米粒組織小的有一兩千千米直徑,大的有幾萬千米,隨便都可以塞進幾個地球。

由此,太陽隨便一個泡泡都可以湮滅地球。

事實上,這些泡泡發出的電磁輻射甚至高能太陽風,常常影響地球,嚴重時會對地球氣候造成巨大影響,導致乾旱或洪水肆虐大地;還會影響和損害地球無線電通訊、電力和燃油燃氣管線。

我們距離太陽1.5億千米,一顆大伊萬氫彈爆炸的影響才幾千米,相差幾千萬甚至上億倍呢。

太陽就是這樣一個轟轟烈烈的等離子體火球,我們地球只接受了太陽能量的22億分之一,就相當於1000萬座三峽大壩的發電能力,這些能量差不多相當每天爆炸68800多個大伊萬氫彈。

人類的核武器可以把地球弄得烏煙瘴氣,但對於太陽實在還是太渺小了,不信看看旅行者1號上世紀在64億公裡處拍攝的這張地球家園照片(見上圖),地球已經淹沒在塵埃中,暗弱的光點還沒有一個針尖大小,而這上面繁衍著70多億人口,這些人卻幻想著用核彈去轟擊太陽,各位不覺得可笑嗎?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如果發射一個最大的核彈到太陽,在內部爆炸後太陽會怎樣?
    一直以來太陽都被形容為萬物之源,其實它同時也是萬惡之源,因為地球上的惡劣天氣統統都由它或者它的能量導致的循環所致!比如今年夏天也太熱了,那麼丟一個地球上最大的核彈,能讓太陽收斂一點嗎?地球上最大的核彈是哪個?它的原理是什麼?
  • 製造一枚氫彈究竟有多難?
    所以很多國家都沒能搜集到足夠的核燃料來製作核彈,以伊朗為例,它一直未能生產出足夠的濃縮鈾-235來啟動整個核武器製造過程。2015籤訂的伊核協議規定,伊朗必須將其擁有的低濃縮鈾全部運往俄羅斯。  然後是創造一個迷你太陽  有了足夠的燃料就可以開始生產基本的核武器了,下一步是需要創造一個可以引發核連鎖反應的條件。
  • 中子星引力極端,氫彈都炸不出一個泡,怎麼遇到黑洞就蔫了?
    看來出題的朋友對中子星有一個了解,不過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很難理解,我先把該問題的原意大致翻譯一下。題目意思是說,在中子星上安放一個氫彈,人坐在這個氫彈上,即便氫彈爆炸了,也無法把人炸起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只是一個比喻,是為了說明中子星引力壓強巨大,任何東西在中子星上都會被壓縮得極端緻密,達到原子核密度。
  • 如果用氫彈把月球摧毀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人類又會經歷什麼?
    月球對於地球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不論月球讓地球有了晝夜之分,還是月球對於地球的保護作用,都讓人類重視月球,可若是有一天人類發現了月球的秘密,月球興許真不是普通的一顆行星,比如月球是探測器,來到地球身邊的目的就是為了監視人類的一舉一動,人類出於自保的前提,或會想方設法的毀滅地球,那以人類目前的文明科技,人類有能力毀滅到月球嗎?
  • 太陽與氫彈
    武器發展史側面反映了人類科技發展史。某種意義上,正是人類對武器不斷升級的需求催逼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從金屬冶煉製造的冷兵器刀劍,到使用火藥發展的熱兵器槍炮;從徵服陸地的坦克到遠徵海洋的戰艦,再到制霸天空的戰機;直到愛因斯坦發現了質能方程:E=mc2,並且科學家發現有兩類原子核反應——重核裂變、輕核聚變——都存在質量虧損,從而將虧損的質量轉化為大量能量釋放出來,基於此原理,人類研製出了史上最厲害的武器:核武器。
  • 如果太陽遭到核武器的攻擊會發生什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通過研究,我們知道太陽系內部其實無時不刻在發生著核聚變,可能有人不知道啥為核聚變,我們只要知道氫彈的爆炸原理就是核聚變就行,而氫彈比原子彈的威力要大上無數倍。我們目前可以利用的只是核裂變,對於可控核聚變目前的進展是非常緩慢的,可能人類要完全掌握可控核聚變,還需要百年以上的時間才行。
  • 太陽就是一個超級「氫彈」,為何沒有像氫彈那樣瞬間爆炸?
    我們通常所說的太陽發光發熱來自核心的核聚變,其實太陽的核聚變與人類製造的氫彈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太陽的核聚變並不像人類製造的氫彈那樣猛烈,而是非常溫和的。事實上太陽核聚變釋放能量的效率甚至比人體輻射熱量的效率還要低,只不過太陽質量和體積非常巨大,所以才能向太空中釋放超乎想像的能量。
  • 有人說太陽是一顆「巨型氫彈」,為何燃燒50億年不爆炸?
    太陽在宇宙中誕生已有五十億年,對地球而言,它的重要性是無可挑剔的。如果太陽在宇宙中消失了,會給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帶來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們說,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即使地球僥倖倖免於難,人類也無法逃避。可以看出,人類每天都離不開陽光和溫暖。
  • 黑洞能用核彈或氫彈炸毀嗎?
    首先回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核彈或氫彈是不能炸毀黑洞,分析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黑洞是什麼?外面的吸積盤事物在被吸引入黑洞事件界面內會圍繞黑洞做快速的旋轉。所以以上介紹可以得知。 1、目前我們在每個星系的中心都發現一個黑洞,黑洞的質量為99萬-400億太陽的質量。即便是最小的黑洞也是太陽的十倍質量。目前我們人類製造的核彈或者氫彈連月球都無法炸毀,所以更不可能用核彈或氫彈炸毀黑洞。
  • 地球上任何巨大的東西,到了太陽都是小跳蚤
    太陽是一個直徑約139.2萬千米的等離子球,依靠中心一秒都不停頓的氫核聚變巨大的輻射壓,抵禦著巨大質量形成的向心壓,形成一個平衡,這就是太陽的主序星階段,這個階段有100億年,現在太陽壽命已經達到約50億歲,因此還有約50億年才會壽終正寢。在地球上驚天動地的大伊萬炸彈,是迄今人類製造的最大炸彈。
  • 地球上任何巨大的東西,到了太陽都是小跳蚤
    在地球上驚天動地的大伊萬炸彈,是迄今人類製造的最大炸彈。這顆炸彈是前蘇聯製造的迄今世界最大氫彈,爆炸當量為5000萬噸TNT。 這種炸彈一共製造了兩枚,一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試爆了,還有一枚是空包彈,作為研究用一直留存在俄國。
  • 氫彈為什麼不直接用氫製造,而要用同位素氘和氚?
    首先我們要來確定為什麼非要選氫或者氫的同位素來製造氫彈,因為從理論上來看在鐵元素之前的所有元素都可以參與釋放能量的聚變,而且都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為什麼選了氫以及氫的同位素呢?這是因為元素的比結合能不一樣,而這是氫元素聚變的關鍵要求,而相對氫元素的比結合能要求低得多.....而這個低得多仍然是我們難以企及的,比如太陽中心的核聚變處溫度是1500萬度,大氣壓更是高達2500億個,如此條件下仍然只能滿足氫元素的聚變,現在仍未到氦元素聚變的時代,而太陽最終也只能是氦元素聚變完之後就坍縮成白矮星,其內核質量無法支撐下一步的碳氧元素聚變,因此太陽的未來就是一顆碳氧白矮星
  • 死亡天體正在靠近太陽系,人類還能存在多久?拿氫彈去轟可能嗎?
    不是種花家嚇唬大家,還真有一個黑洞正在靠近太陽系,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黑洞大駕光臨,它可不是來旅遊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吞噬太陽系,而且不留一點渣渣,當然吃瓜群眾們一點都不擔心,咱都有威力最強大的氫彈,黑洞來了炸了它就成,果真?
  • 如果一顆氫彈在一個厚度達10公裡的鐵球內爆炸,會發生什麼?
    所以,我們會看到防爆罐的正上方都是需要一個比較大的空間,那就是一個緩衝空間。防爆罐內部的爆炸能量向上方釋放出來,那麼其它三個方向就不會有能量釋放出來,從而不會對周圍物體產生破壞。兩樣的道理,氫彈爆炸的能量如果能夠被完全約束在一個非常有限的空間內,那麼同樣也會對周圍的環境和物體產生巨大的破壞。於是有人構想出了一個厚度達10公裡的鐵球。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不能像太陽一樣持續發光和熱?
    從那時起,人類終於進入了核武器時代,如今,不僅美國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了,我國也成功地研發發和爆炸了核武器,但是地球上的氫彈爆炸時會慢慢消失。儘管氫彈會造成廣泛的破壞,但氫彈也會因爆炸而失去作用。與可以永遠存在的太陽不同,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而太陽仍然可以繼續發光和熱50億年。
  • 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
    我們知道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的原理,那麼為什麼氫彈會直接爆炸,而太陽卻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簡單了解一下核聚變的原理。所謂的核聚變,指的是讓多個原子核互相碰撞,並使這些原子核產生聚合作用的過程,它們在生成更重的原子核的同時,會由於質量虧損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 為什麼氫彈一點就炸,太陽的核聚變卻如此穩定?
    ,可控的「氫彈」嗎?,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了氫彈,那麼有朝一日,人類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嗎?,先用原子彈爆炸來提供高溫高熱,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氫彈爆炸的時候還附帶了一個原子彈爆炸,所以氫彈爆炸的威力比原子彈強得多。
  • 太陽和氫彈一樣是核聚變反應,它怎麼能夠維持46億年而不瞬間爆炸
    氫彈是人類製造出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例如蘇聯在1961年試爆的大伊萬氫彈是人類歷史上製造的最大規模的爆炸。它爆炸產生的火球半徑達4600米,產生的蘑菇雲寬約40公裡,高約64公裡。
  • 氫彈和太陽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太陽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
    引言:在物質能量中,粒子反應產生的能量是最為豐富的,無論是核裂變還是核聚變都可以產生大量的能量,因此粒子反應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領域,現在的核電站一般都是核裂變產生能量,不過太陽卻是通過核聚變產生能量的,這與氫彈的核聚變反應類似,但是氫彈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太陽核聚變反應卻是可控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地球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會炸掉太陽嗎?
    地球質量是太陽的33萬分之一,體積是太陽的130萬分之一,一個百萬分之一的玩意在你面前爆炸,你覺得會有威脅嗎?當然這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同的爆炸性質能量釋放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現在來用一個足球打比,如果把太陽比作一個足球,國際比賽標準足球的直徑約21釐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