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與氫彈

2021-01-16 芥菜籽 Mustard Seed

◆天路客的真情實感◆

Mustard Seed



自從亞當墮落以後,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爭戰的歷史。人與人相爭,族與族相爭,國與國相爭。在爭戰中,人所使用的武器也愈加厲害。武器發展史側面反映了人類科技發展史。某種意義上,正是人類對武器不斷升級的需求催逼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從金屬冶煉製造的冷兵器刀劍,到使用火藥發展的熱兵器槍炮;從徵服陸地的坦克到遠徵海洋的戰艦,再到制霸天空的戰機;直到愛因斯坦發現了質能方程:E=mc2,並且科學家發現有兩類原子核反應——重核裂變、輕核聚變——都存在質量虧損,從而將虧損的質量轉化為大量能量釋放出來,基於此原理,人類研製出了史上最厲害的武器:核武器。基於核裂變原理的原子彈可以瞬間毀滅一座城市,曾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而基於核聚變原理的氫彈更加厲害,其威力在理論上沒有上限,冷戰時期美蘇兩國所有的核武器的威力總和足以毀滅地球幾十次。

目前的觀察和研究認為,太陽也是基於與氫彈相同的反應原理,利用氫元素的核聚變反應,即兩個氫原子核聚合成一個氦原子核,損失一部分質量,從而釋放大量能量,同時造成的高壓使其他氫核繼續聚變,從而持續「燃燒」,發光發熱,照亮整個世界。不過太陽的核反應規模比普通氫彈大萬億倍,每秒鐘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80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能量的總和。並且不同於氫彈的瞬間爆炸,太陽晝夜不息,從創世第四日起,將直到世界的末了。

如此,匯集人類最高智慧與科技精華的氫彈與輝煌的太陽相比,如一閃即逝的「小火星」之於永不熄滅的熊熊烈火;而太陽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也不過是一個極其渺小的「小火球」。然而宇宙是如何有的呢?乃是全能的神僅憑祂的幾句話創造而有的。「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33:9)由此可見,人的智慧和能力,與神相比,是多麼渺小,微不足道。如聖經所說,「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虛妄的」(林前3:20)。(「虛妄」在原文中有「像一口氣」的意思。)

詩篇第二篇講,地上的君王聯手要敵擋神,神卻坐在天上發笑,並要在怒中消滅他們。親愛的朋友,難道你還要與這位滿有智慧和權能的神為敵嗎?快來投靠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與神和好吧!「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詩2:12)



誠摯向您徵稿,讓天路客的真情實感與成長故事,傳遞溫暖、積極與愛的力量。投稿請寄:jiecaizi@gmail.com

相關焦點

  • 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
    我們知道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的原理,那麼為什麼氫彈會直接爆炸,而太陽卻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簡單了解一下核聚變的原理。所謂的核聚變,指的是讓多個原子核互相碰撞,並使這些原子核產生聚合作用的過程,它們在生成更重的原子核的同時,會由於質量虧損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 氫彈和太陽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太陽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
    引言:在物質能量中,粒子反應產生的能量是最為豐富的,無論是核裂變還是核聚變都可以產生大量的能量,因此粒子反應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領域,現在的核電站一般都是核裂變產生能量,不過太陽卻是通過核聚變產生能量的,這與氫彈的核聚變反應類似,但是氫彈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太陽核聚變反應卻是可控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氫彈一點就炸,太陽的核聚變卻如此穩定?
    氫彈是一種核武器,主要的原理是氫的同位素進行核聚變從而所釋放的能量。我們也知道太陽的核心主要是由氫元素所構成的,太陽就是通過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來發熱的。太陽的核聚變太陽核心的溫度是15,000,000K,也就是約為1500萬攝氏度。那為什麼地球的氫彈卻需要上億攝氏度的溫度才能爆炸呢?
  • 太陽就是一個超級「氫彈」,為何沒有像氫彈那樣瞬間爆炸?
    我們通常所說的太陽發光發熱來自核心的核聚變,其實太陽的核聚變與人類製造的氫彈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太陽的核聚變並不像人類製造的氫彈那樣猛烈,而是非常溫和的。事實上太陽核聚變釋放能量的效率甚至比人體輻射熱量的效率還要低,只不過太陽質量和體積非常巨大,所以才能向太空中釋放超乎想像的能量。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不能像太陽一樣持續發光和熱?
    ,與原子彈相比,氫彈的爆炸威力更大。氫彈爆炸的原理實際上是利用太陽的核聚變來完成反應,但不同之處在於太陽可以一直進行核聚變反應,但是地球上的氫彈爆炸時會慢慢消失。儘管氫彈會造成廣泛的破壞,但氫彈也會因爆炸而失去作用。與可以永遠存在的太陽不同,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而太陽仍然可以繼續發光和熱50億年。
  • 有人說太陽是一顆「巨型氫彈」,為何燃燒50億年不爆炸?
    如果拋開太陽質量極大這一外部條件不談,在科學家看來,太陽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氫彈,因為製造氫彈的原理是模仿太陽核聚變時的反應原理。如果人類能夠製造出一個質量和太陽一樣的氫彈,那它會不會在生命終結之時取代太陽?
  • 太陽發生核聚變,為什麼沒像氫彈一樣炸掉?科學家:其實不一樣
    氫彈發生核聚變會爆炸,太陽也發生核聚變,為什麼卻一直安然無恙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的文明也在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中人類也發明了很多強大的武器,比如說氫彈就是人類所熟知的威力最為強大的一種武器。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原子彈爆炸從歷史中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的兩個地方:廣島和長崎投射了2枚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造成了很多人員的無辜死亡。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氫彈爆炸原子彈的爆炸與氫彈的爆炸有什麼親密關係呢?因為氫彈爆炸要求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其中之一就是溫度要達到一定的高度。因氫彈自身達不到如此高的溫度,故只能依託於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超高溫度傳遞給氫彈,從而來引爆氫彈。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太陽能夠持續百億年的核聚變反應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引力」來維持的,而太陽最終會熄滅也是因為「自身的引力不足」導致的。那就是咋回事呢?太陽的核聚變反應這件事要從太陽的形成說起。舉個例子,氫彈也是氫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但是要引爆氫彈其實很難,因為這需要1億度的溫度,為了能夠引爆氫彈,科學家用到的辦法是先引爆一顆原子彈,原子彈可以提供氫彈反應的溫度條件,當原子彈被引爆後,氫彈才會跟著引爆。
  • 同樣是核聚變,氫彈爆炸只是一瞬,為何太陽卻能燃燒百億年?
    比方說在一次工業革命中,人類發明了蒸汽機,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研究過太陽的能量來源,但是研究來研究去只得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不是煤炭的結論。這以後人們一直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爭論不休,直到核物理學的誕生以及進步,人們才知曉太陽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燃燒的。
  • 太陽是一顆「巨型氫彈」,為何燃燒50億年不爆炸?看完長知識了
    太陽誕生於宇宙中已經50億年時間了,對於地球來說,太陽的重要性是無可厚非的。若是太陽在宇宙中消失了,將會對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科學家稱若真的到了那一天,地球即便僥倖不受到影響,人類卻無可逃避。可見,人類一天也離不開太陽的光照和溫暖。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可氫彈一下就炸了?
    正因如此,人類對於太陽的研究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從古代的日心說到現在,人類已經基本上搞懂了太陽燃燒的原理,但也有疑惑: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也就是說,氫彈其實是由「微型原子彈」爆炸來引爆的,所以它的威力也要比原子彈高出很多了,是現在一個國家的重要戰略核力量。
  • 同樣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氫彈瞬間爆炸,太陽卻能維持100億年
    氫彈是人類製造出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它的爆炸主要是利用了氫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變反應。這個過程中氫彈釋放能量實在是大得令人恐懼。氫彈爆炸我們發現太陽內部也在進行著和氫彈一樣的核聚變反應。氫彈爆炸那幾乎是瞬間的事情。
  • 太陽既然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不像氫彈一樣瞬間炸完?
    ,促使原子產生核聚變從而加速了太陽的形成。太陽是個特別活躍的天體,它的內部始終發生著劇烈的核反應,從中心到0.25太陽半徑是太陽發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頭,也稱為核反應區。也就是從這裡,太陽核心處的溫度高達1500萬度,壓力相當於3000億個大氣壓,隨時都在進行著四個氫核聚變成一個氦核的熱核反應。
  • 太陽和氫彈一樣是核聚變反應,它怎麼能夠維持46億年而不瞬間爆炸
    氫彈是人類製造出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例如蘇聯在1961年試爆的大伊萬氫彈是人類歷史上製造的最大規模的爆炸。它爆炸產生的火球半徑達4600米,產生的蘑菇雲寬約40公裡,高約64公裡。
  • 太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不像氫彈一樣瞬間炸完,而是持續不斷的...
    太陽是個特別活躍的天體,它的內部始終發生著劇烈的核反應,從中心到0.25太陽半徑是太陽發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頭也就是從這裡,太陽核心處的溫度高達1500萬度,壓力相當於3000億個大氣壓,隨時都在進行著四個氫核聚變成一個氦核的熱核反應。根據原子核物理學和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關係式E=mc2,每秒鐘有質量為6億噸的氫經過熱核聚變反應為5.96億噸的氦,並釋放出相當於400萬噸氫的能量,正是這巨大的能源帶給了我們光和熱,但這損失的質量與太陽的總質量相比,卻是不值一提的。
  • 用迄今人類製造的最大氫彈攻擊太陽會冒一個泡嗎?
    這顆炸彈是前蘇聯製造的迄今世界最大氫彈,爆炸當量為5000萬噸TNT。這種炸彈一共製造了兩枚,一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試爆了,還有一枚是空包彈,作為研究用一直留存在俄國。當時的蘇聯原設計這顆炸彈為17000萬噸級,由於擔心造成的放射塵汙染會遍及整個歐洲,蘇聯自身也無法躲過,就修改降低了當量,降到6000萬噸,實際上爆炸效果達到5000萬噸。
  • 同樣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太陽沒有像氫彈那樣一下子全炸了?
    氫彈也屬於核武器的一種,它主要是利用氫的核聚變反應形成爆炸的一種殺傷性武器。而太陽的燃燒同樣是由核聚變反應所引起的,四個氫原子核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一個質量更重的氦原子核,從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以此來維持太陽的燃燒。那麼,為何太陽內部發生核聚變反應時沒有像氫彈那樣一下子全炸了呢?
  • 太陽發光是因為核聚變,為什麼它不像氫彈瞬間爆炸並燃燒殆盡?
    太陽是一顆普通的黃矮星,根據太陽質量天文學家預估模型,太陽有100億年的壽命,目前已經過去了50億年。恆星的演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的數千萬年,長的數百億年甚至更久,這主要跟恆星的質量有關。恆星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質量越小壽命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