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2020-07-02 鍾銘聊科學

太陽能夠持續百億年的核聚變反應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引力」來維持的,而太陽最終會熄滅也是因為「自身的引力不足」導致的。那就是咋回事呢?

太陽的核聚變反應

這件事要從太陽的形成說起。話說在46億年前,在太陽系附近有一片長達2光年的氣態分子雲,這片分子雲原本處於引力的平衡態,後來由於細微的波動,導致引力失衡,最終引發了引力坍縮,分子雲都往中心聚集,最終形成了太陽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至於如今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主要來自於太陽形成過程中的邊角碎料。因此,在太陽系中,太陽是絕對的主宰,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剩餘的天體佔據了0.14%的質量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我們知道,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引力與質量成正比,與距離的成反比。由於太陽的質量巨大,因此,太陽的引力也非常大。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要知道僅僅是地球的引力就使得地球的地心溫度達到了6000度左右,並且把地球地心位置的鐵鎳壓成了一個月球大小的固態球體。正常來說,6000度左右,鐵和鎳應該是液態的,之所以能夠成為固態,這主要是因為地球的引力對於地球內核的擠壓導致的。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而太陽的質量達到了地球質量的33萬倍,這個引力也就要遠遠大於地球的引力。因此,太陽對於內核的擠壓是極其巨大的,這也使得太陽內核的溫度急劇上升,可以達到1500萬度左右。不過,照理說1500萬度的溫度是不足以引發氫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舉個例子,氫彈也是氫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但是要引爆氫彈其實很難,因為這需要1億度的溫度,為了能夠引爆氫彈,科學家用到的辦法是先引爆一顆原子彈,原子彈可以提供氫彈反應的溫度條件,當原子彈被引爆後,氫彈才會跟著引爆。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因此,太陽的核聚變反應和我們平時了解到的氫彈是不同的。在1500萬度的溫度下,太陽的內核其實呈現出的是有別於氣、液、固這三態的等離子態。在這種狀態下,原子內的電子由於獲得了足夠的能量,因此,不再受到原子核的束縛,又由於太陽主要是由氫原子構成。因此,太陽內核是類似於粒子的狀態,其中這些粒子就包含了氫原子核(質子),電子,光子等等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如果要促發氫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這就需要輸入足夠多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在1億度的反應條件下進行。照理說,沒有外力的幫忙,太陽應該無法促發核聚變反應。而在微觀世界中還存在著一種叫做量子隧穿效應的情況。這個量子隧穿效應是說,在微觀世界中,即便是需要輸入能量才能發生的事情,也是有一定概率發生的,只是概率極其低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可是就像上文我們說到的那樣,太陽足夠大,因此,再低的概率到了太陽這裡,也成了一件大概率事情了。因此,由於量子隧穿效應,太陽還是可以引發氫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的,只是反應只能慢慢進行著,而不能像氫彈那樣一下子炸開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引力與核聚變產生的對外壓力

當太陽核聚變反應啟動時,這時候會向外釋放能量,核聚變會產生對外的壓力,同時太陽引力巨大,因此,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對外壓力恰恰是和太陽的引力形成動態的平衡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當對外壓力佔據主導時,太陽內核的溫度就會降低,核反應就會變得沒有那麼劇烈,對外壓力也就會降低,重新回到平衡態;

當引力佔據主導時,由於引力的擠壓,太陽內核的溫度會升高,核反應就會變得劇烈,這時候對外壓力就會升高,以此來對抗引力,重新回到平衡態。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因此,引力可以使得太陽的核反應慢慢地進行下去,而不是越來越快。這也是為什麼太陽僅僅依靠氫核聚變反應就可以持續燃燒百億年的原因。

不過,要知道太陽的核聚變反應其實在燃燒自己,在反應過程中,有一部分質量會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出來,也就是說,隨著太陽的核聚變反應的進行,太陽的質量是在逐漸減少的,這就使得太陽自身的引力也在減弱。引力的減弱會使得太陽控制核聚變反應的能力減弱,核聚變反應就會變得更加劇烈一下,太陽的輻射強度也就會升高,事實上,每隔10億年,太陽的輻射強度都會上升到一個臺階,地球在20億年後將會由於太陽輻射強度的提升而被移出宜居帶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當太陽的氫核聚變進行了100億年後,太陽內核的氫也就會燃燒得差不多,這時候太陽內核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向中心聚攏,這個過程會實現一次換擋,從原來燃燒氫,轉變為燃燒氦,同樣的也是引力和氦原子核反應產生的對外壓力平衡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太陽的氦核聚變也可以進行10-20億年,再之後氦也會被燒完,這時候還會進行一次向內的擠壓,但是這次引力不足以引發碳原子核和氧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於是,太陽的核反應就會逐漸停止,最後等著逐漸涼透,稱為一顆白矮星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所以,我們會發現,引力對於太陽能走多遠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而引力又和質量有關,因此,天文學中有一句黑話:質量為王。在眾多恆星中,質量越大,意味著能夠進行的核反應種類就越多,甚至一些特大質量的恆星還會引發超新星爆炸,從而形成中子星或者黑洞。因此,質量也決定了恆星的命運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可氫彈一下就炸了?
    正因如此,人類對於太陽的研究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從古代的日心說到現在,人類已經基本上搞懂了太陽燃燒的原理,但也有疑惑: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但這種超高的溫度在人類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是難以做到的,但是聰明的科學家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因為目前人類可以做到引發核裂變,為什麼不讓核裂變來引發核聚變呢?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燃燒100億年,氫彈一下子就炸了?
    地球的能量主要來自於太陽輻射,但是實際上太陽輻射只有大概二十二億分一被地球接收到,而人類只能利用其中的萬分之一。太陽的能量來源於它內核的核聚變反應,和氫彈是類似的,可問題就來了,同樣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氫彈會一下子全炸掉,而太陽可以維持數百億年的核聚變反應?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燃燒100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同樣都是依靠核聚變反應,氫彈一下子炸得渣都不剩,而太陽到如今已經燃燒了接近50億年,而且它還會這樣繼續燃燒幾十億年,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此,為了能夠達到整個反應溫度,氫彈實際上並不「純粹」,而是有核裂變和核聚變兩部分構成。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燃燒100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太陽源源不斷的能量來自於它內核的核聚變反應,這其實和氫彈的原理是類似的。可是你發現沒有?同樣都是依靠核聚變反應,氫彈一下子炸得渣都不剩,而太陽到如今已經燃燒了接近50億年,而且它還會這樣繼續燃燒幾十億年,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同樣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太陽沒有像氫彈那樣一下子全炸了?
    氫彈也屬於核武器的一種,它主要是利用氫的核聚變反應形成爆炸的一種殺傷性武器。而太陽的燃燒同樣是由核聚變反應所引起的,四個氫原子核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一個質量更重的氦原子核,從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以此來維持太陽的燃燒。那麼,為何太陽內部發生核聚變反應時沒有像氫彈那樣一下子全炸了呢?
  • 為什麼氫彈一點就炸,太陽的核聚變卻如此穩定?
    那麼為什麼人類發明的氫彈一點就炸了,但是太陽的核聚變卻能夠如此穩定地進行幾十億年呢?,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了氫彈,那麼有朝一日,人類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嗎?也正是因為如此,太陽的燃料看似無窮無盡,燃燒了幾十億年,也仍然非常耀眼。氫彈氫彈就是人類所實現的不可控的核聚變,因此從本質上來說點燃氫彈的過程就是一個核聚變的過程。
  • 同樣是核聚變,氫彈爆炸只是一瞬,為何太陽卻能燃燒百億年?
    比方說在一次工業革命中,人類發明了蒸汽機,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研究過太陽的能量來源,但是研究來研究去只得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不是煤炭的結論。這以後人們一直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爭論不休,直到核物理學的誕生以及進步,人們才知曉太陽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燃燒的。
  • 同樣是核聚變,為何太陽能燃燒100億年,而氫彈頃刻間就炸完了
    自此之後人類終於進入了核時代。而到如今,早就已經不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了,包括我們中國也成功研發並爆破了核武器,特別在原子彈的基礎上還研發出了氫彈。相比較原子彈而言,氫彈的爆炸威力更巨大。氫彈的爆破原理其實就是利用太陽的核聚變來完成的。但不同的是,太陽能夠無時無刻不進行著核聚變反應,可是地球上的一顆氫彈在引爆的同時就會慢慢的消失。
  • 同樣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氫彈瞬間爆炸,太陽卻能維持100億年
    氫彈是人類製造出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它的爆炸主要是利用了氫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變反應。這個過程中氫彈釋放能量實在是大得令人恐懼。但是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的時間要漫長的多。太陽的核聚變的反應不但已經持續了46億年的時間,而且未來還會穩定的維持大約60億年。為什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能夠穩定維持100億年而不是瞬間爆炸完了呢?
  • 太陽發光是因為核聚變,為什麼它不像氫彈瞬間爆炸並燃燒殆盡?
    太陽是一顆普通的黃矮星,根據太陽質量天文學家預估模型,太陽有100億年的壽命,目前已經過去了50億年。恆星的演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的數千萬年,長的數百億年甚至更久,這主要跟恆星的質量有關。恆星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質量越小壽命越長。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原子彈爆炸從歷史中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的兩個地方:廣島和長崎投射了2枚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造成了很多人員的無辜死亡。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太陽的核聚變從上文可以看出氫彈爆炸的先決條件之一是溫度要高,然而太陽表面的溫度為6000度,核心處的溫度高達1500萬度,這樣的溫度根本達不到核聚變反應的要求,那為什麼太陽內部能發生核聚變呢?
  • 太陽也是核聚變,為什麼不像氫彈一樣瞬間炸完,能燃燒一百億年?
    這是一個非常能迷惑人的話題,因為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就是傳說中人類不該擁有的、隱藏在原子核中的聚變能!威力最大的氫彈「沙皇炸彈」用的就是氚氘核聚變,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島,人類歷史上最為耀眼的一道閃光閃過,似乎要撕裂宇宙,總重量達到27噸沙皇炸彈中大量核聚變裝藥中蘊含的核能瞬間釋放出5800萬噸TNT的能量,衝擊波在短時間內橫掃上數百千米半徑內的一切!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不能像太陽一樣持續發光和熱?
    氫彈爆炸的原理實際上是利用太陽的核聚變來完成反應,但不同之處在於太陽可以一直進行核聚變反應儘管氫彈會造成廣泛的破壞,但氫彈也會因爆炸而失去作用。與可以永遠存在的太陽不同,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而太陽仍然可以繼續發光和熱50億年。
  • 太陽和氫彈一樣是核聚變反應,它怎麼能夠維持46億年而不瞬間爆炸
    氫彈是人類製造出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例如蘇聯在1961年試爆的大伊萬氫彈是人類歷史上製造的最大規模的爆炸。它爆炸產生的火球半徑達4600米,產生的蘑菇雲寬約40公裡,高約64公裡。
  • 都是核聚變,為何氫彈爆炸只是一瞬間,而太陽能炸100億年?
    但是原子彈並不是人類威力最強大的武器,雖然原子彈是在二戰中使用過威力最強的武器,但是和現在的氫彈比,也不過是瑩瑩之火而已。氫彈會利用核聚變產生巨大的能量,而對於太陽來說隨時都在發生核聚變。但是都是核聚變,為何氫彈爆炸只是一瞬間,而太陽能炸100億年?原來太陽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燃燒的。
  • 氫彈和太陽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太陽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
    引言:在物質能量中,粒子反應產生的能量是最為豐富的,無論是核裂變還是核聚變都可以產生大量的能量,因此粒子反應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領域,現在的核電站一般都是核裂變產生能量,不過太陽卻是通過核聚變產生能量的,這與氫彈的核聚變反應類似,但是氫彈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太陽核聚變反應卻是可控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同樣是核聚變,為何太陽可以燃燒100億年,而核彈卻不行?
    上文中說過,太陽之所以會釋放出能量,都是因為它的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而之所以太陽會進行核聚變,都與大量的氫氣有關 我們都知道,氫氣做的氫彈在核聚變的反應下,它可以一下子就爆炸,而且威力驚人。
  • 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
    我們知道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的原理,那麼為什麼氫彈會直接爆炸,而太陽卻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簡單了解一下核聚變的原理。所謂的核聚變,指的是讓多個原子核互相碰撞,並使這些原子核產生聚合作用的過程,它們在生成更重的原子核的同時,會由於質量虧損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 同樣是核聚變, 為何太陽可以燃燒100億年, 而核彈卻不行!
    上文中說過,太陽之所以會釋放出能量,都是因為它的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而之所以太陽會進行核聚變,都與大量的氫氣有關。    我們都知道,氫氣做的氫彈在核聚變的反應下,它可以一下子就爆炸,而且威力驚人。